多年来,外界无法确切洞察朝鲜经济状况,因为朝鲜官方每年只是公布当年经济比去年增加多少百分点,无具体数字,仅仅在1991年对外声称朝鲜国内人均产值为2460美元。实际上,朝鲜之所以能度过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苦难行军”岁月,中国的无私援助起到巨大作用。
中国对朝援助主要以粮食、化肥、石油为主,朝中年贸易额约在2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朝鲜年度GDP的10%,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朝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1991年开始,中国取代苏联,成为对朝原油供应的唯一支柱,每年向朝输送50万吨石油,占朝鲜进口石油总量的80%。负责对朝输送石油的中朝友谊输油公司在鸭绿江两岸间建成11千米的输油专线,供给量由设在丹东马市村的供给协调基地决定,朝鲜从中国进口石油不仅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两年再付款。
1998年朝鲜50周年国庆时,中国还向其提供了8万吨重油的无偿援助。据韩国国政监察资料表明,1999~2002年,中国向朝鲜提供175万吨石油,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即便是受朝核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3年,中国援朝石油量仍达到472167吨(价值7646万美元)。至于粮援,1994年7月,金日成主席去世后,中国一次性向朝鲜提供10万吨粮食的无偿援助,被朝中社称赞为“兄弟情深”。对朝粮援使中国从2005年起一直位居世界三大粮食赞助国之列,排在前两位的是美国和欧盟。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2005年,中国援朝粮食达53.1万吨,占当年国际对朝粮援的92%。
近年来,中国不光注重为朝鲜“输血”,更注重使朝鲜具备“造血”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帮助朝鲜改善道路、港湾、电信等基础设施,使朝鲜国内建设少了后顾之忧。韩国国家情报院证实,2004~2005年,中朝共签订2.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这些资金集中帮助朝鲜开发武山、稷东等矿山。2006年,中国对朝投资总额达1.13亿美元,占朝鲜吸引外资总量的97%,这些投资大多用于平壤西区火力发电所和北昌火力发电所的设备更新,所需设备完全由中国厂商负责。
对朝援助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开始了。1949年,朝鲜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中国东北解放区便主动调集大米和玉米支援。而在新中国解放事业尚未完成之际,中国政府就在武汉向朝鲜政府特派员移交两个朝鲜族步兵师,所有装备物资一并赠与朝鲜,为提升朝鲜国防力量做出巨大贡献。
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后,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义务劳动,重建平壤、元山、南浦等大中城市70余座,兴建工厂、水利设施百余处,为朝鲜的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韩国国防问题研究所专家洪成彪认为,若没有苏联和中国在50~60年代的无私援助,朝鲜不可能在“和平建设竞赛”中全面超过韩国。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抱怨朝鲜过于亲华,单方面大幅削减对朝经济援助,中国遂承担了更大的援朝任务,双方采取“国际主义色彩浓重”的记账易货贸易方式,中国工农业产品以远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换回朝鲜海产品和矿产品,中国甚至为朝鲜教育宣传部门代印书刊读本,使其节省了大笔开销。在这段时期,中朝两国经济建设的相似性也极高,中国提倡“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朝鲜则出现“工业学大安,农业学青山里”。到70年代,朝鲜经济已相当繁荣,而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陡然发现朝鲜已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时代,朝鲜老百姓的生活通过多部电影传到中国,电影展示的朝鲜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和住房制度令中国人羡慕不已,当时甚至有不少中国朝鲜族人移居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