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的悲剧是现代少女们的反面教材
昨天,去海风的博客阅读《谁才是红楼里最薄命最纯洁的女子》一文,心中感触颇多,想想红楼梦里诸多女人的命运,那一个不是薄命的女人呢?又岂只晴雯一人。要说纯洁,妙玉和黛玉之纯洁则远胜晴雯。且不论海风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本来红楼的诠释就有“正学”和“外学”之说,总之,大家讨论好处是大大的。我尝试着用“第三只眼睛”来阅读历史和名著,用今人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人物和名著里的角色,关于晴雯其人,我们理应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析她的悲剧命运。
今天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晴雯的性格是什么?海风用四个字概括了,就是“年少轻狂”。红楼里的女儿们大多年少,可“轻狂”者只晴雯一人。“轻狂”是需要本钱的,晴雯有什么本钱呢?她什么也没有。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节中,平儿曾说过晴雯“是块暴炭”,晴雯也就是一块“暴炭”而已。一个连自己亲身父母都不知道是谁的小丫鬟,一个毫无社会背景和依靠的女奴,“轻狂”的后果注定是“被撵出家门”。现在有红楼研究者说,晴雯的后台老板是贾母,如果是真的,那也不足以成为晴雯“轻狂”的本钱。
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是应该的,但前提是“理想和追求”应符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晴雯是一个“心比天高”的女子,偏偏“身为下贱”,作者用“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来描绘晴雯的性格,很显然是在暗示晴雯的“理想和追求”是不切合实际的,是要摔大跟头的。人的性格往往就是这样,你说她像什么,她就会去追求什么。晴雯长得酷似黛玉,她自己心里也应该是清楚的,可是,晴雯不清楚的是:黛玉有着高贵的小姐身份,在讲求门当户对的社会里,黛玉对宝玉的爱情追求是完全符合世人的审美的,而晴雯对宝玉的爱就绝对的不切实际。即便真的如有些红学家们分析的那样,晴雯是贾母内定的宝玉偏房的人选,作为一块“暴炭”,也很难过得了王夫人的关。
晴雯的美和叛逆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说她是咎由自取似乎并不过分。晴雯的美丽不但是红楼诸多丫鬟里的佼佼者,即使和那些贵族小姐们也有得一比。女人美丽不是错,错就错在女人往往会被美丽宠坏了。晴雯轻狂性格的养成与她自身的美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定偏房”一说真正存在,如果晴雯真的是贾母安排在宝玉身边的“卧底”,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晴雯就应该好好学学袭人的和善,积极调和上下关系,特别是要搞好与王夫人的关系。可是,晴雯的叛逆与轻狂的性格丝毫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在第74回“抄检大观园”中,袭人秋纹之辈听闻抄检,吓得唯唯诺诺,开箱子,打包袱,听之任之,毫无怨言。再看看晴雯,先是不开箱,然后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朗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箱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物尽都倒了出来”,这大胆的举措,连奴才“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这愤怒的一“掀”一“倒”,似当头一捧,不只击在了王善保家的身上,更击在王熙凤、王夫人等贾府政权统治者的身上,简直让他们“心惊肉跳”。在这件事情上,即便是贾母也不会说晴雯的好。
一个人树敌太多倒没有什么,可怕的是身边到处是敌人,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晴雯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宝玉黛玉,好像贾母对晴雯也很和善,其他的上到王熙凤、王夫人,下到大大小小的丫鬟们,没有一个不对晴雯“凤眼圆睁”的。“丫环姊妹们少有没和她拌过嘴、挨过她打的,老婆子也基本上被她骂遍了”。说实在的,晴雯到死都没弄清楚自己的敌人到底是谁。无论贾母是不是晴雯的后台老板,王熙凤和王夫人都是晴雯真正的敌人,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统治者和叛逆者永远是水火不相容的。
晴雯的反抗精神也不合时宜。公平和自由在任何社会里都是相对的,我们如今的社会够文明够进步吧,照样没有绝对的公平和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勇敢地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去改变,因为改变是需要付出巨大牺牲的,晴雯的反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如在第77回“俏丫环抱屈天风流”中,晴雯被逐后“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这就有自暴自弃的嫌疑了,把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这样的反抗是苍白的,是徒劳的。她曾这样对宝玉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你看看,连几句闲话都听不得,还怎么去反抗去改变呀?
晴雯的身世是可怜的,命运也是十分悲惨的,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审视晴雯的悲剧,就不难发现她的悲剧纯属咎由自取。现在的女孩子学习红楼这样的文学名著,品味晴雯这样的文学原型,既要走进去,还需要能够走出来,从晴雯的悲剧里汲取为人处世的教训,做人做事要合时宜,年少而不轻狂,追求理想要切合实际,要懂得珍惜,要知道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