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国学大师是如何抗战的
说刘文典是国学大师无人敢质疑,他就是民国古典文坛的一朵奇葩,但是他犀利的文人风骨总让人误会他是一个消沉、颓唐、腐朽的,与现实脱离的文人。其实刘文典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抗日文化战士”,刘文典国学大师是如何抗战的呢?
刘文典雕塑图片
古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践证明,这是千年良训。刘文典说,天底下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不知,凡事只要知道,就不再可怕。刘文典大师曾多次留学日本,他对日本的历史,经济,文化都很了解,刘文典正是秉承着“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打败敌人”的理念,将手中的笔当作抗战的利剑,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刺向敌人的心脏。
刘文典大师的抗战步伐,更是紧跟抗日战况。首先他在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发表万字长文。深刻剖析日本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惊醒世人,就连傅斯年也称赞“这是值得国人永久注意的好文章”。1933年4月10日刘文典又在《大公报文学副刊》发表《荒木贞夫告全日本国民书》警醒国人“知道日本统治者的意见、政策和野心”。 1942年11月13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的文章《第六纵队》激励国人坚持必胜的信念,毫不动摇的将抗日进行到底。1944年3月30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文中刘文典对蒋介石放弃琉球群岛的做法进行指责,认为在琉球问题上是不能退让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刘文典国学大师是如何抗战的,他虽为人孤傲,但是对抗日毫不马虎,在抗战时期,他犀利的文笔给广大国民和前线抗战将士带了勇气和知识面帮助。
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有传闻说刘文典与沈从文关系不和睦,其实沈、刘二人往来不多,应是相安无事,但刘文典喜欢针砭时弊,语言锋利,而沈从文性格腼腆、资历稍低一些,二人同在中文系任教,于是沈先生可能就成为了刘文典奚落的对象。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件事情上面。
刘文典塑像
一、教授事件
沈从文授课非常认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943年,西南联大聘请沈从文为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听闻此事的刘文典很生气:“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表达了心中的不满。
二、跑警报事件
抗战初期,日本飞机经常轰炸昆明,昆明的防空力量较弱,每当飞机来袭,昆明就会拉响防空警报,警报一响起,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就都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报”。有一次警报响起,刘文典与众人一起跑出校园,突然他想起陈寅恪还在后边,于是赶紧回头,找到视力不佳的陈寅恪,扶起他就向外跑,快跑到郊外时,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里,便上前说道:“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跑啊!”这可以看出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
通过这两件事情,便得知言语锋利的刘文典一定得罪了沈从文,但是这些故事都无足考证了,所以也不能妄言评论二人的关系,只有刘文典与沈从文先生的学术造诣是不可忽视的。
刘文典怎么死的
刘文典,民国时期国学大师,人称怪杰国粹,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逝世。他在有生之年潜心研究古典文学,为人狂傲不羁,不受世俗约束,他可以活在纷乱的民国,却熬不过红歌嘹亮的年代,那么清高孤傲的刘文典怎么死的呢?
刘文典墓碑
那时,刘文典老先生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全国上下各大高校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序幕拉开,刘文典老先生就成为了思想改造的重点对象之一,他的古体诗也遭到莫须有的污蔑,被视做反动诗。1957年,刘文典先生被视为右派,遭到批斗,直至1958年的交心运动。但是刘文典的性格是绝不允许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1958年云大贴出他的大字报,但是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做法被刘文典嗤之以鼻,刘文典总是用轻蔑和不屑的态度对待这些侮辱,这就致使刘文典成为被批斗的中心,当时云大的党委书记还在大会上公开强调,刘文典是中文系难以攻克的堡垒。虽说刘文典放纵傲然的性格会让他无视这些污蔑,但是一次次的批斗让这位近7旬的老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创伤。
关于刘文典怎么死的,除了精神上受到摧残之外,刘文典之死还有其他原因。众所周知,刘文典先生是一位无烟不欢的老烟枪,早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的时候就嗜烟如命,烟杆和烟袋是他的标配,讲到兴奋之处,就“吧嗒、吧嗒”吸上两口,有他在的课堂上每每都是烟雾缭绕,但是谁教他博学广识,狂妄又不失幽默,很多学生偏偏爱听他的课。不过常年累月这样下来,他的身体就受到了伤害。在受批判期间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刘文典并没有公开病情,逃避批判,面对那些污蔑他依然昂首挺胸。最终在1958年7月15日刘文典先生病逝于昆明。
对刘文典的评价
刘文典,是安徽合肥人,曾在北京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是一位杰出的国学大师、文史大师,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刘文典善于狂言妙论、见解独到,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副“狂生”模样。那么世人对刘文典的评价又如何呢?
刘文典照片
刘文典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自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时,不把朱自清、沈从文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放在眼里。
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他内心追逐的永远是独立与尊严,坚守的是对社会命运的思考与悲鸣。
对刘文典的评价的重要一部分便是刘文典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刘文典一生治学严谨“一字之微,征及万卷”便是刘文典的治学格言。刘文典学识渊博,一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讲授的课程有《淮南子研究》、《庄子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论衡研究》、《杜甫研究》、《史通研究》、《校勘学》、《文选学》等,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并且做出了重要贡献。刘文典的主要著作包括《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斠补》、《三余札记》、《群书校补》、《杜甫年谱》等,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