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margin-left:0;padding-left:0.85em;border-left: 3px solid #0078D8;}
妇女解放、公民权利、同性恋权利、环境保护,很容易让人以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喷井式发生在过去的100年左右。在这之前,我们的先辈们总是激动而又偏执,难道不是吗?深挖历史,你会发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大胆而开放,即使是伦敦那个“摇摆的六十年代”和下面这些开明运动相比,也稍显保守了。(译者注:摇摆的六十年代又称摇摆伦敦,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
10.希腊和罗马奉行素食主义虽然素食主义有点像现代流行风尚,但至少自1847年就已出现,素食主义者协会在伦敦首次创立,不过他们不是第一个素食主义者。他们的灵感来自于更年长更睿智的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达哥拉斯除了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外,他对于宗教也有非常详尽的理论。在他看来,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所以大嚼一片美味的牛排好比是当场谋杀。为了传播他的学说,他创造了“毕达哥拉斯饮食”和现代的素食饮食一样禁止吃肉类和鱼类。不同的是,也禁止吃蚕豆(或黄豆、豆类),因为里面住着毕达哥拉斯信仰的灵魂。虽然在毕达哥拉斯死后禁止食用豆类不再作为戒律,但是他对食肉的道德立场毫不动摇,甚至被加深。几十位对古代文明极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依然坚持自己的素食生活。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说吃肉是不合乎道德的,而奥维德(Ovid)和普鲁塔克(Plutarch)更是写散文和诗歌宣传毕达哥拉斯的素食论。包括柏拉图(Plato)也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中说道荤肉在发达先进的城市中会自动绝迹。不仅古代西方奉行素食主义,在古印度,三大宗教也完全禁止信徒吃肉。
9.维京人男女分工平等一想起海盗,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的是一群粗鲁残暴,久经沙场的乌合之众,有点像《敢死队》里的队员们,只不过电影中敢死队员脸上的胡子和发型看起来更具魅力。这是长久以来我们对海盗的误解。他们远不止是充满男子气概的沙文主义者,维京人是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古老的海盗传说里有很多类似恶毒的女战士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砍杀敌人,把他们送进地狱的故事。那些杀戮的场面后来被描述得略有诗意,但历史绝非诗意这样简单。
在维京人的墓穴挖掘中,在一些女性的墓葬中发现有刀和长矛——那么这位女性生前可能是个战士。而其他女性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她们应该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军事长官。男人们出海冒险,维京妇女们绝不会待在家里,她们一定会和男人一起参与到激烈的战斗中。维京法在关于妇女方面也有非同寻常地进步。
维京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样经商,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当丈夫不在时,她们也可以代替丈夫处理事务。维京妇女在结婚之前的个人财产在嫁人后依然归自己所有。相比之下,直到1870年这在英国法律中还不是合法的。
8.古埃及推动国家医疗补贴当今社会,在类似于美国这种国家或其他地区,政府医疗补贴对人民来说还仍然是一个新名词,不过人们已经在逐渐适应这个概念了。至少这个概念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并非是一个传统的观念,但是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实行全民医保之前,有一个地方早就开始了这种社会性的全民医保了,那就是古埃及。
在于德尔麦迪那时期,那些建造巧夺天工的墓穴和金字塔的工人或许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医疗保健体系下的受益人。为了回报他们高强度高压的工作,这些工人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免费预约医生看病。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工人们得到的医疗福利比我们现在所想的要多得多。在埃及当地的考古发现的文献中有记载,工人生病时会被准许休假,这样他们也会多出来时间照顾妻子、儿女。
不过古埃及这种补助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并非人人都能从中受益。在2014年的考古挖掘中有大量证据表明,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是相当恶劣的,即使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但依然要辛苦工作。不妨猜测,实施这种惠民的医疗福利,目的是为了确保底层劳动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感恩,这样工人们即使生病,一想到国家给予的照拂,也会继续卖力地干活。
7.同性恋运动风靡中东当今社会,大多数国家对于同性恋态度尚为保守,中东许多穆斯林国家更不能容忍同性手牵手。不过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情况恰恰相反。
在古巴比伦时代,一些占星的卜书认为应该把男男之爱和男女之爱同等看待(不过这些书中并没有提到女性同性恋关系。)然而,同一时期在一些其他的文献则认为成为男男关系中“攻”的一方是件丢人的事,而对 “受”的一方则持保留态度。男妓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当时的宗教习俗的。如果是寺庙里的牧师有性需求,男妓也会为他们提供服务。
6.古印度宗教的包容与多元化回顾历史,除了相互争斗和自相残杀外,人类活动似乎再无其他内容,当宗教信仰牵涉其中时,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但在古代世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热衷圣战或进行改革运动。古印度就是个例,他们宗教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在当时世界堪称楷模。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译者注: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统治印度,早年执政他实行君主专制统治,晚年皈依佛教。阿育王主张不同教派共同和平发展,文化共享繁荣,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即为那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埃洛拉石窟群更像当时的精神圣殿聚集区,不同宗教齐头并进发展,当时在古印度有三大宗教相互促进发展:佛教,耆那教(译者注:印度禁欲宗教)和印度教。
16世纪,阿巴克大帝(Emperor Akbar)进一步推动宗教文化。他担心教派斗争爆发,便汇集了穆斯林、印度教、基督教、帕西人(译者注:拜火教徒后裔),犹太人和无神论者,试图创建新的精神体系,融合各个宗教信仰。在阿巴克大帝的努力下,宗教流行显得水到渠成,这既促进了文化频繁交流,也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交相辉映。同时,民间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信仰歧视,那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伦敦,兼容开放。
5.史前人类回收利用显“吝啬”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毫无节制地把废旧塑料和糖果包装纸这些垃圾抛入大海,但同时大多数人也已经意识到废旧物物可以回收利用。如果你认为这是自人类文明开化以来第一次想到废物利用,那就不了解历史了。
人类的祖先对回收利用乐此不疲。《考古科学》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冰河时人们家里经常使用的工具,很多都是用已经损毁,年久没什么用处的工具改造而成的。另外,还与考古证据显示:那时的先民们已经有保留或循环使用生活用品的意识。
其他学者研究发现发现,这些史前人类还有另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收利用方式。特拉维夫(译者注:以色列港市)附近有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42万年的历史。其中一些经过打磨的燧石小片被用来切肉,这些燧石小片磨损程度很大,可见是被当时的人们反复使用。而在另一处考古现场,人们发现早在60万年前,在洞穴中生活的先人已经把动物的骨头改造成工具。之后这些工具又被其他部落拿来使用。
事实上,那些还能反复使用,尚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他们根本舍不得丢掉。与我们现在保护地球,和谐发展的愿景大相径庭,他们的的目的只是单纯为了减少麻烦。
4.古印度专门立法保护动物生命安全一提到印度人,我们会联想到浩荡的的互联网运动,但事实上,为动物争取生存权利的运动要比他们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在古印度,有些帝王就是这项运动而名垂青史。
在阿育王执政时期,除了大力促进宗教间共同和谐发展,其余几乎都在为动物争取权利而努力。阿育王颁布一系列条例,要求人们建造民生医疗站的同时也要为动物设立医疗站,禁止农民焚烧草料以免杀死藏在草料里无辜的昆虫。
如果说这听起来有点夸张,那么公元前17世纪创立的耆那教为维护动物权所开展的运动似乎更夸张。领导人遵守着佛教里不害(原意为不杀生或不伤害,即对一切有生命的物类不加伤害)的教义,宣布信徒不可以伤害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耆那教徒禁止故意伤害动物、昆虫、植物甚至是微生物(有些用做食物是可允许的,但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以此来限制对动物的伤害)。
难以置信的是,其他宗教也作了相应的变革(虽然程度比较轻)。因此,古印度比PETA(善待动物组织)组织的拥护者更关爱动物的生命安全。
3.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热爱可持续性构建一个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的社会,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到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是现代环境学家的梦想。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算得上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由于当地灾难频发,伴随而来的用水短缺严重威胁生活,甚至足以摧毁整个部落,所以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居民一早就认识到循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为了抵御干旱,在可饮用水极少的条件下存活下来,他们创造了一个让世界叹为观止的灌溉系统,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他们对水的需求。当地的一些农民甚至根据季节性降水的规律创造出可移动储水模型,这就保证即使在干旱时期他们也能用到自然水。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解决用水短缺的方法,他们还注意到过度放牧会带来的问题。
尽管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是个有着文明历史的国家,但他们的统治依然无法维持下去。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他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劳动生产过剩的问题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本就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稍不注意保护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那些象征古代文 明的建筑也不复存在了。
2.古罗马工会尽管和古时相比,近一百年来工会的发展不断落寞,但不可否认这是民主进步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罗马人对这一说法一定认同。在凯撒大帝公元58年统治清扫工会之前,古罗马共和国一直是古代工会活动的温床。这些工会被统称为” collegia”,建立在具体的贸易基础以及工人阶级之上,成员中有的是零售商,有的是工匠,也有的曾经是奴隶。工会不仅给成员提供安丧费和饭菜蔬食,也在工业、政治和其他活动中发挥作用,和今天的工会职能十分相近。提高阶级地位被认为是公民摆脱贫穷的一种谦逊、原始的方式。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元老院甚至试图禁止他们的颠覆性活动,将他们与抗议、叛乱等同定罪。因此工会的兴盛并未持续多久。尽管它们是短时期内的重要政治力量,但一直被核心权力所钳制。直到公元四世纪,西罗马帝国覆灭,工会制度也随之灭亡。
1.古代的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概念与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导致的欧洲危机说明这项社会福利政策是不可能延续下去的。因此在今天的21世纪,再出现福利国家实属反常。福利国家并不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它与古代世界之间有着不可断绝的纽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雅典宪法在制定时已经考虑到社会福利方面。任何一个财产少于三迈纳(600迈纳等于57磅银)并且失业的人都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援助来解决温饱。在古以色列,也有类似福利制度用以保障穷人们的生活。但应该没有哪个古代福利国家能与古印度孔雀帝国相提并论。孔雀帝国如同一个现代中央集权政府,掌控所有事务,建筑工程可能会获得税收减免或者免费材料。孤儿、老者、病人、年轻母亲这些弱势群体在各方面会得到国家的照拂。值得一提的是在爆发饥荒时,孔雀帝国提高富人的税收,以此来养活穷人。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英国,1840年爱尔兰爆发饥荒时,政府没出一分钱赈灾,真应该好好向古印度的统治者学习治理国家,体恤百姓。
翻译/@车轮子导语+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