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离婚后父母之间是如何暗斗的吧:比如周末孩子要去另外一个父母家了,妈妈可能就会在孩子临走前说,孩子你放心,妈妈一直等着你,你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了,我爱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然后很长久的带着泪地紧紧拥抱孩子。
如此沉重的分别本身就会让孩子很焦虑。孩子接受了妈妈的暗示:1.妈妈会因为没有自己而受到严重的伤害。2.他去的地方一定不如妈妈这边好,他过去是受罪的。
有时妈妈甚至会给爸爸打电话建议他该如何和孩子相处,甚至会把午饭都做好了,把他们要出去玩的地方的攻略都下载了发给前夫,如果前夫“配合”地拒绝了她,她就可以终于继续收集到了前夫是如何地冥顽不化以及粗糙对待孩子,对孩子有多么恶劣影响的证据。
我们的婚姻文化中也会有一种倾向认为:妈妈是受罪的,爸爸是不负责的。《爸爸来了》这个节目让很多妈妈有机会指着电视镜头来教训爸爸。
我们的文化一方面赋予父亲很多暗示:男主外女主内,同时现代文化又赋予女性地位,男女平权,这就让很多男性无所适从,一方面他们在带孩子方面手足无措,当他们尝试的时候,就会受到女性的奚落。事实证明,单身爸爸带孩子和单身妈妈带孩子对孩子的精神的影响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的文化似乎进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对父亲越多的贬低,会让父亲们更怯于进入一个他们不擅长的领域。
从心理层面,父亲在孩子2岁之前,基本就是一个背景,他的更多任务不在于照顾孩子,而在于照顾妻子,只有到了孩子3岁以后,父亲的重要性才开始凸显,但往往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被戴上不适合做父亲甚至没有责任心的恶名,他们对于家庭的疏远也许就是对他们的可怜的自尊的一种自我保护。
离婚往往会加剧这种对父亲们的攻击。他们是不够好的丈夫,似乎可以推论到他们也是糟糕的父亲这个结论上。
如何帮助前夫成为更好的父亲方面,对深受离婚伤害的男女都是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