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为做好相关医疗救治,国家卫计委5日公布黄热病诊疗方案。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黄热病主要经蚊叮咬传播。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安哥拉于2015年12月5日确诊首例病例,世界卫生组织4日发表公报称,自去年年底以来,安哥拉黄热病疫情已造成198人死亡。随着疫情在该国扩散,非洲其他国家和中国发现输入性病例,全球处于黄热病疫苗紧缺状态。
我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截至3月24日共发现6例输入性病例。
国家卫计委在诊疗方案中明确了黄热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出院标准、预防等,并要求各地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加强病例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按照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做好病例防蚊隔离工作。
延伸阅读:或是古病毒基因决定了性别 别再怪Y染色体了美科学家解密寨卡病毒结构 助推动疫苗研发广东新增2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研究决定胎儿性别是150万年前古老病毒关于印发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2版)的通知云南磨憨边检站开展登革热寨卡病毒防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