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dezhen Yaozhi
景德镇窑址
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址。位于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始烧于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为著名瓷器产地。
烧造历史 景德镇瓷窑,据元蒋祁《陶记略》记载,南朝时期即已有瓷业,唐代已烧白瓷,其时景德镇名新平,又名昌南镇。北宋初年,向京师贡白瓷,宋真宗景德年间贡瓷得到赏识,改镇名为景德镇,并设置监镇,由官监民烧,创烧出影青瓷。元代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监烧瓷器,创烧出卵白色的“枢府”釉瓷及釉下彩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明代在此设置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御器厂控制了最熟练的工匠、垄断优质瓷土和釉料,对制瓷工艺过程制定统一的、精细的分工,规定了各道工序的规格,使制瓷水平大为提高。明代主要烧造青花瓷器,同时创烧出点彩、釉下彩、釉上彩、斗彩等多种彩瓷品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帝王对瓷器的奢求,在仿制古代名窑瓷器,创造新品种,仿造其他手工业品及制作专供外销的外国形式的“洋器”等方面都获得成功。青花及多种彩瓷品种,闻名中外。清代御器厂的监窑官如臧应选、刘源、郎廷极、年希尧、唐英等对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提高,起了促进的作用。他们督制的瓷器,被称为“臧窑”、“郎窑”、“年窑”、“唐窑”等。其中尤以唐英的贡献大,他亲自参与烧造,并总结经验,编写出《陶成记事碑》和《陶冶图说》两部清代制瓷工艺史的重要资料。清末,景德镇制瓷业已趋衰落。
调查研究 对景德镇窑址的研究,从清代即已进行,如唐英的著作,及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和朱琰的《陶说》等。1949年以前关于景德镇制瓷业的著作,有江思清的《景德镇瓷业史》,吴仁敬、辛安潮的《中国陶瓷史》等。5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馆、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及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先后对窑址进行调查。到70年代,景德镇陶瓷馆又作了试掘。从调查和试掘中了解,该窑址主要分布于市区及其近效、南河流域、东河流域3个区域,窑址点分布密集,各地点时代不一,最早为五代,最晚至清代,文献中提及的唐代白瓷窑址则迄今尚未发现。景德镇地处赣东山地之间,有附近的麻仓山、高岭山及稍远的婺源、祁门等地供应瓷石。高岭土是制造白瓷最优异的原料,因出产在景德镇东的浮梁县高岭山而得名,也因此成为世界通用的瓷土名称。
窑炉结构及烧造工艺 五代窑址发现于石虎湾、杨梅亭、黄泥头、南市街、湘湖、湖田、瑶里等处。但尚未找到窑炉和作坊。出土白瓷,胎、釉洁白,胎质致密有透光感;青瓷胎厚呈灰色,釉层薄。两者皆用支钉重合叠烧,制作较粗。
宋元窑址分布很广,在市内及近郊,东河、南河两岸等地均有发现。窑炉皆为长条斜坡状的龙窑。在湖田窑址发掘的两座元代窑炉,上部已残,底部分前后两室,前室圆形,前端有火膛,后室椭圆形,尾部有烟道。室内皆平铺仰置匣钵,排列有序。匣钵内放置瓷坯,底部垫有带沙渣的粗垫饼。宋代对器物的制作及装烧方法可分为3期,北宋初期为仰置垫烧。北宋中期出现有芒口的碗、盘,是采用多级覆烧垫钵装烧,壶、罐类器仰烧,采用两节模印粘合成型法制作。北宋晚期至南宋,芒口器采用覆烧支圈,不仅使瓷器规格统一、形制规整,而且产量增多。到元代又流行仰烧法,但器底垫饼带沙渣,故元代器物底足外皆沾砂粒,粗瓷则采用涩圈叠烧法。
明初设御器厂,窑炉形制有统一规格。据王宗沐的《江西省大志?陶书?窑制》条记载,明宣德时御器厂有58座窑炉,其中有专烧鱼缸的缸窑30余座,应是大型窑炉。烧小器的称青窑,烧颜色釉器的称色窑。在市区珠山路发现的明宣德年间残窑,似马蹄形,容积小,窑室宽2米,东西长0.6米,仅能装烧小碗300件,应是记载中所述的青窑或色窑。明代民间的窑炉,皆制长阔大,每窑可烧千余件小器。
清代景德镇的窑炉有重大改进,根据龙窑与马蹄形窑的优点及用松柴烧造的特性修建成的窑炉,外形象覆置的鸭蛋,称为蛋形窑,具有容积大、装烧量多等优点。烟囱顶部呈尖状,倾向窑头,防止了风向改变时抽力波动或倒灌。由于窑底向上倾斜,窑顶逐渐下降,窑的高度大于宽度,烟囱高度等于或稍小于窑长,加上注重装砌匣钵,采用各种投柴方法,从而使室内温度及气氛便于控制,并可充分利用热量。这种窑炉可同时烧成多种产品,燃料消耗较少,在建窑的时间及费用上也较龙窑节约,因而延用了很长时间。
产品特征 五代时期的产品以仿唐代的名窑为主,如青釉瓷仿越窑、长沙窑,白釉瓷仿邢窑、定窑。由于景德镇的原料质优,所以产品胎质细密、釉色光洁,但造型尚粗糙,器形只以碗、盘为主。
北宋初期的产品有碗、盘、壶等,薄沿、深腹、厚底、高圈足。胎洁白细密,釉色白中稍泛黄,装饰以素面居多,仅少量器外有刻划纹,有的内底有印花或文字。北宋中期除碗、盘外,盒、壶、罐等增多,出现覆烧芒口器,釉为青白色的影青釉,薄处泛白,厚处呈青绿色,光泽透明。碗的形制多斜腹、薄壁、厚沿、厚底、小低圈足,装饰以刻划为主,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半刀泥”刻花法,刻线流利。在壶、罐类器肩部有牡丹、菊花、莲花、飞凤、水波等印花纹样。北宋晚期至南宋器形品种多样,多直口弧壁或撇口斜壁的芒口碗,碗口、腹壁胎皆薄,仍以影青釉为主,装饰多为印花,题材更丰富,有花草虫鸟、人物、动物,造型极生动。
元代产品中多折腰碗、小圈足盘,高足碗及大型的盘、瓶等,釉色除影青外,创烧出印“枢府”铭记的卵白釉,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釉下青花,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仿烧龙泉窑的青釉瓷、黑釉瓷等。元代青花瓷经测试,为使用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的进口青花料(明清时期称为“苏麻离青”或“苏泥勃青”)烧制。装饰仍以印花为主,刻划纹较简洁,刻痕深,纹饰题材丰富,喜用龙纹。 (见彩图[白釉鸡冠壶]、[五兽足熏炉(北宋)]、[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罐(元)]、[绿釉刻花凤首瓶(辽)])
[景德镇窑影青瓷观音像(元代)]
明代的产品不仅数量、品种多,质量也高,器形复杂多样,著名的正德碗口沿外撇而卷,腹部宽深。高足碗的足更外撇,器形端重。大型器有龙缸、落地花瓶、坐墩等,还有胎薄如纸的脱胎器、小巧玲珑的用器及玩具,以及各种祭器、供器、拜砖等宗教用器。釉色也有突出成就,青花瓷的色泽、风格不一,明初仍用进口青花料,在鲜艳的青色中点缀着浓黑的大小斑点,是青花瓷的最高峰,明成化以后采用各种国产青花料,其中有江西乐平的陂塘青(又名平等青)、瑞州的石子青、“回青”、浙江的浙青等,烧出的青花色泽浓淡不一,有的浓中带灰,有的柔和淡雅,有的蓝中微泛红紫色。彩瓷是明代在釉色上的创新,采用低温的釉上彩和高温的釉下彩相结合的技法,使釉面呈色丰富多彩,可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青花红彩等多种。官窑产品的彩瓷以釉上红彩、青花红彩、斗彩、金彩等最为著称,单色彩瓷中又以甜白瓷、铜红釉瓷、蓝釉瓷、孔雀绿、纯黄低温铅釉等彩色最佳。民窑产品中青花色泽带灰,产量虽多,但质较差,直到明嘉靖以后,实行“官搭民烧”制,产品才能与官窑相媲美,甚至超过。彩釉瓷在明正德以后又有红色釉上彩及红绿彩瓷,还新创以黄、绿、紫为主色的“素三彩”。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有描花、堆花、暗花、锥花、玲珑等,以彩绘图案为主,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山水及与宗教有关的八仙、八宝、八吉祥,并有“福”“寿”等吉祥文字,还流行绘写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构成的图案,边饰纹有缠枝、串枝、缨络、回纹、云纹等。器物底部官窑产品印年款,民窑书人名、堂名或吉祥语。
[宋、元影青出土地点分布图]
清代的制瓷技术更为成熟,原料选择、加工更精细,瓷胎中高岭土用量大,釉中氧化钙含量降低,烧成温度达到现代硬质瓷的标准。器形品种多样,除日用器外,有陈设和玩赏器、文具、娱乐用品、祭祀用具、宗教法器等,并仿造古器和其他工艺品及外国瓷器。装饰技法仍以釉色地加彩绘的综合装饰为主,又新创转心、转颈、玲珑等精巧的雕镂技术。纹饰除继承明代传统外,象征吉祥的动植物,宣扬伦理、歌颂升平的题材增多,还取材于宋代的绘画或戏曲故事,流行在瓷器上书写文章。官窑器底多书年款,民窑器底仍书堂名、轩名或人名,或附有各种图案标记。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明代)]
国内外影响及销售 景德镇窑的产品,自宋以后,成为国内外的畅销品,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宋以后的遗址、墓葬、窖藏中,常有景德镇窑的瓷器出土。在江西、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发现的宋元窑址,有多处仿烧影青瓷。江西、浙江、云南、广东、福建等省的明清时代民窑,都烧造青花瓷,其中广东、福建一带的瓷窑址,产量很大。影青瓷和青花瓷是外销瓷中的主要品种。自宋以来,景德镇窑的产品主要外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元时主要销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越南、柬埔寨及坦桑尼亚、伊朗、土耳其等亚非各国。明代以后,景德镇窑瓷器的质量达到历史最高峰,销售量激增,产品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明御器厂还接受西方国家的特殊定货,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英国、土耳其、意大利等国至今尚保存有这类产品。从明代开始,景德镇窑的青花瓷烧制技术外传,朝鲜、日本、越南、伊朗等国在15世纪以后都开始制造青花瓷器,以后又传到叙利亚、埃及、意大利、荷兰等国。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清代)]
参考书目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刘新园、白琨: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文物》1980年11期。
白琨等:景德镇明永乐、宣德御厂遗存,《中国陶瓷》1982年7期(增刊)。
李德金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景德镇窑址"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