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四合院 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群的组合规则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美往往与它的功能要求有着直接联系。在许多建筑中,功能的好坏往往和整体美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群体组合,重视空间序列的安排,善于将功能多样化、风格迥异的建筑单体,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组织起来,其组合成的生存环境,通风好,隔音好,又有好的光线,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建筑之间的组合又取得视觉的美感,从而取得和谐而统一的艺术效果。

从实用功能来看,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为单位的组合形态也是人们防患意识的体现。《礼记.坊记》开宗明义地记载:“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古君子礼以坊德,形以坊淫,命以坊欲”,从政治角度阐述了统治者对于用“坊”这种形式来框定建筑组群的看法。一个合院建筑组群,无论是规模大小,它首先给人们以封闭感、安全感。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对内是收敛的、围合的。无论是层层包围的皇宫大院,还是普通贫民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天井院落,就算是只建一幢房屋,往往也会将其以院墙围合起来。从整体来看,每个院落仅是单一的、独立的个体;而就美一个院落来看,它又是凝聚、团结的象征。

居住的安全是建筑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建筑最初的缘由之一。在福建一带,方形的、圆形的土楼、犹如一座座坚固厚实的堡垒,围绕中心庭院构建,内部住房层层叠叠,外部严实如铜墙铁壁,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实际作用上都具有防范外来侵害、保证安全的效应。因此,院落建筑的精神功能和使用功能是完全符合旧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中国传统建筑组合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反映着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主题,并以人性的尺度与风水术中鬼神的尺度相对立而存在的。以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住宅为例,民居住宅往往以合院组合建成,北方合院中有“南房朝北不好住人,东西厢房也不是好的朝向”的说法,因此唯一适合住人的便是正房(即北房)。同时不仅将北房作为主卧室,还将会客、祭祀的场所都设在北房,提升了正房的地位,不过,居住使用率却降低了。但是在组合序列空间上,却又往往借助于大门、影壁、游廊、庭院,再到正房、正厅、内房或至后院,让人感到空间序列井井有条,尺度适宜,且利于人们的使用与日常活动。而在这种建筑组合中,往往又是以庭院作为基本布局单位来体现总的设计思想。

以庭院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组合形态的核心。庭院是各房间的交通枢纽,也是封闭的露天活动场所,它是房屋、特别是檐廊、敞厅的延伸或补充。庭院被围合在四周房屋的中心,是中国建筑的一种典型的平面布局形式。庭院的“虚”与房屋的“实”形成对比。在中国建筑文化的虚、实观念中, 对“虚”的重视又突出了庭院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建筑庭院的空间往往被视为“气”,上部开口与宇宙相连;一侧开门,与另一空间相对。经过院落,才能进入堂房,气宇相通。因此,传统的“风水”原理,如“藏风聚气”、“气口”等说法,都是与庭院有直接关系的,由此可见,庭院在中国传统建筑组合形态中的重要性。

庭院组合形态往往以庭院为中心,以中轴对称的平面形制安排建筑。确定中轴线并以中轴线为基准,设置成左右对称的布局,在平面基础上组织建筑要比其它方式显得容易,而且也符合几何美学的平衡原则 ,具有故此不失彼的优势。此外, 建筑平面布局的对称也与房屋厅堂的对称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厅堂的“厅”往往与整体建筑的庭院都有相当开敞的共同特性,而庭院两侧的厢房、为室,与正房厅堂两端相对封闭的侧室的风格则极为相似。空间布局由内到外,分出层次,虚实有致。 在合院建筑群中横向左右大致对称,纵向则明显突出着轴线 意味。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通常排列在中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线上,中轴排列的方式通常是“前公后私” 、“前下后上” ,下房和外房在前,主房在后 ,如果有私人住房,则往往位居于后。
北京四合院“天人合一”中式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影响历代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以朴素的宇宙系统观念观察着整个宇宙,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建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古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宫殿”、“陵墓”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传统四合院 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群的组合规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251/12930984519.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北京四合院特色餐厅

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

北京四合院大门的七种形式图 插花艺术的七种形式

【1】北京的受保护四合院,注意左侧的汉白玉石碑在今天的北京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这使得老北京人在故乡“乡音难寻”。前阵子体育媒体上出现过“工体北京最后的四合院”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老北京人将工人体育场当作他们共同的四合院,只有

浅谈文化散文的特点 浅谈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艺术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一定历史条件下

声明:《传统四合院 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群的组合规则》为网友蔓语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