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周永明,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液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国家发改委第一批药品价格评审专家、中华医药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医药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擅长运用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和内科疑难病证。
采访/唐晔 编辑/王玉
采访笔记
“得诺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医人的自豪,从青蒿到青蒿素是中医中药、西医方法和新药标准三种因素融合的成果,缺一不可。”
岳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周永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擅长治疗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青浦出名医。清末陈莲舫五次奉诏入京为慈禧和光绪治病,封为御医,何承志,“金胆片”创始人,何氏27世世医,历宋元明清直至今日,绵延八百年,在世界医史上并无多见。如今,又出了一个周永明。
他的门诊限号五十位,他的专家门诊预约号一分钟就被秒抢。但是,他一般会看到百位以上, “都是慕名,来自远方,甚至异国他乡,何忍?”
他坦言,中医在血液病的治疗上,只要辨证得法,用药精准,相当数量的血液病已经摘掉了绝症的帽子,“八十年代有部电视剧,血疑,三浦友和,山口百惠,国人是从这里了解白血病的,惧怕也随之而来。”
有位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综合性三甲大医院被告知,爱吃啥就吃啥,反正活不过半年,病人把周主任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辨证用药,随证施治,中西结合,病人至今活过八年,早已挣脱死神,日前专程去原先的三甲医院表示谢意,感激医生随口推荐了周永明。“站在那几个医生面前时,他们惊讶万状。”
他一再强调西医诊断技术对中医的价值,“现代医学,可以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提高中医科学研究的水平。”
几十年前,他从青浦中医医院走出,他说,有时候会去医院转转,看到医院的发展内心感到高兴,“那些年轻的医生,我都不认识了,但他们都知道我,都会拿我的处方学习,我很欣慰。那里有太多热血沸腾的往事,初生牛犊,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回到实践,就觉得中医博大精深,这种早熟的哲学,那些长在田间阡陌的草药,就是上苍用来拯救人间的。”
从医之路
1974年,周永明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务农,刚到大队就被选派为医务人员——赤脚医生。毫无医学知识的他,被送到721医科大学培训一年,这一年里,有一半时间他是在接受培训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一半时间是在青浦中心医院进行临床医学实践。
721医科大学结业后即来到了广阔的天地,那是个一把草一根针的年代,针灸,推拿,火罐,草药,什么都要操持,“那时,也没有想过什么医疗条件,就知道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病人的病痛问题。”他说。当时有一部电影《春苗》,里面描绘的赤脚医生大概就是周永明的样子,没有医疗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专业知识,从实践中摸索知识。农村三年丰富的实践是艰苦卓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风格渐成。
看得病人多了,遇到的问题就多,各种疑难杂症放在一起,有能治愈的,也有治愈不了的,那些治愈不了的问题折磨着他。三年后国家恢复高考招生,他抓住机会,报考了上海中医学院,并幸运地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
进了大学,学习对他来说反倒轻松,于是就有大量的时间研究更广泛的东西,阅读书籍、文献,学校里的图书馆是个巨大的医学粮仓,他如饥似渴,拼命吸收先辈的智慧结晶,除了上课,整天就是泡在图书馆了。“许多孤本都让我看熟了。其实,在农村劳动比上学苦多了,所以我们那会儿读书都很刻苦,而且三年的赤脚医生经历也让我如鱼得水,课本上理论知识一点就通。”
1982年,周永明毕业后回到青浦中医院,院方让他自己挑选科室,他选择了中医内科,跟随何承志名中医临证,并且负责建立病房的任务。“如今说起来这些回忆都很宝贵。那时医院主任医生只有一个,主治医生也很少,从农村实践到进入大学系统学习理论,又揣着理论回到实践,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想大展身手,好好发挥学到的本领。”
接下来的临床实践让他得到了升华,本事有了质的飞越,自己的门诊一个星期只看两次,每次总有四五十个病人,并且越来越多,“当时并没有什么宣传,靠的都是病人口碑相传,青浦医院的中医内科也逐渐成了一个特色,远近闻名。”
1985年,周永明考上了上海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对西医的系统学习让周永明的理论知识再一次丰盈,西医的临床诊断技术也让他如虎添翼。更幸运地是,他跟的导师是黄振翘老师,岳阳医院血液学科的创始人。“老师非常敬业,每天很早来,很晚走,对病人认真负责,初诊病人总在20分钟以上,问诊非常仔细。他对学生很严格,曾列了一个书单给我,那时候我又读了很多医学典籍。老师器重我,给了我很多机会。毕业的时候我完成了老师的科研课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和2003年,周永明以优异的成绩分别入选了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班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项目研修,再次师从黄振翘老师和国医大师张镜人教授、著名血液病专家吴瀚香教授。除了学习老师的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之外,还学到了好多立身处世的道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中医人有一种风骨,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脉传承。”继黄振翘老师、张镜人教授、吴瀚香教授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高尚医德奖后,周永明也获得了第二届高尚医德奖,名副其实的严师出高徒。
血液病的探索者
周永明最初选择血液科的时候,人们对这类病症还没有太多认识,血液病发病率比较低,治疗难度也较大,大多属于疑难病,预后差,尤其是白血病。当时有一部日本电视剧《血疑》,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个了解到白血病的,白血病被认为不可治愈,恐惧和绝望深深笼罩着每个患病家庭。
周永明下了很多功夫,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他觉得中医对血液病的研究很有价值,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深入开展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摸索出一条“辨证施治、辨病治疗、因人而异、分型专治”的新路子,从而形成了自已鲜明的三大特色优势。一是辨证特色: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建立了与全国血液病诊疗标准相适应的辨证论治为先导的中医血液病诊疗体系与质量评价体系,将现代医学的检测指标纳入辨证体系,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异常增高者多为中医血热妄行证,再障T细胞Th/Ts明显低下考虑肾虚精亏证等,这样使中医辨证更科学、更客观、更精确;二是治疗特色:他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疑难血液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运用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再障、健脾滋肾泻火为主治疗ITP、健脾益髓解毒法为主治疗MDS、益气养阴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均居国内同类中药疗效之领先水平;三是用药特色:在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特色中药制剂10余种,如生血灵、生血合剂、造血再生片、定清片等,可为各种血液病、各个血液病的不同证型选择应用,经长期的临床使用,疗效良好,安全无毒,服用方便,吸引了全国各地和海外国家的大量病人就诊、住院,解除了众多疑难血液病人多年不愈的病痛疾苦。
随着对血液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慢慢认识到血液病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有一个病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在某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用标准方案化疗二疗程未缓解,并出现多种并发症,医生说大概活不过半年了,如果实在不死心就去看看中医吧。病人跑来找周永明,接受中医治疗,标本兼治,治疗一个礼拜,发热消退,精神改善,又接受一个小剂量的化疗配合中医治疗,两个疗程之后,病情缓解了。现在八年过去了,至今未复发,他去这家医院,医生看到他都很震惊——他是专门去感谢一位医生的,是他推荐了周永明。
“放化疗后时代”
周永明坦言,往往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中医,中医像是在收“垃圾”,变废为宝,起死回生。“这几年白血病人来看中医的虽然越来越多了,但是主流还是先去找西医化疗。有时候我们会听到病人说,如果早点来就好了。现在随着信息的透明,中医药疗效的提高,很多病人口碑相传后,我们血液病人越来越多。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重要的是能治病。”有中医介入的化疗与单纯的化疗效果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医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使用的小剂量化疗,周永明称之为mini版化疗,既可以达到疗效,又可以减轻化疗反应,还可以改善病人的全身体质。
血液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治疗、骨髓移植和支持治疗等,近年来又出现了诱导分化治疗、生物疗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使血液肿瘤的预后大为改观,有些病例可以彻底治愈、重获新生。但化疗大多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反复使用会产生肿瘤耐药,分子靶向治疗、骨髓移植费用昂贵,相当部分病人还没有条件接受这些治疗。“像白血病这样的血液病,一般要达完全缓解5年不复发才让人完全放心。化疗结束后要怎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病情复发?我提出了一个中医治疗血液肿瘤的全新概念——“放化疗后时代”,即:化疗、放疗结束后不应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空白期,而应当成为实现肿瘤根治的关键治疗时期。在缓解期(肿瘤复发前)机体处于较低肿瘤细胞水平(微小残留)时,通过中医有效的免疫扶正整合治疗,调整机体内环境,纠正机体免疫系统的盲点,依靠修复与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清除体内的残留的肿瘤细胞,延缓甚至阻止肿瘤的复发。
现在慕名寻他求医的病人越来越多,只要门诊预约号一开始立马被秒抢。每次限号是50个,但是往往要看100多个病人。很多病人都是从外地赶过来的,甚至是从国外专程来求医,他的病人遍布美国、日本、澳洲十几个国家。“病人那么远来到门前,医生怎么能不给病人看病?”从乡村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著名专家,周永明医风不改,他的内心也并无太多变化:“和最初一样,我的快乐在于想尽一切办法治病救人、造福人类”。
口述实录
唐晔:这次屠呦呦得诺奖,您怎么看?
周永明:这是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方法,再加上一个新药标准,三样融合,才有了这样的成果。
唐晔:您对某些药是不是情有独钟?
周永明:医生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药,辨病可以增强辨证的水平,提高治疗的疗效,血液病大部分属于本虚标实病变,本虚多为脾虚肾亏,标实多为血瘀、邪毒、痰结等,因此治疗血液病常以健脾补肾为中心,兼用活血散瘀、清解邪毒、化痰散结等,重要的是要掌握标本、注意缓急,扶正不宜壅补,攻邪不能克伐,治疗用药要有个度。
唐晔:您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满意吗?
周永明:目前中医的发展还是较慢,主要是中医的研究水平不高,我们要提高研究水平,但是搞科研不仅仅是为了搞科研,还是要结合临床,通过科研解决临床问题,提高疗效才是最终目的。
唐晔:您觉得,民间对中医的信任度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周永明:社会上人们对中医的特色优势不是很了解,一方面是接触少,知识普及少;另一方面中医自身要有所创新,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唐晔:您觉得,中医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周永明:是一门人文科学,而且是一门经验科学、辨证科学。如果没有中医药,中国的医学是不完整的。
唐晔:要怎样对老百姓进行中医科普教育?
周永明:中医语言其实是古汉语,乍一看很难,但这其实不是什么问题,中医科普应该把中医的理念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话,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认知,这很重要。
唐晔:您现在还在看书吗?
周永明:我喜欢看书,但是现在太忙了,我还是要抽出时间看看文献,时刻关注我们这个领域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更为尖端的医学技术。
唐晔:您现在还有没有压力?
周永明:有压力,有来自科室的压力,还有其他方面的。我们科室现在是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液学重点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大量血液病患者的需求,科室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但是发展也会遇到瓶颈,需要有所突破。
唐晔:您会怀旧吗?会想起哪一段时间?
周永明:偶尔我会怀旧,想起那时的艰辛,也想起那时的理想,现在还算有所实现。最多的时候会想起大学毕业后在青浦中医院的那段时间,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临床实践上得心应手,当时就治好了很多病人,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欣慰。
唐晔:您觉得,怎样才算是好医生?
周永明: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这些素质的结合才是个好医生。
TIPS
岳阳医院血液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优势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紫癜病协作组组长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血液内科于1984年组建,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优势学科。学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为特色,传统与现代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新方法,深入开展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建立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血液病诊疗体系,运用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疑难血液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其中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健脾补肾泻火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健脾补肾解毒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益气养阴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独具特色,均居国内同类中药疗效之领先水平。成功治愈了众多重型再障、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等疑难血液病。通过多年的探索和验证,并经临床和实验研究而研制的生血灵、生血合剂、造血再生片和抗血液肿瘤的定清片等特色中药制剂疗效良好,安全无毒,服用方便,饮誉海内外,解除了众多疑难血液患者多年不愈的病痛疾苦。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世界传统医学国际优秀成果金杯奖等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