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指导-4:选材篇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4:选材篇  

=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4:选材篇

 

 考点阐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文章来说,“米”就是素材,没有起码的材料,写文章就无从下手。占有材料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使用材料,却不一定多多益善,而应慎加选择。我们许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
方法指导:
  我们平时写作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作文的具体写法,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过多地考虑“炊”的问题,而较少地考虑“米”的问题。
考生作文空话、套话、大话、假话的毛病严重,剽窃之风很盛。许多考生常常因缺乏写作材料而苦恼。其实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选材的创新。下面就从选材的创新上谈谈相应的做法。

一、观察思考,积累材料材料从哪儿来?当然靠积累。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生活材料一要尽量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尽量不与别人雷同;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一定要防止材料低幼化。

2.学识与见识。各学科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比如,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哲学读物,语文、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音乐美术体育等教科书,都有大量既生动又具体的写作材料。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材料新,意义又重大,就是有价值的素材。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
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平时的学习中需要我们及时地、分门别类地筛选、整理“库存”,择出可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
注重生活材料的积累。为了使文章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要留心观察生活,要留意捕捉极富表现力、极有个性的细节。古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们要重视生活札记的写作。
注重书本材料的积累。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积学以贮宝”,我们要重视读书笔记的写作。
注重思想材料的积累。要重视思想随笔的写作,要抓拍自己稍纵即逝的思想“灵光”,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武库”。
郭沫若有这样的妙语,“腹藏万卷凭吞吐”,古人有这样的哲言,“多财善贾,长袖善舞”。囊中羞涩,生意毕竟不好做。
因而,我们要注意写作材料的搜集、积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多想、多抄、多背。

二、别具慧眼,识别材料下面,以记叙文的识材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1.小中见大。生活中有许多往事,看似很“小”,倘能联系背景来思考,用思想来开掘,就能发现它是能反映“重大”主题的材料。例如,捕蛇一事,与国家大事相比,小如芝麻绿豆一般,但柳宗元联系当时的背景来思考:那时为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时减少了四分之三,兵员却增加了三分之一,赋敛极重,老百姓苦不堪言。蒋氏祖、辈父辈均死于捕蛇之事,但因捕“异蛇”能“当其租人”,故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由此而得出在封建社会“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的重大主题。

2.平中见奇。生活中一些看似平淡的材料,如果用哲理来点化,往往能收“点石成金”之功,于平凡中见到奇妙处。王安石游褒禅山时,就是联系人生与社会的哲理来思索,从而发现了在极其平凡的前洞与后洞的游玩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反过来再看,材料也就不平凡了。

3.旧中翻新。面对一些旧的材料,如果别具慧眼,匠心独运,也能有新的发现,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北魏郦道元与唐朝李渤都游过石钟山,都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再游石钟山,面对这一为两大名人写过两次的旧材料,不仅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而且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深刻思想。

4.串而得神。许多材料,如果孤立地看,平淡得很,但联系起来看,却令人耳目一新,反过来又显示出材料的不俗。
例如,刘征在《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所谈及的材料都很一般:船过三峡,困难重重,这不知被人重复过多少次;使用石器,燧木取火,弯弓射箭,跨上马背,这也是极其平淡的材料。但是,当他把材料全都冠上“第一个”时,毫无光泽的材料全都熠熠生辉:“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三、思维训练,创新材料1.冲破定势,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考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考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作文时,应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例如,写“我的妈妈”可以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如,写“《滥竽充数》读后感”这个作文题,为了突破“滥竽充数”的思维定势,可以另辟蹊径:
①南郭先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比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强;②造成南郭先生得以“充数”多年的根本原用是“大锅饭制度”,说明要发展必须改革;③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充数”多年,没有一个人举报,这与乐师们普遍存在的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关。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思维空间。例如,在写“雨”这一自然景观时,可进行正相关联想和反相关联想。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时可“换角度”、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951/917214929060.html

更多阅读

小学毕业班作文复习指导

小学毕业班作文复习指导作文是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分数,因此,写好作文就成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学生到了六年级,经过几年的训练,作文的基本方法已经掌握了,到

2016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在中考考试来临之前,我们要怎样有效的复习呢?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方法以供大家学习。2016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块型复习法按照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规律,分专题分类复习,聚焦课堂,上好每一类型的复习课,突出实效

读书滋味长中考范文 读书中考作文优秀范文5篇

读书的快乐是需细细的品尝,反复咀嚼的。你会发现:读书原来如此快乐!下面一起随小编来欣赏关于“读书”的中考作文范文吧。读书中考作文优秀范文篇1:读书的快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用心灵去感受,就能领悟出其中的快乐。书像风尘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方法

在中考的即将到来之际,有哪些语文的复习指导方法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方法,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方法:一、了解中考动态,明确中考要求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其盲目复习,高耗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指导

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在中考借鉴到来之际,要如何准备作文才能满分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作文满分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中考作文满分指导:一、角度要“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

声明:《中考作文复习指导-4:选材篇》为网友暮光沉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