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 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_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3.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本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散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中重点。

2.难点:由于本课有些句子语意丰富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有碍于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

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老师引导—课堂合作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和探究精神。老师设立问题予以引导,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一步步沿着作者的思路,走进文本。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媒体设计

这是一篇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抒情散文,而学生远离那个历史年代,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东北大地风物的图片以及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播放在松花江上,以便弥补学生空缺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带着这份沉痛走进文本,一便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方案一: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有那么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出产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那里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还有碧绿参天的白桦林;肥硕的小鹿、彪悍的马群。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齐答:东北)。对,这里就是东北(边说边展示课件)。

可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1931年9月18日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践踏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1941年的9月18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

时刻。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聆听作者的铮铮誓言。

二.解题

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由对家乡的思念转为对苦难人们的同情悲

愤。,是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民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著有长篇小说《曹雪芹》和《科尔

沁旗草原》,成为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掌握文中字词。

端木蕻(hóng)良 炽(chì)痛 嗥(háo)鸣 斑斓 (bān lán)

谰(lán)语 亘(gan)古 田垄(lǒng) 蚱蜢 (zhà měng) 镐(gǎo)头 辘辘 (lù lù) 污秽(huì)

炽痛:热烈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土地的誓言 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_土地的誓言教案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肮脏的东西。

亘古:远古。

怪诞:荒诞离奇。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了解。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2.默读全文,圈画出能够打动自己内心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的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红熟的浆液),一个是作者之心(喷涌着血液)。大地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和“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3)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作者将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去换取故乡的解放,充溢着深沉的爱国激情。)

(4)“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欢笑本是美好的,可是却用埋葬来形容欢笑,体现了美好回忆的逝去,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愤怒。)

(“埋葬” 重点解释: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快乐和欢笑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无尽的凄苦,满腹的愁怨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埋葬”使句子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5)“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

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心还在跳动,血还在喷涌,因为有一份热情在泛滥不停,那就是爱国。字里行间显现了作者的家国之思。)

(泛滥”重点解释: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3.课堂小结:

这节课相信大家也积累了不少字词,对于作者这炽热的情怀,大家也有了一定的领会。对于问题的回答中,看得出大家对文章的喜爱,也被作者的爱国情感所感染。

(设计说明: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②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课下查找端木蕻良笔名的由来

2.熟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交流对端木蕻良笔名由来的认识。

说法一:随养父姓

中国著名国画师端木梦锡的孙子端木小明说的,内容是说端木梦锡先生曾经和端木蕻良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因为同姓,所以问及到家世,然后端木蕻良先生说自己本不姓端木,是随养父改的姓,后来用这个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说法二:避免迫害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里面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端木蕻良书法作品

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的笔名”。 在亲属中也并无姓端木者。是在1936年经郑振铎推荐给《文学》杂志发表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时,想取一个不与别人犯重的笔名——复姓‘端木’、名‘红梁’(他的家乡至今管高粱叫红梁)。责编王统照嫌‘红’字在当时惹眼犯忌,建议换成一个较生僻的‘蕻’字。后觉‘蕻梁’二字组合起不理想,便又改为‘蕻良’。

(设计说明:督促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调动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研读课文

1. 齐声朗读全文,并从第一段找出列举的东北特产有哪些?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删掉一半行吗?这么多得东北特产显示出东北大地怎样的特征?(可用第二段中的两个词概括) 答案:“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风。”

有必要列举这么多。不能删。这些都是东北大地的特征,可以使读者充分认识东北,熟悉感受东北大地的美丽富饶,。同时,对于离开家乡10年的作者,可以对故乡记忆这么深,也凸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这么多得物产,各种颜色的组合,显现了东北大地的美丽和丰饶。

(设计说明:排比的造势初步感受东北大地昔日的美好)

2. 既然东北大地是美丽富饶的,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但是事实并不如愿,人们背井离乡,土地遭受蹂躏。因此此时的土地又是怎样的?

答案: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但是,惨遭日本人的蹂躏,人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土地成了苦难的土地。

(设计说明:承上启下,使学生自然转入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地的悲惨现实。)

3. 曾经美丽丰饶的土地,如今却饱受着苦难,面对这么大的变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讨论一下,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炽痛、热爱)

②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风??(思念)

③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多么美丽,多么丰饶??(向往)

④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她。

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坚定、激昂)

⑤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悲愤)

(设计说明:总体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4.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请找出来一起品读。

答案:①我必须为她战斗到底。

②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③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设计说明:品味呼告)

5、品味文中人称变化的好处。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激动,他有一种倾吐的欲望,对土地以“你”相称,使抒情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土地

东北大地

丰饶的土地

向往、依恋

苦难的土地: 炽痛、悲愤

(设计说明:明晰文章脉络,由对回忆的向往转为对现实的愤懑,激发深情,发出铮铮誓言。)

四、课堂小节:

综观全文,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含泪的叙述中涌动着作者对家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肆意的感情宣泄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有家不能回的凄苦、哀愁和悲愤。细细品读,重重波澜,万千感慨,那应是华夏儿女在民族危亡之时,奔走呼告,是对祖国发自肺腑的赤胆忠诚,是饱含热泪捧出的一颗炽热的心。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发扬作者这种爱国情怀,因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爱国思乡的诗歌,进行品读

运用本文所学到的抒情手法,以自己的家乡为题材写一篇抒情散文,要求不少于500字。 方案二:一课时,人称变化与修辞手法运用贯穿在研读课文的问题提问中进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751/395964451093.html

更多阅读

中风病的病位 中风采取什么位?

相关解答一:气管插管,采取什么体位 插管时去枕平卧位,插管后是床头15-30度,主要是防止反流的相关解答二:为什么洗胃要采取左侧卧位 胃是由贲门(基本上是隔膜的正下方)像左下延伸到幽门,洗胃的时候左卧的姿势会利于液体顺利进入整个胃的

清宫手术 清宫手术 清宫术后可以喝补酒吗?

相关解答一:做了清宫术后能吃阿胶吗? 已海手术20多天了,可以吃阿胶。建议你到正规药店去买,东阿股份公司的,最正宗。流产后气虚,血虚,吃阿胶恢复很快的。相关解答二:做完清宫手术后吃什么好 人流后的休息和正常生产的的修养是一样的,不过

怎么判断胚胎发育不好 怀孕胚胎停育 怀孕怎么判断胚停?

相关解答一:如何判断怀孕 一般最简单的就是看看女人有没有月经就是了!当然还有比较全面的方法。初期的症状∶这是由女性自己凭感觉或依自己的生理情形而发现。1.月经停止∶这是一般人最常注意到的怀孕徵兆,只要是一般正值生育年龄

不成熟的小建议哪一期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什么梗

再早点的时候我们爱说让人给点建设性的意见,虽然说了也并不会改变,如今大家动不动又是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实在是让人一脸懵逼!那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是什么意思?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什么梗?下面最新流行语网为大家介绍。我

声明:《土地的誓言 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_土地的誓言教案》为网友神龙摆尾游九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