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题二十(教师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
A.和药 .
B.咽气 .
C.高着 .
D.校对 .和气 .咽喉 .着陆 .校勘 .暖和 .呜咽 .着急 .校场 .和面 .狼吞虎咽 .着迷 .犯而不校 .
Djiào(A和药huò、暖和huo、和面huó、和气hé,B咽气yàn、咽喉yān、呜咽yè、狼吞虎咽yàn,C高着zhāo、着陆zhuó、着急zháo、着迷z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 消赃 触类旁通 林阴路 两全齐美
B. 清净 察言观色 摄相机 大才小用
C. 辍学 兵荒马乱 吓马威 闲情逸志
D. 贸然 耳濡目染 绿茵场 甘之如饴
D【解析】A“消赃”应为“销赃”,“两全齐美”应为“两全其美”;B. “摄相机”应为“摄像机”,“大才小用”应为“大材小用”;C“吓马威”应为“下马威”,“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
A.世界杯期间,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
B.电视剧本《水浒》拍摄前有上百人争演潘金莲,《水浒》中不乏鲜明的女性形象,不知为何俱逊于潘之奇货可居。 ....
C.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流客驻足其间,酿造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
D.是深入了解一个单位的全面生活好呢,还是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浮光掠影地体验一下....
生活好呢?
D水面上的反光,一晃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A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B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用自己具有的某种独特技能或某种事物作为获利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资本,使用对象不当;C比喻隐居生活,使用场合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D )
A严国古代书甛艺朮?的许多传世杰作$ 不仁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的艺术瑰宝.
B近年来,我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樠,高校将进一步扩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庋的儧学同学科?
C这次网络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攉来自清华大孆等15所高校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D.虚拏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箖机为核心的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将使?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璄有力工具。
D(A语序丅当,应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朧瑰宙,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B“加快了高
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搭配不当;C“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瘄教师、孢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杂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
A教室里的那条“今天你认真学习了吗?”嚄标语鲜艳夺目。
B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情景。
C他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我——我不行了。”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A(B括号应紧挨“元夕”;C破折号应改为省略号;D“下端开了裂”后应用冒号。)
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1分,答出“触景生情”给1分,答出“思乡之情”。)
(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 句的内容。( 分析给2分,答出画面的内容给1分;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7.名句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_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② 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⑤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⑥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⑦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⑧《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上的美景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⑩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
????eq??oac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eq oac(○,12????任何事物都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苏轼《赤壁赋》中的“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也表达了这一观点。 1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14王勃《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 ○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
体势。
16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
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1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1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穷且益坚_,_不坠青云之志。 ○
2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东隅已逝,_桑榆非晚_。 ○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
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
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申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次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瞰,写楼前景色,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此联明显化用了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两者意境相近,寇诗着一“孤”字及“尽日”一词,尤其后者,更强调了其持续时间之长,再加上“野水”的意象,其意境比韦诗要来得更为丰厚些。
颈联写抬眼所见。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写诗人不由地怀念起故乡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故业)、自己的亲人,迷离恍惚中,诗人仿佛置身故乡,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舍……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末句则写诗人从对故乡的沉思遐想之中惊觉的情状。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对仗。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从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论:宋初诗坛分三种体,一是白体,二是晚唐体,三是西昆体。如果光看正史里的寇准,是断然想不出他会写出这样的诗,寇先生是晚唐体的盟主,也是其中的一个异类,因为他官做的大,爱好写这种诗的人大抵都是和尚和隐士,比如宋初的“九僧”,比如林和靖隐士,还比如魏野隐士。他们的本来就是“我是清都山水郎,几曾着眼看侯王”的那种味道,终日闲着,所以就爱在狭小的空间里苦吟出一些描写清新自然的景色的诗句,尤其喜欢把功夫用在中间两联上,句式大抵是前两句为二一二,后两句为二二一,还把单音节处作为“诗眼”。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