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确实是经上所说的,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这个殊胜的利益。为什么?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在哪?在我们是不是以至诚心来念。什么是至诚心?我们的念头里面没有夹杂著妄念,所有的妄念统统放下,只单提一句佛号,用至诚恳切的心,一心只求早日见到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作佛度化众生。这个念非常的纯,就是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的,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念念都是这样,达到这个标准,那么每念一句佛号就能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至诚心要紧。
我们念佛,常常会发现自己念头里面很多的妄想,想断都断不了,好像杂念比佛念还多,不是净念相继,是杂念相继。我们要想想,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念头?归根结柢就是我们没放下,往往在念佛当中,这些放不下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会起现行。所以检测我们的功夫,检测我们在哪里还没放下,就在念佛当中你就明白了。念佛当中常常起的那些念头,就是平日没放下的念头。你检测出来了,这叫觉悟,觉察出来自己这一方面还没放下,就赶紧从这方面下手,去放下。否则就会障碍我们的至诚心。
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六集) 2009/5/18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2-213-0046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651/974502682750.html
更多阅读

2014-12-07 佛语悟道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佛号人人都会念,但人人还都念得不太明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无心念佛是真念佛。什么是无心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真念佛是无念哪,有个念佛的念头就是第六识在念佛。­第六识(意)是管分别的,有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说,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常常,我们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

前言尊敬的净土法门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青年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澳洲净宗学院,为我们举办为期一周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个讲座将带给我们最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了解中国人的祖先是怎样教导他的后代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

如果有妄想怎么办?妄想肯定有,不可能没有妄想,我们是凡夫,「妄想千般」,千般是比喻,太多太多。你静下心来五分钟时间试试看,你去念念佛,你会发现这个妄想就一直在冒。冒了怎么办?「妄想千般都莫管」,你不要管它,冒就让它冒去,不要去理会它,你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