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3、材料一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2014-05-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是习近平首次用“四观”的概念来阐释中国的“和”文化,阐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民族基因。
(1)请你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和’文化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民族基因”这一观点的正确性。(12分)
答:①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会世代相传而保留在现实生活中;②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会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并不会随着产生它的条件消亡而立即消亡;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正是其鲜明的民族性才把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⑤中国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表现,是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和为贵”民族基因的表现。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如何做到和平发展(6分)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崇尚“和而不同”,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
②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合作,增进理解,相互借鉴、融合。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2分)
③继承、弘扬“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2分)
14、“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10分)
网友观点
体现的道理
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
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①
乙: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
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②
丙: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反之,则走向反面。
③
答: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又能够因时而变。(3分)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分)③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个人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则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人的发展。(4分)
15、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旨在祭奠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祭奠化学武器、细菌战、三光作战、无差别轰炸的牺牲者,祭奠死难劳工、慰安妇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将国家的意志、信念与情感,上升为人格化的制度,归于普适的世界观,彰显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与价值皈依。举行公祭仪式,以国之名,遥祭历史,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信仰。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举行公祭仪式,以国之名,铭记历史,不为仇恨,只为真相,这是为客观、理性、真实的历史而秉持的正义姿态,只为警惕忘却与麻木,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举行公祭仪式,以国之名,望向未来,居安思危,以史为鉴。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是要向全世界传递“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声,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公祭的意义,在于拒绝遗忘。要“永不遗忘”,需要教科书的传扬、纪念馆的再现、国家公祭的隆重。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著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意义。(15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有利于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举行国家公祭仪式,能够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3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塑造美好人生。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⑤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香烟生产国和消费国,烟民超过3亿人,被动吸烟者约有7.4亿人,包括1.8亿儿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内地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 今年4月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首次向社会征求民意,该条例曾经过4次论证。今年7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一审,9月进行二审。2014-11-28 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获得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今后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备受争议的“机场、宾馆可设吸烟室”的条款最终被删除。该项法规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基于保护妇女儿童的目的,该条例对室外禁烟区域做出更严格的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均被列入室外禁烟范围。该条例明确规定,个人不得在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否则将被处以50元人民币罚款,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200元罚款。同时,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也要肩负起禁烟责任,违者将受到处罚。“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促销、冠名赞助活动。”同时,禁止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烟草广告。
⑴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民意,反复论证的政治生活依据。(16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②我国政府是人们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政府部门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征求民意,反复论证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
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⑵根据所学经济生活, 分析“控烟条例”对卷烟生产企业和广大烟民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烟民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6分)
就企业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烟条例”会使生产卷烟的企业直接面对需求减少的状况。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选择有:①改进企业生产技术,转产或者生产无害卷烟。②被兼并或退出该领域。③加强企业管理措施,减少生产成本。
就广大烟民而言,①“控烟条例”影响消费行为,如减少卷烟的使用等。②“控烟条例”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烟民如何在公共场所自觉“禁烟”。(11分)
①烟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②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危害他人健康和利益。(3分)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④禁烟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备注: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每点给1-2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1分。如:“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