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 分餐制和合餐制优缺点 混餐制与分餐制各有什么利弊

分餐制是当今世界一种科学、卫生的用餐制度,有人以为这只是西方人发明的。其实,中国早在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分餐制了。只是到了唐代,才又演变为合餐的会食制。日本历史上一直向中国学习并在唐代达到顶峰,为什么未向唐朝学习合餐制?天马的日本之行试图找出答案。在甲州西山温泉庆云馆,随处可见餐厅的中国汉代漆器工艺的餐具,并了解到日本7家老字号企业成立至今已超千年,这足以说明日本民族在开放性地向外国学习是一个有鉴别的理性的扬弃的过程——其民族单一,无朝代更替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自已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分餐制)要坚持,不象中国民族众多、改朝换代频仍。从考古角度上而言,唐朝椅子的出现终结了中国古代分餐制。唐朝乃至魏晋正是鲜卑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大变革和民族大交融时期。会食制应该出现在唐代引进胡人的高桌大椅之后。中国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确实是由高桌大椅的出现而完成的,这是中国古代由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唐代时椅子就已经很流行了,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壁画,画中绘一凉亭,亭内摆着一个长方食桌,两侧有高足条凳,凳上面对面地坐着9位规规矩矩的男女。食桌上摆满大盆小盏,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这已是众人围坐一起的会食了。

分餐制 分餐制和合餐制优缺点 混餐制与分餐制各有什么利弊

中国古代至少在汉朝以前中国人采用的是分餐制。这一点从《三国演义》的描写上可以看得真真切切。(将芦席铺在屋内,在席子上跪着吃饭,主食菜肴都摆放在席前或席上的案上。一人一案,各吃各的)唐末时期,最晚在明朝,中国人大概就以混餐制为主了。

每当你和家人或者朋友围桌进餐时,有没有想过进餐形式的问题?中国人采用的是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合餐制;而西方人采用的是分盘而食、人各一份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分餐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进餐形式?它们是怎样起源和演变的?其优劣如何?也许你会听到有人说中餐的合餐制应改为西餐的分餐制,认为那样是更文明的。果真如此?这将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从以下的论述中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多是以讹传讹的误会。历史的真实是:中国自古本是分餐制,经历过漫长时间方进化到如今的合餐制;文化的真谛是:合餐制是社会文明演进的必然,其背后的行为机制影响着我们文化的诸多方面。

古人是怎么吃饭?我们一起来看看《史记.孟尝君列传》里的故事吧。“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什么呢?首先,他们坐在各自案几的后面,彼此间隔着相当的距离;其次,他们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最后,各吃各的。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分餐制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早期。那么为什么在原始社会采用分餐形式呢?其背后的必然原因是什么?均分而食:原始社会生活条件恶劣,人们没有能力获取足够的饮食物,因此对饮食物平均分配是人类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围火而食:就餐时,火塘就扮演这今日餐桌的角色,人们围绕火塘而坐,火塘之上架置炊器,待炊器中的食物熟化以后,即由特定的人分食给大家。席地而食:很早以前是没有桌椅的。在没有桌椅板凳等食案和坐具前,分餐是必然的。

隋唐五代时期,在进餐方式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分餐制向现在的合餐制过渡,至北宋时期社会普遍采用了形式如今的合餐制。进餐形式总是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发展。人类文明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进餐形式也必然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进化到更高级的方式。

那么你一定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分餐制演进为合餐制的呢?”是因为分配方式的演进、住宅建筑的演进、餐食加工的演进、食物多样化的演进、餐食家具的演进、作息时间的演进、进食餐具的演进;这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分餐到合餐的过渡和演进,不是单一因素改变造成的,而是社会文明在创造出上述种种条件以后,才培育出的新形式,它是社会文明和文化整体进步所催生的。因此你是不是也同意:合餐取代分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

分餐与合餐优劣之比较:如果合餐制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那怎么理解许多社会人士特别是知名人士对它的批评?为什么这些人士还会主张将合餐改变为分餐?究竟是分餐好还是合餐好呢?

批评合餐制而赞同分餐制的人,不外乎有如下三个理由:首先是批评合餐制不卫生。分餐是由厨师将做好的食物在后厨分配给食客,合餐是由厨师将做好的食物摆放在餐桌上,有食客自行分配。无论哪种餐制,如无公用的餐具来分配食物,都是不卫生的,反之如有公用的餐具,则都可以是卫生的。但是,毕竟不能从近一两百年的落后推断出中国从来就是不卫生的结论。公用餐具并非现在才有,古人早就注重对卫生的讲究。比如明代田汝成的《西湖志余》记载:“高宗在德寿宫,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此所谓“别箸”、“别匙”者,就是公用餐具。

有人认为分餐不会浪费,个人吃完个人的东西。这一点实在牵强得很,它关系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问题,而无关分餐与合餐。真正懂得节俭的人,无论是分餐还是合餐都不会浪费。

也有人认为分餐可以培养个人的独立性。难道合餐而食的人就没有独立性了吗?就不会自己夹取食物了吗?谁能够证明宋朝以前分餐而食的人比较独立,而宋朝以后合餐而食的人就不那么独立了呢?

这样看来,分餐的这三个优点,反过来说是合餐制的所谓缺点,既无法以证实方法证明,也不能以经验方法来证明。其实如果把分餐制和合餐制的比较,深入到社会文化层面上研究,则会发现合餐的好处很多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同的进餐方式对社会行为和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养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

亲密关系:回到餐桌上想一想,合餐恰恰体现了君子的内涵,大家围桌而坐,团团圆圆,同盘而食,互敬互让。而各人吃什么、吃多少,又不必苟同,不必强求。相反,分餐制就实在有点象小人的作风,上倨下恭,道貌岸然,人各一份,断无差别;但是却是在各吃各的,然后各付各的帐,各走各的路,不能和睦相处。所以说,合餐共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顾全他人:合餐时每个人都整体中的一员,对于饭菜的选择不会单纯依据个人的口味,而是自然而然地兼顾他人。与别人同盘而食,你会不会把好吃的东西让给他人?这便体现着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以及谦让的美德,也使你变得温润如玉,进而增进了互相间的凝聚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促进合作:合餐而食培养了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创造了沟通场所,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加了合作机会。

解决争端:合餐增加了人们相互之间的和谐。围桌共食是用来解决矛盾和争端的一种模式。

多样选择:合餐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选择性。

情深意浓: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了一种极大的情趣,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机体的热量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聚餐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围炉,举杯痛饮,共涮一锅;或老少家人,春日围桌,觥筹交错,共叙家常。其乐也融融,其意也浓浓。

万事通融:合餐而食养成了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大家一起到餐馆吃饭,总是商量着点什么菜。我有时想,这不就是标准的民主训练课程吗?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同意:我们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分餐制历史阶段,合餐方式是晚至宋朝才最终形成的;从分餐转变为合餐,是社会整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合餐制比分餐制具备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民族性情和民族文化,我们的行为特征和文化特征都可以从合餐制上进行解读。所以,我们不能够改回分餐制,因为那需要先改变我们的文化;我们不应该改回分餐制,因为那将是历史的倒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451/362434825324.html

更多阅读

神奇的36生肖算命 十二生肖算命

36生肖源自印度的灵魂学,自中国隋朝开始流行,比12生肖更能精准判断人的性格特质。你是属与世无争的蝙蝠?不屈不挠的鳖?还是沉着冷静的鵰?让我们细细分析,将动物外型对照内在个性,个中趣味及奥妙让你恍然大悟,拍手叫好。 ­首先,请正确查

分餐制 什么是分餐制

昨天偶尔看到马未都讲筷子,发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了。——“共餐制”或称“合餐制”。“共餐制”或称“合餐制”,是游牧民族传给汉人的。是汉人好的不学,坏的学的典范。“共餐制”或称“合餐制”,是落后的第三世界的饮食方式

Nespresso雀巢胶囊咖啡机之优缺 雀巢胶囊咖啡机不出水

Nespresso雀巢胶囊咖啡的好处(1) 简单、快速、方便博主的经验是尤其家里来客时,最是实用。以前招待客人时煮咖啡,从磨咖啡粉、压饼、做shots、打奶泡、拉花到最后端上桌,没有个十来分钟,出不来。我又是个收拾狂,做完后又习惯将所有用

声明:《分餐制 分餐制和合餐制优缺点 混餐制与分餐制各有什么利弊》为网友偿我悲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