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1个重要的方面。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创新为目标,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学生在勇敢质疑、大胆想象中培养出1种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质疑 想象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必然是关键性的1环。那么,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这必然是当今教学领域中的1个重要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感性认识,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1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创造1种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只有在1个宽松的环境中,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才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1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沉闷压抑的气氛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1个僵化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培养课堂气氛中起到了1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力营造1种轻松舒畅的课堂环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营造出1个明主的课堂气氛。所谓民主的课堂气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是要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2是不要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归结为1点,即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在这其中,老师要退到幕后作为1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在其中充当主角,做“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
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正确的评价方式运用的基础之上的。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赞扬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1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鼓励赞扬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而不能用1个成人的视角去苛刻地批评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善,过分的批判会在其心理上留下阴影,严重者会影响其1生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教师要常用鼓励性的评价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启。
2、在想象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给学生提供1双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1切。”小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将这种想象力转换成1种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出1定的情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想象。比如,在教授《乌鸦喝水》1文中,换成是“你”,“你”还会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喝到这瓶中的水么?笔者曾经就在课堂中创设过这样的1个情景模式,学生们都很踊跃的发言,其中有1学生说可以用吸管将水吸出来,虽没考虑到乌鸦没有人类的吸管,但这对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开拓是大有裨益的,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想象是1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1人1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1个思路跳到另1个思路,从1种意境跳到另1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1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这种方式在学习古诗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时,1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景、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在头脑中形成画面。1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如在读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诗中描述的是怎样的1幅画卷,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将大脑中所形成的画面画出来,这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又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各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可将音乐融入语文,运用音乐,启发想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海底世界》1课中, 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边放课文录音,边放1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样他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5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去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立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3、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获得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考,将疑问式教学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狼牙山5壮士》1文中,应引导学生们去思考:5壮士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还是很有限的,很难去思考到更深层次的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从旁点播,启发学生去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又如,在教学《称象》1文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除了曹冲的办法以外,同学们还能想除别的方法吗?让学生结合现代1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展开创造性的设想,让历史走进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拓展自己的思维。
创新始于质疑,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1条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再者,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进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让学生质疑,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以便学生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肥沃的土壤。学生思维积极活跃,这往往是思想摩擦出创新火花的时候。我抓住有创造性的见解帮助学生突破认识上的困难,并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总之,通过鼓励质疑,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长此下去,学生就可以逐步养成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好习惯,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