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当阳张中叔去年腊月寄山预来,留荆南久之。四月,余乃到沙头。取视之,萌芽森然,有盈尺者。意皆可弃。
小儿辈请试煮食之,乃大好。盖与发牙小豆同法。
物理不可尽,如此。
今之论人材者,用其所知而轻弃人。可胜叹哉!
说明与遐(瞎)想:
1.所谓“山预”者,即“山芋”也。学名“红薯”,北方人称之为“地瓜”,武汉人叫它做“苕”的玩意儿。
2.“发牙”则与“发芽”相同。就是把“苕”放久了,长了芽子出来了。发了芽的“苕”与发了芽的土豆(武汉人把它叫做“洋苕”)不同,是可以吃的。但是,怎么“与发牙小豆同法”“乃大好”的烹饪方法,庭坚兄却未加说明,我等后生与一美食失之交臂矣!
3.想一想,宋朝时就有快递了。竟然把一大堆“苕”从当阳送到了荆南。这一堆“苕”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4.庭坚兄食用了“意皆可弃”的发了芽的“苕”的美食后,联想到了某些遭“轻弃”之人。这正是大师与在这茫茫沧海中浑浑噩噩飘荡的我等俗人不同之处啊!
5.上面说到了“土豆”,未加考证,我想在宋朝可能还没有这个玩意儿的。
6.现在的“苕”藤(即是庭坚兄上述“萌芽森然,有盈尺者。”)可是高档餐桌上的绿色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