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为解决各地藩王尾大不掉的局势开始了削藩。谁知,朱允炆的这一行动在解决其他藩王时显得很顺利,轮到燕王朱棣时却彻底把他的这位四叔逼上了梁山。也就是在这一年六月,久经沙场的朱棣设计解决掉了前来捉拿他的张昺、谢贵,并很快控制了北平及周边地区,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开始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开始之时,朱棣一方是几乎不被人看好的。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还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记录。然而四年后,结果却出乎意料。坐拥天下的朱允炆败给了藩王朱棣,丢了皇位不说还落得个下落不明。朱允炆的落败,存在着偶然,但究其真正原因还是某些必然因素造成的。

  1.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恶果:朝中无人。朱棣起兵靖难之时,朱允炆便惊奇地发现,朝中几乎已无可用之将。以至于在后来的四年中,朝廷大军先是由老将耿炳文统帅,然后是饭桶李景隆,再后来是新人盛庸。这一局面,与朱元璋有着很大关系,在他发动的数次大清洗中,诸多名将纷纷落马,明军的统帅层几乎被彻底洗了牌。朱元璋的这一系列举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朝中武将造反的概率,但是却留下了严重的隐患。试想,如果朱棣“靖难”的时候,蓝玉和傅友德等老将还健在,他还能一路势如破竹吗?

  2.建文帝参谋班子的无能。朱元璋曾亲手给朱允炆组建了一个参谋班子,这一班子由三人组成: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从这三人的能力便可以看出,朱元璋聪明一世到最后却着实下了一招臭棋。齐泰,忠诚有余能力平庸,如果放在和平时期倒也能凑合的过去,但在国家危难之时却难发挥作用。方孝孺,学识渊博但过于迂腐,学识难以转化成治国才能。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便是黄子澄,前两位虽然能力上有欠缺倒也不会帮倒忙,可是此公却从头至尾都在坏事。当初,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从此,朱棣再无后顾之忧,不久便起兵“靖难”。“靖难”开始之后老将耿炳文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与朱棣在河北真定形成了对峙局面。面对着以擅长防守著称的耿炳文,朱棣毫无办法,攻城三日,一直没有攻下,于是对诸将说:“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遂解围而去。但就在这时,黄子澄却向建文帝提出了一个足以让朱棣手舞足蹈的建议:撤换耿炳文,以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接任。军事白痴李景隆的上场,使得朝廷损失数十万大军,胜利的天平迅速向朱棣一方倾斜。后来,当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这一班子中的三个人脑子里面便只剩下了怎样为国殉难,再也想不出什么高明的计策。有这样一个无能的参谋班子是建文帝的不幸,朱棣身边有着一个绝世奇才——道衍和尚姚广孝更是促成了建文帝的悲剧。

  

  3.建文帝性格上的缺陷。从性格方面来看,朱允炆确实不适合当皇帝。因为他有着皇帝最不该拥有的一个性格缺点:优柔寡断、心慈手软。当初,李景隆第一次大败归来的时候,连推荐他的黄子澄都想宰了他。可是建文帝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让他“戴罪立功”,再一次把军权交给了他。这样一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军事白痴李景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又一次大败而归。这时,朝廷已经彻底丧失了歼灭朱棣的最好时机。到了这个地步,要是在朱元璋手上,李景隆就是有八个脑袋也早就搬家了。可是,朱允炆还是放过了李景隆,到后来居然还让他负责南京的城防。如此一个赏罚不分、用人不当的皇帝,怎么能指望打败朱棣?除此之外,他还犯了另外一个不可弥补的大错误,便是对每一个前去征讨朱棣的将领发出了一个“勿伤吾叔”的指示。这样一来,朝廷大军在面对朱棣时再也不敢痛下杀手,使得朱棣多次死里逃生。有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建文二年,作为朝廷后起之秀的大将盛庸,在东昌组织过一场大会战,成功地包围了朱棣。燕军死伤惨重,连朱棣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张玉也被击毙。如果没有那道“勿伤吾叔”的指令,朝廷大军完全可以一举击毙朱棣。但是朱允炆的心慈手软使得朱棣大摇大摆地突围而去,给自己一方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遗憾。建文帝不仅有着性格上的缺点,也着实缺乏战略眼光,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之时,他只要离开南京实施战略转移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因为毕竟他是皇帝,全国上下真正纳入朱棣势力范围的地区还不多,他就算用太祖正统继承人的身份打游击也能把朱棣耗个半死。可是,他却坐在南京等着城破,丧失了翻盘的最后时机。

  4.反观朱棣,虽然其人心狠手辣,却有着远比朱允炆高深的智谋和手段。起兵造反,他却从不提出自己争夺皇位的真正目的,只说是“靖难”、“清君侧”。战役中,就算是大胜,他也很低调,给朱允炆的信中都自称为“臣朱棣”,这样一来,本来就心慈手软的朱允炆便更难对他痛下杀手。此外,他还有着一个不逊于刘伯温的谋士——姚广孝,有着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从小在硝烟中长大的他,在诸多名将都烟消云散之后更是难逢对手。如此一来,他的胜利便毫不稀奇。

  也许,朱允炆的落败对他自己来说算不上一件好事,但对于明朝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比他更适合当皇帝的人坐上了宝座,接过了最高权柄。借用当年明月的话,朱允炆“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一个纯粹的好人是不可能在皇位争夺战中获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建文帝朱允炆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451/590892780689.html

更多阅读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下落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建文帝的下落2012-12-03 13:48:26 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就是朱允炆,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的太子父亲朱标死了。因此,朱元璋才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建

建文帝朱允炆得位不正,抢了本属弟弟的皇位 建文帝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明朝中央发生了一件大事,册皇三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明朝当时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朱允炆不当立啊!名不正言不顺啊!为什么朱允炆不当立?因为准确来说,朱允炆没有资格!他的有力竞争者是,比他仅小1岁的同父异母弟朱允熥

齐泰黄子澄 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和齐泰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直接点名了在政治斗争中军权的重要性,而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书生误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则人是有心杀敌,可是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书生们。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简介 建文帝的儿子介绍

朱允炆简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公元1368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长达一百六十年的统治,创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成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史称明太祖。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并不是朱元璋任何

声明:《建文帝朱允炆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为网友小马郎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