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热酷阳,令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阴虚的症状。中医讲的阴虚症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表现的虚热症候,其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症。立秋后是养阴、滋阴的最佳时令,方法是:一、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敛,阴气之升发之势;
二、多吃滋阴润燥的食品如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三、常见的养阴中草药,可在谘询中医师后煲汤用如枸杞、玄参、玉竹、麦冬等。
中医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如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咙痛。而肺气虚则会伤及元气,令多种疾患接踵而来。立秋后也是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方法是:一、多喝水,以确保体内津液充足之需,及保持肺脏的湿润度;二、多吃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对滋养肺部有益。三、忌伤感悲忧,宜多看些喜剧片让笑口常开。中医认为常笑宣肺,还可锻炼人的肺活量。
立秋养生重在养肺
《黄帝内经》中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意思是说: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两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两季保养阴精养生之道,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违背它。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虽过,白天仍然很热。
其实,通常所说的“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白露过后,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过后,人们的饮食应以防秋燥为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因此,秋天宜养肺,饮食宜少辛多酸。
立秋后天气渐凉,风干气燥,易引起燥咳。燥咳的症状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难咯出,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因此,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季饮食宜滋阴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入秋时节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纹增多,口干咽燥,还可见毛发脱落增多,大便也易干结。这时除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外,还要适当多吃水果和补充水分。中医养生学认为,秋宜甘润,润肺防燥,《饮膳正要》中:“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麻即是芝麻,意为多食芝麻可以润燥,甘润的食物除可濡润肺脏、补养肺阴之外,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芝麻)
古时就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即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防止便秘的良方,也是养生、抗衰老的重要法则。
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后文有详细介绍)。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每日冲一杯蜂蜜饮用,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
“防秋燥,宜食用滋阴润燥之品。性略偏甘酸凉为宜,不宜吃辛辣”,选用的食物和药物包括梨、甘蔗、木耳、香蕉、蜂蜜、百合、天冬、麦冬、沙参、山药、银耳、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外,还须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饮食自信,肠胃及伤”。
生地粥的介绍
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很有好处。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如《本草经疏》誉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生地粥,粥方组成:干生地30克(或用生地黄汁50毫升),大米100克,生姜汁适量。
煮制方法:将生地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地黄榨汁约50毫升,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姜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粥义解说:生地,又名生地黄、干地黄、大生地、怀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等地,鲜用,大小分开,干燥,切片,生用或制用,而分别有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之称,统称地黄。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本品苦寒降泻,甘寒滋润,走血分,入心肝经,既能凉血除热,又能养阴增液,故凡热入营血,阴液受损之症用之皆宜。
煮粥服食,对于高热性疾病中后期出现热病伤阴,津伤口渴,心烦易怒,甚或出血,以及糖尿病,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等,均可选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寒凉粘腻,易碍脾胃,不宜久服,故煮制时加点姜汁,以保护胃气;
2、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不宜选用;
3、《药性论》有'忌三白'的记载,故服食地黄粥时不宜选用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功效:
1、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生地清热养阴;粳米益气和中;佐冰糖更助养阴之功。故本膳食既可作为暑湿后期佐餐食物,瘥后也可以此清余热,复正气,并能防止“食复”的发生。
2、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热症心烦、盗汗、咳血、久咳、食少、消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3、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中新网,新华网,光明网等)
【延伸阅读】
寒露节气到来,此节气的由来,今年寒露节气精准时间,大家的饮食起居需要怎样把握呢?请向yiyitongxiu 公众号回复“寒露”,继续查看文章《【节气】寒露 . 养生》。
中医角度如何从胃口、睡眠、牙龈、甲印、大小便等方面正确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请向yiyitongxiu公众号回复“健康的八大标准”,查看已故著名中医师倪海厦先生的文章《判断自己是否健康的八大标准(强烈推荐!) 》(新微友请先加关注,方法见页首。)
----医易同修yiyitongxiu .无事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