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男,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1989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等。
“我们拍的东西常常缺乏疼痛感”
用味道编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看到中国的急速变化,中国农业社会结束之前的最后的容颜,正是陈晓卿拍《舌尖2》的良苦用心。尽管早在开机前他就已经放话说《舌尖2》会让更多的西方观众知道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不全是田园牧歌式的东西,可看到片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高考、春运、陪读、富士康时,观众的心还是沉重起来。
从拍《舌尖1》开始,陈晓卿就没打算在“八大菜系”里纠缠,他的目的很明确,“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陈晓卿说,从单纯追求收视率的角度,那就是展现吃,“如果没有美食之外的那些承载,我可以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片子特别好看特别好吃特别刺激,但这点《舌尖1》已经做到了,《舌尖2》总得往前再走一步。”
拍了20多年纪录片,给陈晓卿带来巨大荣耀的却是一部美食商业纪录片。可对他来说,《舌尖》不过是个盆景,远不是他向往的那片森林。
一部片子从最初极好的创意到折衷、让步、完成,这些年看得太多,陈晓卿不再习惯一脸严肃地谈理想。“20年前太不理性,很多欢乐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现在太理性了,一点欢乐都没有了”。要说有一点成就感的话,那就是《舌尖》这个片子给纪录片产业带来的变化,对这个行业的推动,有自己的一点贡献在里面,“包括叙事的建立,印象风格的追求”。
“不需要用什么作品证明自己”
“刚才那眼神真好!”“利索多了,继续割肉!”机房里,陈晓卿面对显示器经常兴奋得两眼发光,哪个镜头一定要删,哪个可要可不要,一句话出去经常“尸横遍野”,可怜被“宰割”的分集导演心早就碎了一地。
把自己和分集导演们关在机房里,昏天黑地了好几个月,陈晓卿说自己得了“审片综合征”,可挥刀下去却一点不见手软。
下手虽狠,在导演们看来,“人格魅力很强”的陈晓卿其实很懂管理艺术。编片子的时候,他坐在那里不怒而威,气场强大;导演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他就摇身一变成了极有公信力的“居委会大妈”;剧组人困马乏“胃亏肉”的时候,他还会亲自下厨做一碗“憨厚的红烧肉”激发大家的斗志……粗犷的外表背后,陈晓卿的心很细。
可陈晓卿对自己的评价却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心软、耳根子也软,不会摆谱,不善公关,“拉赞助,谈一个崩一个”,“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我这个人记性特别不好,但对内容的记忆特别深刻,从我这儿立项的选题,每一个都能说出来谁做的,大概什么内容,它好的地方在哪,哪些地方让我心动。”陈晓卿现在更多要做的是事务性工作,比如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每个月从纪录频道通过的200多份选题中优中选优,剩下的核准价格和周期,对每一个项目提出创作方向,然后从调研到选题,到文案到拍摄、播出对节目进行监理。“但每次被问到这个节目多少钱,哎呦我得赶紧问一下,这个节目什么时间交片,哎呦我得赶紧问一下,最关键的两个都答不上来。”陈晓卿笑言自己对数字没概念,所有银行卡只有一个密码,所有带密码锁的行李箱都打不开。
“我就是想让观众开心”
今年年初在广州做《舌尖2》宣传,陈晓卿带一帮朋友出去吃饭,到了地方忽然发现头上冒出一个巨大的霓虹灯广告,上面闪着“舌尖上的夜宵”。街边的路灯下,陈晓卿尴尬地笑笑:“嘿嘿,早知道就不来这儿了。”
这两年WWW.aIhUaU.coM,陈晓卿出去吃饭,发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到处都是“舌尖”。开始是各种惊讶愤怒,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舌尖2》做后期的时候,有一天陈晓卿接到一个查问快递是否收到的电话,说是给他寄了一箱大闸蟹。没等一头雾水的他弄清怎么回事,对方就开始在电话里埋怨起剧组来:“你们要的钱太多了!”
像这样平白无故挨骂可不是头一回。“贴钱的事儿我们干了不少,要钱却从来没有过。”在陈晓卿的印象里,从第二季筹备骗子们就没消停,隔三岔五自己就得像祥林嫂一样解释一次:“你们被冒牌的骗了,先别惊动他,快去报案吧。”
“美食纪录片是国际纪录片市场特别好销的一个东西,我们整个制作的模式是照着商业纪录片的套路在做,结构、影像的控制,都借鉴发达国家媒体总结的经验。”陈晓卿感触最深的是BBC的同行、《非洲》的制片人Mike Gunton谈到过的“8分钟定律”,说的是电视观众的视听忍受极限是8分钟,一个好故事要在8分钟之内讲完。开始他还只是将信将疑,直到发现《舌尖1》的第五集用11分钟讲了一个故事,播的时候看实时的收视率曲线,到了8分钟那里,“刷”就掉下来了,而且半天没起来。
这是陈晓卿的纪录片生涯里第一次扳着指头算钱。
“我就是想让观众开心,我不觉得观众需要培养,再说观众也不是你用片子去培养的。”现在的陈晓卿看起来很愿意放低身段去适应市场,似乎也更了解电视观众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