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马伯庸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我的儿子也同样有兴趣。
但是我一点也不打算教他《弟子规》。那种档次的东西即使搁在古代,也不是什么好货色,用现在的眼光看,更是误人子弟。事实上,不只是《弟子规》,古代给孩子用的大部分蒙学书籍,我都不打算让他太早接触。
不是说那些蒙学典籍一无足取,而是没有必要。
在中国古代,孩子们没有太多渠道和方式去获取知识,教育理念也很狭窄,他们要完全依靠蒙书来启蒙。它扮演的是教化之职,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规则。所以我们能看到,里面充满了道德训诫和规矩陈述,大多板着面孔,语气生硬。
比如《小儿语》的作者,明朝人吕得胜,他谈起创作这部蒙书的初衷,说:“儿之有知而能言也。皆有歌谣以遂其乐。群相习。代相传。不知作者所自。如梁宋间、盘脚盘、东屋点灯西屋明之类。学焉而与童子无补。余每笑之。”他觉得,这些歌谣虽然流传很广,但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对孩子没好处,遂动笔写成了《小儿语》,劈头第一句就是“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教育意义是有了,趣味也没了。古代的蒙书,大部分都是这种调调。
时至今日,社会形态已大不相同,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和渠道,远比古代丰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蒙书里的内容、讲授的方式,大多已然陈腐过时——有些思想很好,不过在现代儿童教育体系里已有所继承,孝也罢,诚也罢,仁也罢,礼也罢,分享也罢,发奋也罢,都会有更好、更科学的表达方式。一个有趣的童话,其潜移默化的效果,要强于圣人之言几倍。
所以如果你想靠国学来教育孩子品德,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正常的教育上。
在我看来,国学对现代小孩子的意义不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培养他们对古典美学的欣赏。 我希望我的孩子对国学的第一眼印象,是“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的画面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思妙想,是“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的生动,是《缇萦救父》的勇敢和《夸父逐日》的壮绝——而不是陈腐不堪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更不是絮絮叨叨的“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如果让我列一本最适合的国学启蒙,我大概会选《音律启蒙》念给他听:“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里面不涉及到什么教育意义,纯举音例,从一字对到多字对,层层推进,铿锵有力,节奏分明。
以他现在的年纪,还无法了解文字的意境。但孩子对音律的感觉,却是天生的。他能领略到抑扬顿挫,听出平仄起伏,感受到音韵节奏。在小孩子的耳朵里,这和国学什么的没关系,就是一首意义不明的美妙歌谣,一边念一边乐得手舞足蹈。我不打算解释,也不会逼他背诵,让他以最单纯、最纯粹的方式去感受那美妙的中文音律。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相信,只要孩子能感觉到了美,他自然会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深入了解。这种发自心底的热爱,最为可贵。
当然,他要没兴趣就算了,我也不会勉强。国学是一种兴趣,不是一门必修课。作为家长,我不需要勉强孩子去背诗,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