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

网友蒙面大侠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大局方面的内容,排名前几位的答案已经都说得差不多了,但是 @袁蕾兄所说的黄海海战的战术问题,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因为在复盘的时候,我们不能站在一个太高的位置上,必须考虑到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所谓战略因为正确才胜利,战术因为胜利才正确,所以对于这次海战的分析,我的意见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一.北洋水师所采取的一字阵型是错误的选择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黄海海战是精心设计过的伏击战,那么确实存在更好的选择,但是对于遭遇战来说,北洋水师所采取的一字阵型不存在任何问题,是当时他们能够选择的阵型中最不差的。

回顾一下距离甲午海战最近的几场真枪实弹的海上交锋,分别是1866年的利萨海战和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而这两次海战中,胜利一方采取的是什么阵型与战术呢?
(1.)1866年的利萨海战中,实力居弱一方的奥匈海军以人字阵横切意大利单纵列后击溃意大利海军。

(2.)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同样不占兵力优势的纳尔逊以三队拦腰冲断法西舰列,在近距离接敌中击溃法西舰队。

这两场海战,是当时任何一国的海军军官都必须反复琢磨与研究的经典战例,而北洋军舰建造的年代,正是利萨海战胜利引发的纵队战术大行其道的年代,北洋舰队主力战舰的主炮全部是全舰首射界配置;也正是根据这些原因,丁汝昌才选择了这个中线突破,近距离接敌的重炮速战战术。

我们必须记住一点:在战争之中,任何一位神志清醒且理智的军官都只会在能够实现的战术中选择那个能够发挥己方优势,且经历过考验的成熟战术;如果双方的基本条件和优势不一样,那就不存在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佳的战术。

二.北洋水师的混合舰队编组,是限制了高速艇的活动,导致战斗失败的原因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在第一点里我说了,北洋水师采取了以一字阵型接敌的中线突破战术,其核心要点就是以装甲最厚,火力最猛的两条铁甲舰,镇远与定远号为进攻的矛头,高速冲过低命中区,然后在近身发挥重炮火力和撞角的纵队战术。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觉得以镇远定远的速度,如何算得上“高速”?如果真的要高速,为何不以舰队中速度最快的舰只为基准?这不正是说明了北洋舰队的编组有很大的问题吗?!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二战时让德军一路势如破竹的闪电战,其进攻矛头是什么?是坦克,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坦克跑得有汽车快吗?没有。汽车跑得有摩托车快吗?没有。
那么为什么闪电战不是让摩托车在最前面,冲着敌军阵地开过去,卡车紧随其后,然后让坦克跟在后面呢?

对于中线突破战术来说,实现目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求是什么?是突破!如果不能干净利落的把敌方主力舰队的阵型一切为二,仅仅只是几艘快速舰艇进入敌方阵列(或者另一种可能,高速舰艇游击于主力编队之外),有任何意义吗?完全是没有的。

进一步的说,在没有统一火控系统、以低射速的架退炮为主要武器的1895年;如果两只舰队不近距离接触,而是游走在双方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外,那么除非他们的火炮弹药与官兵精力无限,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给对方造成什么真正的伤害的。
举例佐证:1898年的马尼拉湾海战中,拥有标杆测距仪的美国海军以2000米的交战距离对阵西班牙海军,战役开始时西班牙舰队大部分舰只尚且停靠在马尼拉湾中,大部分来不及生火(也即是说美国海军是在打固定靶);在这种优势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命中率也不过在2%~3%左右。

也就是说,对于北洋水师的战术而言,让全部舰以镇远、定远为核心,切入日军战列,充分发挥己方两条核心主力舰的火力与装甲优势才是最有希望获胜的战术。
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镇远、定远,因为其他舰只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实现战役的关键步骤——装甲厚度和火炮口径就决定了这一点。

三.北洋舰队的指挥有问题吗?
有问题,也影响到了战局,但是并没有达到左右胜负的程度。

战斗开始前,丁汝昌的命令是:“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理论上来说,对于这场中线突破战术来说,有这一条命令就足够了。


回忆一下纳尔逊指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纳尔逊在挂出“各舰各自为战”的命令后,便指挥座舰HMS Victory身先士卒,第一个切入法西舰队战列中,随后纳尔逊被击中战死,但这影响到了战局吗?没有。

我们必须认清楚一点:在没有火控系统,主炮采用架退炮,主要指挥手段靠旗语的1895年,一战二战时战列舰编队的齐射战术是不可能实现的。进一步的说,既然采取了中线突破战术,在通讯手段有限,战场形势又复杂的海面上,其他舰船能够紧跟旗舰运动便足够了,不应该指望还能精妙地操纵舰队运动,实现舰只的无间配合。

因为纳尔逊的中线突破战术说穿了只有三个步骤:(1.)跟着旗舰冲进去;(2.)各自瞄准距离最近的敌舰;(3.)Fight to Death.

对于日本舰队来说,镇远定远两舰的305毫米炮是无解的,任何一艘吃上一发都只有两种可能:重伤退出战斗或者沉没;而对于镇远定远两舰来说,日军除了在设计上畸形(小船装大炮)的三景舰,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敌人。
佐证:根据统计,镇远定远整场战斗中各中弹220、159发,但均无致命损伤。

这也是北洋水师采取中线突破战术的底气所在。

虽然站在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丁汝昌能够实时地带领舰队转向,接下来的战局发展确实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没有什么战术是完美无缺的,不考虑极端的运气因素的话(例如镇远定远连发连中或者日军的三景舰连发连中),中线突破战术的劣势就在于指挥不方便,但是这种不方便并不是影响整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


北洋海军为何失败了?
(1.)日军预料到了他们会采用中线突破战术,所以没有继续进行单纵列战列线战术,反而利用整体航速优势进行了反向迂回,导致北洋整个战术意图落空,而丁汝昌没能及时反应过来,带领舰队做出转向。


(2.)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北洋水师战斗意志不强,整体战备水平也不高(弹药不足);故在致远沉没后,济远、广甲的逃跑让北洋水师部分指挥官很快丧失战斗意志,也摧毁了北洋海军继续战斗的精神,导致双方逐步脱离战斗。


最后的最后,黄海海战实际上清军并不是输在装备上,刚好相反的是,黄海海战证明了装甲舰的可靠性,各国海军的主力舰发展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高航速与速射炮真的是取胜的关键,那么为什么各国海军在接下来几十年里推出的主力舰仍然都是重甲巨炮的战列舰?

网友蒙面大侠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战术上各位说得很细了,我来说点关于战略的吧。
关于1894年甲午战争,我认为首先要对1894年有个概念。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12年溥仪退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换句话说,甲午战争打完2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所以,按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标准来看,甲午战争是一场地道的现代化的战争。
一场现代化战争,需要的是现代化的政府,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现代化的军人,现代化的国民。
直接点说,只有一个完全的现代化国家,才有能力动员足够的国力来打一场打现代化战争。
而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封建体制的农业国而已,虽然朝廷内外有李鸿章这样的现代化官僚,军队中有刘步蟾这样的现代化军官,士人中也有魏源这样的现代化知识分子。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封建的朝廷,封建的军队和封建的臣民。北洋海军只是一个封建国家一时兴起的产物,从这个层面来讲,北洋海军甚至无法算作是一支现代化海军。
日本虽然是小国,但是一个近代社会的体系是完整的,一个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现代化民族,才可能产生一只现代化军队。而只有一个足够精简高效的现代化政府,才能有效地指挥和建设、维护、发展一只现代化军队。
这些理论说起来太虚,其实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李鸿章为了应付御史和翁同龢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伊藤博文需不需要花费这种精力?
慈禧寿宴要花多少钱,她对此有多大发言权?而日本天皇办个寿宴要花多少钱,他对此有多大发言权?
李鸿章为了确保自己对北洋水师的控制(这种控制还未必出于私心,当时的中国,除了李鸿章,谁来管现代军事建设绝对会管成烂摊子。),不得不抬出一个丁汝昌来当水师提督,而伊藤博文、西乡从道(甲午时期日本海军大臣)会不会让一个陆军将领来当海军司令?
说李鸿章用人不当,可是当时中国有多少资历能力经验都足够胜任水师提督的海军人才?而日本有多少资历能力经验都足够胜任联合舰队司令的海军人才?
威海卫之战前夕,北洋海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但是岸防的陆军斗志奇差,经常不战而溃,将最新锐先进的克虏伯岸防重炮丢给日本人来轰击北洋舰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丁汝昌一度想派出水师军队接管岸防阵地,为此还跟陆军将领发生冲突,这种奇耻大辱的事情,会发生在当时的日本军队身上吗?当时的日本政府、日本国民,会让自己的军队发生这种问题吗?
北洋海军每年的军费的相关法律是由谁来制定并且实施的?皇帝的圣旨?太后的懿旨?还是李鸿章本人的文书?执行这个命令的官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操守?日本联合舰队的军费有这种问题吗?
随着对辽宁舰的关注,大家都知道军舰的维修和保养对于战斗力的重要性,那么,甲午年间的威海卫、旅顺能比得上长崎、横须贺吗?中日海军基地里的工人工程师和监管官员,他们的技术水平,责任态度,是在一个水平上吗?
当时日本的报纸能够动员全国的日本人为了军舰捐钱,中国要怎么要才能动员自己的国民?用皇帝的诏书还是官员的告示?日本人捐的钱能用在买军舰上,而中国人要是捐钱,捐出去的钱给要当官的买鸦片吗?
当时的日本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有着极为狂热的认同,所以很多日本人为了打败中国而不顾一切地刺探中国的情报,了解中国;而中国,除了绝大部分刀落到头上才知道反抗的农民之外(绝对没有歧视农民的意思,这是当时中国的现实),有多少中国人认同满清政府,主动关注这场战争,并且愿意、有能力为这场战争出力呢?
日本要打,是因为近代化,工业化后的日本需要殖民地,需要朝鲜,所以台面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对当时的国际社会非常有欺骗性的口号:“把朝鲜从中国属国的地位解救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国家”。那中国呢?为什么要打?为了朝鲜?朝鲜给中国什么好处了吗?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里,这恐怕只是面子问题而已:“有人要动我小弟,我这个当大哥的不能不管吧,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小弟有啥用。”
这就是现代化国家和封建农业国家之间的差距。北洋海军和联合舰队是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还可以接受,甚至可以说,差距不大。而当时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差距,却远得让人绝望。
所以,北洋海军在这种绝望中失败了。
所以,满清在这种绝望中覆灭了。
---------------------------------------------------------------------------------------------------------------
我们对甲午一直无法释怀,是因为绝大部分人觉得我们可以赢,却输得比意料之外的还要惨。“也许当时XXXX,今年的中国就XXXX。”
可是,甲午海战的失败,在我看来军事方面的因素最多不过两成,另外八成决定了北洋舰队失败的必然性。
为什么说满清必然会失败?
假如甲午年北洋水师取得胜利,中国迟早有一天也要栽倒在日本手上。原因无他,就算北洋舰队成为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我们也勒索不到两亿三千万两白银,日本赢了可以索取辽东和台湾,而又穷又远又小的日本对满清的王公大臣有什么意义?
假设能从日本身上勒索两亿多白银(或者拆走军舰工厂做抵押),十年后我们也无法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建设和改造,能抓出一堆和珅严嵩倒是毫无疑问(当然有没有人去抓是个问题,按照中国的历史规律,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们很可能在这场反腐风暴中身败名裂身首异处,清朝的年羹尧就是个典型)。而日本利用甲午赔款建立了强大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十年后歼灭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奠定了之后与英美争霸与太平洋的基础。
如果我们成为甲午战争胜利者,最大的可能是在大海的另一端培养出一个岛国版的勾践。
--------------------------------------说点题外话----------------------------------------------------------
实际上日本人自己也承认,如果甲午再打个两三年,日本必然一败涂地,因为蕞尔小国,国力有限。
只可惜,满清中国坚持不到那一天,当时中国虽大,却没有一个能坚持打下去。就算想坚持的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幸好,甲午我们败了,所以,满清覆灭了,所以,中国才有机会重生。因为重生,所以看到了希望。
后来的国民政府,政府虽然腐朽却顽强,军队虽然落后却热血,民众虽然无知却知道牺牲,“校长纵然万般不是,只抗日八年不言投降,足以名垂青史。有人要说,校长也跟日本人搞过和谈,可是,就算最危险的时候,校长投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回到七七事变之前。在日本人占领大半个中国的情况下,校长的底气从哪里来?太祖的论持久战从哪里来?
北洋军至少有亚洲第一的舰队和亚洲第一要塞,甲午战争中光是威海卫和旅顺两个海军基地周围的岸炮群就把日本人吓的不轻。至少架子上,北洋军和日本军队是一个水平。
可是抗战时期,无论中外古今,没人觉得中日是一个水平。
四分五裂,派系林立,装备奇差,没事还搞内讧的国共军队从装备和官兵素质、团结程度来说真比不上甲午年的北洋军。而日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捉襟见肘的小国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海军航空兵,横扫东亚乃至太平洋的陆军和空军……
可是这样的日本军队,还是输给了连甲午年的北洋军都不如的中国军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当时的中国,连最偏僻山村的农民都已经拿起了武器,就这一点,在甲午年是绝对不可能看得到的。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日本在杀光中国人之前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剩下的,就等着日本去死好了,无论是被美英俄玩死,还是被中国耗死,总之,他们已经死了。
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落后就挨打,挨打就求饶的封建国了,而是一个能够聚集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团结奋战的现代化国家,就算她的实力依然孱弱,但是她的子民已经觉醒。所以国共军队能坚持到抗战的胜利,不管这个胜利我们功劳大功劳小,总之,我们第一次以现代化的国家的身份,组织起了现代化的军队和国民,然后在一场现代化全面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虽然抗战时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还很不够,很山寨,但是再落后的现代化工业化,也比封建农业国家有希望。

网友Norman Karma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日清战争要看的稍微远一点,有句常言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这话对不对暂且不表,但一支强大的海军绝对不是变戏法变出来的。

海军的组成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有一支实力相当的舰队。
其次要有优秀的水手和指挥人员。
第三是人员构成的有效的组织。

按照一般的想法,最困难也是最麻烦的应当是军舰,但事实是,只要有钱,军舰是最容易满足的,当时的世界形势,欧洲那边的军舰只要你有钱,就算是最新下水的铁甲舰都可以买到。剩下的两个慢慢说。

——

黑船事件之后幕府答应了美国的开国要求,当年是1854年,日本很快就了解到中国的情况,看见了中国人被洋人奴役,弱国在船舰利炮下的无能为力,日本彼时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为了独立而统一的日本」,幕府那时候起也有了保卫自己以防被西洋人奴役的情况出现得想法,而日本是个岛国,威胁只可能来源于海上,防卫海上的威胁,比起围着日本一圈造岸防炮来说,建立一支海军显得更实际一些。
很快,1855年,幕府在长崎建立了长崎海军传习所,师从荷兰,荷兰海军"森宾/Soembing"号舰长法比尤斯及其部属担任教官,森宾号作为练习舰使用,传习所前后开了四年,培养出了日本第一批海军人才,比如胜海舟、川村纯义、榎本武扬、中牟田仓之助等人,后期因为经费不足和荷兰不愿在日本继续培养海军人才,日本转向荷兰派遣留学生。同时代日本海还建立了长琦和横须贺海军工厂。

后来明治维新,长崎海军传习所的这些人才没有被清理掉,胜海舟和夏本武扬等人依然为新的政权工作,继续完成着「强大的海军」的梦想。明治政府建立之后因为内乱出现的可能性变小,更需要有对抗西方威胁的力量,比之前的幕府更加重视海军,但不巧中间因为西乡隆盛的叛乱导致军费的绝大部分被陆军分走,到了1885年胜海舟担任首任海军卿的时候,海军只有十四艘军舰,总吨位不到1.4万吨,不到后来战列舰大和号满载排水量的四分之一。
胜海舟担任海军卿的时候做的最快的就是建立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的建立,1870年明治政府在东京建立海军操练所(联合舰队初任长官,打败北洋水师的伊东亨佑就毕业与此),后来海军操练所改名为海军兵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被社会风气带坏,学校迁址到当时很荒芜的江田岛,东京的旧址则建立了海军大学校。日本军队本来师从法国,但因为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原来都沿袭法国的陆海军分别选择了德国和英国,早期因为经费问题日本主要是对英国派遣留学生,但当时日本留学生到欧洲之后只能到商船学校学习,日本只好自己建立学校,因为之前和英国有一场萨英战争(东乡平八郎当时还是炮手,伊东也参战了),知道英国海军的厉害,便师从英国,英国也派遣教官来到日本担任海军兵学校教官,如此这样建立起了江田岛海军兵学校。
海兵建立的那段时间的日本是相当困难的,明治维新刚完成,西南战争日本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海兵招生公正,学费全免,毕业就成为海军军官,吸引了很多生源,当时的海兵比东京帝国大学还要难考。日本也从没有放松过管理,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是世界三大海军学校(另外两个是英国布列塔尼亚皇家海军学院和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担任海兵第一二任校长的,就是长崎海军传习所的首届毕业生川村纯义和中牟田仓之助。
海兵负责军曹长以下,一等军曹以上的军官培养,而高级军官的培养则交给在东京的海军大学校,海兵本身不好考,海大更不好考,海大只有海兵前20%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而且还不一定能考上。

海兵和海大的吊床号码(名次)、毕业席次,依据《军令承行令》的序列人事制度,毕业生依序晋级接替下去,这种人事处置显得非常不灵活,日本许多优秀的海军将领因为学校成绩的问题不能在合适的位置上,但是很公平,没有出现陆军那种东条英教和石原莞尔因为出身被打压的情况,也避免萨摩藩控制海军的情况,但日俄海战和日清海战时候日本海军三驾马车还都是萨摩藩出身。

人才培养的问题大概就到这里,下面是海军的组织建设问题。

日本帝国海军早期是把水域划分为海军区,然后海军区归镇守府管辖,海军最早是没有军令部的,军令部的参谋职能是由海军省下的军事部负责,海军打算从海军省独立出海军参谋本部,但被陆军山县有朋中将和元老桂太郎,后来由于伊藤博文的支持陆海军合作组织了统合参谋本部,但好景不长,这个本部没多久就被取消了,海军的军令军政分离在1905的日俄战争之后才出现,现在海军的所有权利都保留在海军省手里,还没有问题。

海军的硬件建设问题前文说到了一些,日本虽然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也有了培养海军人才的机构,也有了比较完善、没有太大问题的海军组织,就差军舰,但明治维新之后那段时间日本国内一直不太平,陆军忙着正压叛乱,没有多余的军费买海军,真正激发日本和清购买军舰建立海军的是牡丹社事件:
但因為條約中有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字句,日本據此認定清國不否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注1]
于是当时内务卿,一样是元老的大久保利通立刻购买了两艘商船,装上大炮准备让陆军中将西乡从道(前面造反的西乡隆盛他弟,有的时候真佩服日本人用人不忌讳)攻打台湾,这事本来被内阁拦住了,但西乡不服,开了下克上的先河,反抗政府,攻打台湾。
西乡从道这次攻打台湾之后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自己也转任海军中将,并且把海军的军费从陆军的十几分之一提高到陆军的一半,后来还表示不买军舰就切腹,1875年海军有钱之后就从英国购买了三艘装甲舰舰,分别是扶桑、比叡和金刚[注2],这三艘军舰都不到4000吨,但是是当时亚洲唯三的现代化装甲舰。
1885年日本开始扩充军舰,当时日本国内很困难,舰队可以说是从裤腰带勒出来的。后来陆陆续续的购买舰支,到了1890年,日本海军的海防舰已经有六艘,海军已经有19艘军舰,总吨位约三万吨,1894年的时候日本海军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7.2万吨,而且大部分是先进的铁甲舰。


——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水师。

1860年开始洋务运动,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桢申请,闽浙总督左宗棠批准在福建建立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从欧洲聘请教师,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去西欧进一步留学进修,如萨镇冰、方伯谦等人。
福州船政学堂给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除去海军将领,还有相当一部分如严复、詹天佑这样的知识分子,学堂分前后学堂,前学堂主管造船,后学堂主管航海,前学堂造船从法德,后学堂航海从英国,造船方向的学生通常去欧洲船厂实习,航海学生则毕业先实习,后去英国海军院校深造之后进入皇家海军担任见习军官。基本上除了提督丁汝昌以外的海军将领都来自船政学堂。军事素养还是可以的。
主要是提督丁汝昌来自陆军,不太懂海战,到了海战的时候对面的指挥官是伊东佑亨,海军操练所毕业,仗打的不错。
北洋水师中福建帮派基本掌控了全局,但对面也没好多少。
福州船政局对于北洋水师的贡献被极大的低估了,早期北洋水师的兵员素质和训练水平还是可以的,但后来威廉朗(琅威理)因为和刘步蟾有点不愉快,而且当时清朝感觉良好,觉得不需要洋人来指导,刚好英国因为威廉朗的事情也很不高兴,不接待中国的留学生,朗离开以后兵员素质和日常训练就大不如前,从最早山县有朋因为北洋水师反对对清开战到东乡平八郎觉得打败北洋水师不成问题也是这段时间的变化。

海军组织和构成上,北洋水师基本还是按照封建军队来构成,建立北洋水师的目的是拱卫京师,从开始到最后都是防御性质的海军,而日本的海权意识已经从海军省到了联合舰队的层面,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已经没有兵部,但清朝还有,理论上北洋水师应当归兵部管理,但实际上是李鸿章的一人军队,这样就不方便利用全国的资源,而且由于派系斗争,李鸿章的对手如翁同龢因为私怨也暗中妨碍北洋水师,1885年中法海战之后李鸿章曾经上书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海军指挥管理机构,后来倒是在总理衙门下成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总理是醇亲王奕譞兼任,这样结果就是那会对面从公务员的薪水里面抽出来10%添置军舰的时候北洋水师的经费都拿不齐。

最后一点是军舰的问题,旧时代和现在不一样,战舰打炮战,火炮的口径和军舰吨位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很多,北洋水师的经费是每年200万两,但因为这经费有部分是各地筹集,很多地方交不上来,到了北洋水师手里就只有不超过70万两,这笔钱对舰队的维护和训练到勉强够用,但是添置军舰就不可能了,每次北洋水师买军舰都需要单独上奏。加上其他人如翁同龢的阻挠和拖延,非常费力。
1891年户部上奏因为光绪大婚且北洋水师已经初具规模,可以停止购买军械,当时恰好是军舰发展正迅速的时候,清国比日本大得多也有钱的多,但这钱没用到该用的地方,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如果有日本君主的一半那么努力和重视,也不至于打的那么惨了。


其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作为燃料的煤,日本对煤一直很重视,不论是甲午还是后来日俄海战,日本军舰使用的煤的质量都比沙俄和清要好,在弹药上日本也要好于北洋水师使用的实心弹。可以参照这个答案:为何说「北洋水师是当时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现阶段的一个争议是在于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的舰炮问题,北洋水师主力舰炮口径大威力大但射速慢航速慢,联合舰队则是中口径速射炮为主,舰速高,在打仗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旦日本的军舰被305mm舰炮命中,基本上都要退出战斗序列,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吨位大,装甲厚,联合舰队舰炮无法击穿装甲,但舰上人员则死伤惨重,最后黄海海战定远和镇远被打的不能动弹,但始终没沉。

这一战还是有比较大的历史意义的,此战后各国大炮巨舰派都有发展,战列舰等厚重装甲舰也更被重视,在主炮上不仅要求口径大,更要求射速高,中口径副炮的射速也被提高,定远镇远也给日本海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后来的大和级也有一些成分在里面[注3]。


清国的个别官员用自己个人能力,在不理想的环境和资源配置下和倾举国之力的日本打了一场对清朝来说是局部战争的海战,失败的确有些惋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值得作为战败国后裔的我们思考。


——
[注1]:牡丹社事件
[注2]:日本海军有重复命名的习惯,不要和以后的几艘战巡搞混了。
[注3]:军歌《定远为何还不沉》 及三浦虎次郎

——
问题的另一部分在这里有所讨论
> 北洋水师到底是什么水平?

网友袁蕾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前面 @LT.Karma在战略层面上说的已经很详细了,这里不再赘述,我主要说一说战术上的。
甲午海战主要分为三部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三场海战中,尤以黄海海战为重,此战之后,北洋水师丧失了制海权,完全陷入到了被动挨打的地步。

这个话题很大,我就简单的讲讲。
(这张图是马吉芬绘制的海战图,时间为12点30分,下北上南,注意有些错误,浪速在一游末尾而扶桑在本队末尾。平远四舰在两点后才加入战场,还有致远与定远间该有经远)(这张图是马吉芬绘制的海战图,时间为12点30分,下北上南,注意有些错误,浪速在一游末尾而扶桑在本队末尾。平远四舰在两点后才加入战场,还有致远与定远间该有经远)

在上面这张海战形势图就能看出,北洋水师采用的是横队战术,船头对敌,联合舰队使用的是纵队战术,侧舷对敌。双方采用这种战术,是从各自舰艇的优势出发的,北洋水师大多数舰艇的船头火力凶猛,威力大。联合舰队的速射炮多,大多集中在侧舷,所以采用纵队战术。但是,劣势也暴露的非常明显,北洋水师舰艇船头火炮少,虽然口径大,但是无论是射速,准确度,数量都无法和联合舰队相比。联合舰队虽然火炮数量多,射速快,但是威力有限,防护能力也偏弱,侧舷对敌会增加被命中的面积。

横队战术早年也是海军的主流战术,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当时的海军舰艇吨位偏小,一旦装备了大口径舰炮,再装副炮对于舰艇的负担太大,所以为了发挥舰艇的最大火力都是采用船头对敌,而且那时的舰艇船头还有撞角,实在不行了就去撞,典型的例子就是超勇和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这两艘船是很典型的横队战术时期的产物。

后来随着海军技术的飞速发展,舰艇吨位越来越大,搭载的武备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速射炮的出现和炮塔技术的发展,纵队战术开始慢慢占据主流,在舰艇侧舷对敌时,转向侧面的船头船尾火炮与侧舷火炮一起可以发挥最大的威力。

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艇大多舰龄较长,比如定远,镇远,超勇,扬威等,只适合船头对敌,经远级由于没有船尾火炮,侧舷对敌火力不强,北洋水师也只能采用这种在当时看来已经有些落后的战术了。因此,从选用的战术来看,北洋水师已经吃了亏了。

同时,北洋水师的编队也有很大的问题。北洋水师的核心思路是保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将高速舰艇和低速舰艇混合编队,这样导致致远号等高速舰艇受制于定远号等低速舰艇,根本无法将速度优势发挥出来,自始至终处于不利地位,相反联合舰队将高速舰和低速舰分组编队,利用第一游击舰队的速度优势,迅速对北洋水师形成包夹的形式,进可攻退可守。

再者,北洋水师的指挥也很成问题,在定远失去指挥能力之后,北洋各舰则立即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况,这说明北洋水师战前根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计划或是预案,就算是有,也没有考虑到当旗舰丧失指挥能力时该有谁来接替指挥。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的北洋各舰,非常容易被各个击破。

不过此战中联合舰队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火炮威力不足,无论你射速多么快,炮怎么多,打不穿,是没有用的。而且,联合舰队舰艇防护能力偏弱,就算是受损也是非常要命,比如松岛号重伤后基本丧失作战能力,修复周期也非常长。同时联合舰队的指挥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战斗中,第一游击舰队两次掉头回救,一次是因错误理解命令,一次是因为伊东佑亨下令回救,这样做很容易使全队陷入混乱,破坏阵型,被对手抓住机会,特别是回救的还是赤城号和西京丸这两艘老船。

综上所述,只从战术讨论,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可以说输的不冤,落后的阵型,错误的编组,混乱的指挥,缺乏维护的装备,偏偏这些问题还都被对手抓住利用,怎么赢?客观的讲,以当时的北洋水师的实力,和联合舰队打个平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对新的海军战术和思想的接受不足,加之北洋水师自身体制上的问题,造成黄海一战,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舰战沉,威海卫一战,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灭的情况,悲哉,痛哉。

海军建设,真的不是大脑一热,大腿一拍就能完成的。

————————————分割线————————
@黄尧 兄所引用特拉法加海战的例子我觉得不妥,黄海海战时所采用的装备和舰型与特拉法加海战时完全不同,特拉法加海战时仍然为风帆战列舰,风帆时代的战术并不一定适合于蒸汽时代,以船头迎敌的确可以冲断对方一字阵型,但是也要考虑到风帆时代的火炮射程非常近,必须抵近作战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撞角在当时仍为主要武器,远距离作战根本不能发挥撞角的威力,所以船头对敌,抵近作战的思路是可行的,比如黄兄提到的两次海战,的确如此。

但是,黄海海战时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双方的交战距离在5000到7000米左右,交战最激烈时距离仍然比特拉法加海战时远,在这个距离上,撞角首先就可以忽略了。那么在这个距离上,火炮的命中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能否命中敌舰是首位的。那么,更多的火炮,更快的射速,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命中机会,而北洋水师的船头对敌阵型,很明显会严重的影响命中率,因为本身船头火炮的数量就少,射速也不够快。在航母出现之前,整个海军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就是提高火炮命中率和射程。虽然北洋水师在火炮口径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数量少,射速也不够快,一次齐射根本无法保证必中。

的确,北洋水师可以依靠定镇二舰的火力和装甲进行中线突破,但是,北洋水师中具备这种实力的只有定镇二舰,也只有这两舰能防得住日军的速射炮攻击。但是其他舰只就很难说了,除了致远级之外,其他舰艇都有或大或小的设计缺陷,防护能力并没有纸面上的那么高,面对日军速射炮火力的集中攻击,防护能力的确堪忧,一旦除定镇二舰之外的舰艇被击沉,只剩两艘船的北洋水师,我觉得是没有翻盘的希望。最为典型的战例就是击沉俾斯麦号的行动,面对倾巢而出的英国海军,势单力薄俾斯麦号只能束手就擒。

而且,对于一场遭遇战,北洋水师的确无法选择更好的阵型,只能仓促应战,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的劣势只会被无限放大。

对于黄兄所提为什么各国海军在接下来几十年里推出的主力舰仍然都是重甲巨炮的战列舰?
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战列舰的主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获得了长足的提升,舰艇的设计依然围绕着提升生存能力,命中率和射速来的,同为305mm口径的火炮,定远的主炮射速是远远不及无畏级的,为了提升命中率,在早期没有火控系统和光学测距仪的年代,增加火炮数量依然是主要途径,比如无畏级就装备了10门305mm火炮,日本海军的扶桑级则装备了12门356mm主炮。而且,战列舰的航速也是越来越快,从无畏级的21节到衣阿华级的30节,航速在越来越快,各国海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并不是单纯的发展重甲巨炮,航速和命中率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火炮射速发展更快,俾斯麦号的380mm主炮,射速达到了每分钟3发,实际上,无畏级之后的战列舰主炮,都可以视作中等口径速射炮的放大版,如果各国海军不重视火炮射速的提升,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提升。

所以我认为,在黄海海战之后的几十年中,各国海军吸取了中日双方的教训,一方面继续提升舰艇的装甲厚度和火炮口径,一方面也在着力提升其航速与射速(虽然提升装甲厚度和航速是矛盾的,所以我认为这也间接的催生了战列巡洋舰的诞生),而且清一色都是以侧舷火力输出为主,都是尽量保证侧舷能有最大的火力,我认为这也是对于北洋水师失败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2014年10月20日更新——————————
对于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我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又看了几篇专著。

其实和航速,阵型没多少关系,根本原因是火力密度不足,100mm口径以上的主战炮射速慢,数量不足。详细的论证我会在专栏里发表。

网友sam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虽然问的是甲午海战失败原因,但很多人理解为大东沟海战失败原因,那么就此我也抛砖引玉——

1 船速差距没有对大东沟战局产生较大影响。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总拿军舰的最高时速来比较,大谈装备差距,什么吉野22.5节、一游平均19节……
(1) 大东沟海战时双方编队的时速是 北洋=本队=8节, 一游=10节
几个事实:济远带着广甲逃跑速度显然不能比一游极速快,但是还是溜走了,按一游的性格绝对只喜欢挑孤军软柿子捏的(参见后来追着靖远来远去大鹿岛的事实),说明一游为了维持编队完整和火力支援,很难达到12节以上的编队行进速度;经远沉了之后,一游缠着临时组队搭档的靖远和来远,结果眼看得手却被逃到大鹿岛浅水区,也没见吉野之流开足马力强行超车阻拦围殴,更说明双方速度差没有起任何决定性作用。

(2) 北洋船速落后是落后,但是那时候的海战都是保持一定距离(大约1000~3000米)的,挨得太近很快死(开始三艘日本杂舰和后来的致远都是如此),不小心挨个鱼雷升天概率很大;当然离得远了就毛都够不到,尤其日舰有效射程又大多比北洋的近。所以说白了跑得再快,只要没退出战场,基本一直是你能打到我我也能打到你的状况。

除了人家最后想跑的时候我们追不上以外,大东沟我们没吃什么速度的亏,其实就算追上了也没用,下面会谈到这一点

2 莫须有的炮弹不足说

坊间有说法定镇两门主炮一共只三发开花弹,致远撞吉野未遂时已弹尽粮绝,等等。这些说法是不经推敲,或没有充分史实论据的,我们不应传谣、信谣。(插一句,什么主炮晾衣、刘步蟾贪生怕死乱改布阵、基层水兵素质底下这类的,我就更是不都屑于辩驳了)
(1) 根据日军的战场纪录,甲午战后,英国海军研究机构曾对黄海之战中国海军所射炮弹数量进行统计:定、镇两舰8门主炮一共射出197发炮弹,平均每门约25发。另据日方记载,击中日舰并使之严重受损的305毫米口径大弹有若干枚。北洋舰队开花弹不足,穿甲弹较多,但也绝对没到无弹可打的程度。据记载海战结束之后清点,作战时间最久、开炮最多的定镇尚剩三成左右的各类炮弹

(2) 双方炮火攻击指导思想并不相同,日本舰队大量中口径速射炮,大量使用下濑火药,旨在制造大火,破坏甲板上层构造和作战人员。北洋舰队大口径慢炮,大量配备实心弹,更多的瞄准水线一带装甲,企图凿沉敌船。这里不得不提黑火药和下濑火药,并非日本先进,北洋舰队1890年左右也接触了下濑火药,但是发现性质非常不稳定,容易伤及自身,不易妥善保管,所以没有采用。日本人骨子里比较激进,不怕自损八百,结果也吃了挺大的亏,松岛挨了咱一炮开花弹,就引发连环爆炸,死了八十来人失去战斗力。如果双方都用黑火药,恐怕这一仗要打到谁先饿死——世界历史上从没有用黑火药打沉2000吨级或更大的装甲军舰的;反过来如果双方都用下濑火药,那可能真的要再比比运气了,估计双方主力舰都得烧个不轻,(日本军舰装甲都薄,估计被大火烧沉几艘是肯定的)谁赢都是惨胜。俄国人打仗这上可不傻,但是十年后他们也还是采用的黑火药,没用苦味酸火药(不过对马海战输得很惨),可能也是民族本性有关吧。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

(3) 双方的中弹数差距很大,主要由于射速的原因。据统计北洋舰队炮手的命中率还是比对手高出不少的,甚至高于同时期英国海军的水平,可惜咱们的炮太慢,我们打一炮人家打五六炮,中弹数当然有差距,这绝不是炮弹不足造成的。大东沟海战之前两国已经宣战,北洋舰队奉命护航从老家威海出来,预料到了会和日本舰队相遇,不可能弹药都不备足就上战场找死。

3 装备差距

有些人总拿着双方舰艇纸面数据比较,尤其是吨位和制造年代,企图得出一些结论。其实超勇杨威确实是老,但牛逼哄哄的日本一游当中,浪速、高千穗两舰比致远靖远也要老一代,轮单挑实力也是稍逊。那个年代蒸汽机铁甲舰刚刚发展出来,进步迅速,英国产的这些装甲巡洋舰其实就是中国买一代,日本买一代,到了日本买了吉野,中国没动静了,但也不是什么无法弥补的差距,更何况我们有两艘吨位到今天还屈指可数的铁甲舰,防护能力甩开日本好几条街。(中国曾经想买但最后时刻对方不肯卖的智利战舰7000级铁甲“卜拉德”,据说装甲堪比定镇、速度18节、9.4吋/35倍径主炮4门,4.7吋/45倍径速射炮8门,还有“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吨位火力等各项数据都比吉野牛逼一点,估计这哥俩就够日本一游四舰喝一壶的;当然日本不是傻子,人家的间谍系统非常完善,甲午开战时机是合适的,本文只论大东沟一场局部海战,所以不多提整个甲午战争的因素)

个人认为装备最大的差距在于火炮的代差和火药。火药前面已经提了这里就不细说了,双方各自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小日本选择了对自身危险但杀伤力大的苦味酸而已。而炮射速的差距巨大,恐怕是大东沟海战的胜负关键所在。前面提到一游牛逼不在于速度快,而在于炮火极猛,集火打谁谁就受不了。超勇杨威木壳就不说了,致远自己鱼雷管爆了也不算对手打得牛逼,但是能把经远打沉,绝对说明实力。经远有类似定远级铁甲舰布局的装甲堡(穹甲),外加水线装甲,甲板装甲,船底也是双重防水,基本可以说是一艘小铁甲舰了(姊妹舰来远后来面对一游,不仅挨了N多炮保护了装甲差一些的靖远,还存活下来最后还能挂帅旗想召集一杆小弟去追,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当遍体鳞伤的“来远”入港时,围观的人群都在惊叹这艘装甲巡洋舰上层甲板及军官舱木制部分全部烧光,甲板尽毁,钢梁暴露钢铁变形,整艘军舰只剩下骨架, 但机舱内机器仍运转如常,居然还能不需拖带自航返回,这一奇迹无异是对装甲巡洋舰强大生存力的最好说明)。
不过对于定镇这种正牌铁甲舰,中口径速射炮似乎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除了有一发蒙中了薄弱的接缝环节造成定远大火(邓世昌为了保护旗舰,带着致远挺身而出,结果大家都知道),其他的除了能对甲板上的海军官兵造成杀伤之外,基本就是在给定镇挠痒痒,没有伤筋动骨;而本队三景舰明显设计有缺陷,那门320mm大炮口径虽然大,但是转动非常不便,不论转得快了还是横着打炮,船都可能翻掉(汗)……基本就是摆设,实战中三门320mm大炮五个多小时一共才打了十几发,无一命中。

4 漫谈指挥官的临场决断

事后诸葛亮永远是最聪明的,笔者对当年海战的指挥官们并无不敬之意。

(1) 阵型。总体来看,双方布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己方火力,是根据军舰火炮布局而定,但也都稍有瑕疵。比如北洋舰队如果最右侧不是超勇杨威,而是经远来远,一游绝不可能短时间吃下我们右翼,而超勇杨威在左翼也能参与围攻本队,欺负一下落单的几个倒霉蛋(赤城 比睿 西京丸)。一游的安排很巧妙,灵活机动,捕捉战机局部以多打少以吃掉对手部分力量。但本队的布置稍显单薄,尤其带着西京丸这类拖油瓶,延误了许多战机(随后细谈)。

(2) 指挥系统与临时指挥系统。
双方都没充分估计信号旗被打掉这种小概率事件,所以北洋舰队吃了大亏。海战当中阵型完整与统一指挥非常重要,后来各自为战,酿成了不少大错

(3) 一次重要决断:
开战不久,一游一鼓作气拿下了超勇杨威,正准备继续右绕围到北洋舰队后面,结果西京丸被围殴华山中将挂了求救的旗帜,坪井航三以后当然还想混,所以看重自己的上司大boss不能不保,于是带着一游四舰掉头往左就去救,这下差点弄得日本整个阵形大乱。伊东祐亨这一次的决断是明智的,指挥本队继续向前,取代一游完成包围任务,这一次成功的包围,间接造成了后面定远的困境以及致远挺身而出的壮烈一幕。

(4) 壮烈殉国精神永驻,但从战术影响来看……
定远中弹起大火,看似垂危,但这种铁甲巨舰其实自我生存能力极强,邓世昌的致远以速度灵活和主炮威力见长,装甲尚不及经远来远济远,选择挺身而出替旗舰掩护,必是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可叹可敬。但是,如果邓世昌知道致远一沉,济远广甲就会吓尿了逃跑,只怕当时也要再掂量一下是否该带着鱼雷上去撞吉野了。再退一步说,就算冲撞成功,两舰同沉,也不算占了大便宜,局面也还是五五开而已,而且北洋舰队的船少一艘是一艘,能出海的就只剩五艘了(广甲不算)。个人认为冷静缜密的指挥官会选择让镇远一力承担掩护定远的任务。

(5) 不伦不类的的搭档:济远与广甲。
广字三舰,甲最早产,乙丙为姐妹舰,这种铁胁木壳船基本毫无防护能力,据记载仅仅是一开始参与大队欺负了一下对手落单的几个倒霉蛋(赤城 比睿 西京丸),当然这比仅有一个乌龙球进账(撞沉杨威)的济远还是强了一些。如果济远能搭档平远,或许李和的智勇双全能够给方伯谦一些自信,让他不会临阵脱逃;或许他就算跑了,在致远沉没之后经远能找到平远搭档,抵挡住一游的猛攻。(当时咱自己的造船还是不行,平远被松岛一炮就打废了260mm前主炮;咱不像小日本的船两侧布炮数量那么多,这一下相当于损失了差不多全船一半的火力)

(6) 坪井航三与伊东右亨的失算
经远沉没之后,靖远和来远临时组成小队抵挡一游,不多时遍起大火基本要步经远后尘。此时这队临时的难兄难弟能突然西使,跑到大鹿岛一带,看似是临阵脱逃,实则是高明之极的战术选择。大鹿岛一带水浅,日海军一游吨位大吃水深,而且不熟悉水域,结果被靖远和来远背靠大山迎头前主炮吓住了。其实吉野等一游舰艇装甲面对咱们的大口径炮,基本都可以算是纸糊的(要不然发动机马力大同小异,他能那么快嘛)。150~210毫米口径炮弹已经足以击穿其装甲甲板和其他舱室,一直落到轮机舱里去;只可惜黑火药爆炸强度不太够,清军又大量使用穿甲弹,所以一游的日舰才免于沉没。坪井航三失算在于应当任由靖远和来远溜走,和本队集火9打2争取吃掉定远镇远;但他还算识相,没敢离舰首对敌、背靠浅滩的靖远和来远太近,否则点背的话也要成为另一个松岛。
松岛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清楚,以为五打二绰绰有余,正得意呢,结果被定远一炮打得半身不遂……挂了不管旗,所谓自由活动,其实也就是各自逃命的意思。这好比黑社会打群架,本来人多又占尽优势(废了对手一半人马了),老大突然挨了一刀满地都是血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跑吧,显然是在激励士气——谁能丢下只剩半条命的老大让对手随便打呢?结果又稀里糊涂的打了好一阵,眼看日落了,不仅定镇这边没事(本来铁甲舰打巡洋舰只要保持距离不吃鱼雷也不该有大事,之前大火也是运气很不好,炮弹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打穿到船腹),一游那边也是尴尬的很,进退两难。伊东右亨当时默许了一游去追靖远来远,其实是放弃了在大东沟击沉定镇的唯一机会,本队的火力实在是不足以拿下两艘配合很好的铁甲舰。

5 双方这一仗都是拿出了自己能拿出的最强实力
所谓什么日本二游、三游,其实都是比几个倒霉蛋(赤城 比睿 西京丸)更不堪一击的军舰,用来护卫一下运兵船,帮着远远开几炮欺负一下没有 重炮的陆军,看门护院瞭望一下做做样子还可以,拿出来跟北洋打那就是当炮灰的。


单论大东沟海战,笔者认为其实双方发挥都还算可以,中方炮弹射速慢而穿甲弹多是造成沉船0:5的主要原因(当然运气也不太好),日舰队的指挥似乎也不能算是十全十美面面俱到。北洋舰队后来维修基地旅顺被端、又在威海保卫战当中全军覆没才真的是让人扼腕叹息。

网友陈镇波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钱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清政府财政收入很低是甲午失败的一个因素,据历史学家估计,甲午战前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约占国民总收入的3%左右,而日本的这个数据却接近20%。(敢问今日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呵呵)详细可以看看我转的下文:


钱都去哪儿了? ——清政府的军费筹措与甲午战争的惨败

甲午战争前夕,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清廷感到情况紧急,遂命李鸿章迅速拿出办法。1894年6月30日,李鸿章提出添募士兵、加强北洋舰队等方案,并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军费。应该说,李鸿章提出的款子数目并不算大。要知道,整个甲午战争清政府共耗费五、六千万两银子,而日本在6月以后,就已经有条件地陆续支出了额度约为4千万两银子的预算外开支。
荒唐透顶的是,清政府一开始竟然仅仅拿出18万两银子以充军费。经过反复商议,户部最后也只答应负责筹措150万两。而这些钱只相当于甲午战争中,日本娼妓为支援战争捐出的数目。即便这样,这笔钱直到战争爆发也未全部到位。

8月14日,即战争爆发半个多月后,在严酷的战场态势逼迫下,户部才提出4条筹饷紧急措施,即:一、停止工程;二、核扣俸廉;三、预缴盐厘;四、酌提运本。9月23日,户部又提出另外4条筹饷措施,即:一、颜缎两库折价,着照成案再减一成,均案四成实银开放;二、典当各商捐输;三、茶叶糖斤加厘;四、土药行店捐输。上述措施,不仅见效慢,而且收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
最后,清政府只好向商人开刀,采用了一个新鲜名目叫“息借商款”,就是借钱付利息。过去筹集军费,都是让商人直接捐,这次有利息,一开始还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实效。但是,由于“息借商款”系首次由政府向民间募借资金,对于清政府是一个新鲜事物。从上奏光绪皇帝“息借商款”,到最后大规模付诸施行,前后就花去数月时间。在全国推广后,虽然有户部奏准施行统一的章程可供依循,但各地的具体情况仍不尽统一,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对。可以看出,由于平时没有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到战时才提出方案,上下协商,白白浪费了筹措经费的宝贵时间。

即便如此绞尽脑汁,整个战争中,清政府从政府到民间筹集到的军费也不超过3千万两银子。反观日本,整个战争中耗费约8千万两银子,但其军费预算高达2亿5千万日元,折银1亿6千万两左右。特别是在战争爆发时,中日同期筹集军费的比例约为1 10。由于军费紧缺,前线各路将士人心浮动,后方受调清军延期开拔。更有甚者,一些将领为节约经费,把守军从已经设防的军事要地撤回。各地催款的电报如雪片般飞向北京,令清政府焦头烂额。

无奈之际,堂堂的“天朝上国”最后只好靠借外债来应战。其中主要是1894年11月、1895年2月先后两次向英国汇丰银行所借,分别为1千万两和1800多万两白银。
清王朝缺钱吗?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年实际收入约银7千余万两,日本政府年则实际收入银5千多万两。表面上看,清政府年财政收入并不高日本多少。但据专家估计,中国国民年收入总量可达约银30多亿两,清政府潜在的年财政收入总额可达约银3亿多两;而日本却几乎没有什么潜在的财政收入可言。

还有,《马关条约》要求中国赔款2亿多两银子,其中的8千万两被要求在战争结束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得付出。这些钱,清政府都拿了出来。那为什么当战争来临时,筹集军费却如此困难呢?
艰难背面写满落后与悲哀

清代前中期,各项财政收支均归中央支配,地方政府只是扮演“代办”角色。但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无款可拨,不得不让各省自己筹款,并将部分财权下放各省。从此,各省开始截留税收,隐匿地方收入,致使清政府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对全国财政的控制能力。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就只列厘捐、盐厘等收入,而未列“土捐”等收入。至于厘金、杂捐的实收数量,各省隐匿虚报早已成为“潜规则”。因为有隐匿收入,所以各省无不有各种“小金库”,如一个山西的善后局,不明来历的余款达几十万两银子。而在甲午军费筹集过程中,地方疆吏却对中央政府命令置若罔闻、互相推诿,甚至时时叫嚷财政困难,给人的印象是地方财政都陷入了危机状态。
相对于地方督抚争相充实“小金库”不同,清政府的国库却空荡得可怜。据历史学家估计,甲午战前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约占国民总收入的3%左右,而日本的这个数据却接近20%。
这是因为,甲午战前中国的近代工业还刚刚创办,且多是官办企业,财政税收仍以农业税和人头税为主,主要的税源是地丁、漕粮、洋税、厘金、常税、盐税等6项。地丁和漕粮,按照清朝定制,不便更改。关税则被帝国主义控制,未经列强一致同意,想要更改关税税率难比登天。所以,清政府只能在厘金、盐课和常税中想办法,财税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在甲午战争前较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收入与潜在的财政规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清政府不能有效地集中全国的财力进行近代化国防建设,在战时也缺乏足够资金支持战争,由此对甲午战争的失败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缺乏近代金融机构与融资手段,也是令清政府面对巨额军费筹措只能望“银”兴叹的一大因素。日本在西学的过程中极为重视金融手段的借鉴。早在1877年,日本就尝试发行公债进行战争融资。甲午战争中,其募集的公债达1亿多日元,其中绝大部分是民间公募。1889年,日本拥有的银行已达218家,类似银行的各种会社有695家,共有资本3189万元。这些近代金融机构,使日本政府得以顺利地筹集到巨额的军费。

然而,甲午战前偌大的中国还没有一家银行,靠传统的典当业、票号和钱庄,无法迅速有效地把社会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支持战争。虽然境外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已近50个,但全部控制在洋人手中。在军情紧急、军费不足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向洋人借款。“押款保台”、开铁路、内地开矿、兴商务工作,清政府开出了一系列优厚条件,以探询西方列强的态度,英、俄两国却都以“严守局外”为借口拒绝借款。虽然汇丰银行最后答应借款,但“乃乘隙独专其利”,提出了许多更为苛刻的条件挟制中国。所借的几百万英镑,不仅屡经反复而后定,而且短时间内给付不到十分之一,其余尚无定期,甚至不准清政府从其他银行另借。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是饥不择食,不论借款条件如何苛刻,只能委曲求全地答应了下来。

其实,很早就有英国商人说动李鸿章开设国家官方银行,但数次都因遭到顽固派的反对而流产。直到甲午战争过后两年,即1897年5月27日,“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才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在上海设立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正如盛宣怀所言:“有人言:日本有西法银行,故兵饷万万,皆借本国民债,无俟外求。中国地大民富而无银行,以官力借民债,虽数百万亦吃力。”
借民债、借外债如此吃力,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却依旧只关心自己的私利,没有多少人全心全意地对待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更有甚者趁机大发国难财。当时据户部奏称,甲午战争期间慈禧的万寿庆典,各衙门承办工程差务等项共需银500多万两银子,而在战争过程中,户部给前线的两次筹款却只有250万两,还不到庆典支出的二分之一。战争中,翁同龢与户部官员联名奏请“停止庆典寻常工程”,慈禧太后顾及舆论,不得不下旨停止部分庆典活动,于9月24日“发宫中撙节银300万两佐军饷,制钱万贯交直隶。”战争爆发后,前线的清军总指挥叶志超数次致电李鸿章,述说清军缺钱少粮的种种困难,请求朝廷速速拨款前往。但是,当日军占领叶志超防守的平壤后,却缴获金砖、金锭近100公斤,银锭500多公斤以及大量钱币;缴获的粮食足够攻打平壤的日军吃一个半月;各种物资总计价值达1千万两银子。如此只顾一己之私、罔顾国家利益的腐朽政治生态,无疑让清政府本已十分艰难的军费筹集“雪上加霜”。

历史的错误今天的镜鉴
据统计,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平均每天消耗不到1亿美元,在越南战争中平均每天消耗数亿美元;在海湾战争中,平均每天的消耗一跃而升到十几亿美元;到了伊拉克战争,美国总共花费了1000多亿美元,平均到每个美国家庭约为3000多美元。

可以看出,如今在信息化条件下,高额的战争消耗、高节奏的战争进程,使得军费筹措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而繁重。要想在短时间内将雄厚的综合国力、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能力,我们唯有汲取甲午惨败的深刻教训,对军费筹集予以高度重视,在平时加强新型融资手段的研究和军费动员潜力培育,完善组织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并在适当时候组织金融动员演练,以便战争来临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用雄厚的资金为赢得战争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此,历史的错误才不会重演。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舒健)

网友王军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很多人对这北洋水师的实力没有感性的认识,两艘铁甲舰定远与镇远,7000吨的德国货,装备有4门德国克虏伯305mm后膛炮,放在现在相当于航空母舰。你觉得现在的中国能派出一个航母战斗群吗?战斗结束后两艘铁甲舰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伤。说明国运到了底谷,再先进的武器也没有用。

网友maomaobear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层面的,经济层面的描述

到军队,需要对日本陆军,日本海军的基础,训练科目、进行描述,需要对日本的军事工业有了解。

战争层面,首先是天皇的行动记录,然后是财政上的准备,国家的动员方式......

最后才是战略战术,甲午战争日本总的战略大纲,战术执行

不是万把字能说清楚的。

什么慈溪挪用军费,是某维新派的个人文章的攻击,流传至今。没有人对北洋水师的花费去做一个详细的调查。

历史问题浅薄化,是中国教育造成的吗?

网友蒙面大侠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多年前,阎京生和刘怡两位先生曾经写过相关问题,并在战研上发表,后结集出版

网友李遥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这实际上是现代国家vs.古代国家的典型战争,所以结果并不奇怪。所谓“现代国家”,必定要在以下几点和古代有极为根本的区别才行:
国家体制、法律体制政府、军队、公司等组织管理体系教育体制、现代意义的“数理化”知识的普及、工业生产能力卫生医疗事业国民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中国在49年以后彻底告别了古代国家,甚至连文字都变化了,所以建国以后的对外战争是站在平等水平上的现代国家vs.现代国家的战争,立刻就大不一样了

网友江边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第一次的长回答哦,好激动好激动
-------------------------------------------------分割线丫分割线-------------------------------------------------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当我们沉浸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生活中,是否会在酒足饭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抗日神剧时,想起初中历史教科书上那一笔带过的甲午中日战争呢?你所知道的甲午战争是怎样的呢?

我来简单交代一下战争背景,1894年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一条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为克服自身地域狭隘的缺陷,其目光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隔海相望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中国。而在此时的中国仍是清王朝执政,在其苟延残喘的统治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甚至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回光返照景象。

一个是落后的,保守的,膨胀的封建大国,一个是先进的,善于学习的,极具野心的大和民族,战争似乎无可避免。为何一个泱泱大国会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被日本打败了呢

今年正好是120纪念年,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对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原因的讨论及探索却一直未停止过,一批一批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站在时代的前列,寻找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在这,我就浅谈战败的原因以及个人的感想。

首先是清政府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缺乏预见,没有做好准备就迎战来势汹汹的日本。清朝廷对日本的认识无疑还是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自持是大国的臆想没有因鸦片战争打开国门而断根。可这方面却是蓄谋已久的侵略,早已描绘好“大东亚共同圈”蓝图的日本,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

其次是保守派主张议和,一昧依靠外国势力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保守,保守,保守,实在是忍不住唾骂其可恨的懦弱,从战争开始后,议和派就一直寻求西方国家的调和,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抗战上,到最后绝望的时候才奋起一击的反抗,一切的迟了。

再然后就是令人诟病的武器装备。“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这句话经过以讹传讹的发酵,令后人纷纷把战败的矛头指向指挥者。人们所不知的是除了指挥失当,还有更致命的原因导致黄海战役的失利。自1887年购买一次新船舰后就一直未置新,而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仍在一直购舰。另外,所谓亚洲第一,只是指船舰数量和吨位,后发的日本仔舰船吨位,马力,参战兵力,火炮数量,速射炮数量,鱼雷发射管数等占都明显优势。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说了几个原因,下面来谈谈我的感想。

很显然,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战争告诉了我们一个硬铮铮的道理----弱国无外交。当解放前的中国遭受列强践踏蹂躏时,没有谁会为一个弱国提供外交援助。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与第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因。而且在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军事力量方面,每一届的国家领导人都不敢懈怠,这些努力使得新中国在以西方国家为主的联合国上占有一席之位。

此外,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朝野对此欢欣鼓舞。我想说的是现代化日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当年的这笔巨款,正是教育的现代化,为日本的科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当下中国学习的,在文化建设中,把教育放在首位,把科教兴国贯彻执行下去,那么真正的民族复兴将指日可待了。

2014,又一个甲午年,端坐在电视机前的你,有没有感叹过,和平,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啊!

网友豆芽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重读甲午:清朝战败是工业化竞赛失败的结果

1861年,与太平天国政权激烈作战中的曾国藩,在安庆创建了一家近代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用来生产洋枪洋炮。拉开了晚清洋务运动的大幕。之后,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苏州先后建立了洋炮局,其中苏州洋炮局于1864年自英国购进一批机器,成为第一个使用外国近代机器的军火工厂。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并购置大批机器,1867年扩建成拥有机器、铸铜铁、轮船、锅炉、枪炮等各分厂的综合性工业企业,到1869年拥有的工人已经达到1300人,并不断增长。

1865年李鸿章还创办了金陵制造局,使用进口自英国、德国和瑞士的机器生产火炮、子弹、火药等。

1866年左宗棠创建福州船政局,1867-69年崇厚创办包括铸造局和火药局在内的天津机器局。1869年还成立了西安机器局。

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而在稍早之前,还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开展了与之类似的“洋务运动”。

1850年至1852年,日本佐贺藩先后建起4座反射炉,铸造火炮,开日本近代工业企业之先河。还设立精炼所研究理工化学及生产技术,并能制造枪炮,蒸汽锅炉和轮船。靠从荷兰进口的机器进行生产。

1851年至1853年,萨摩藩先后建造反射炉、熔矿炉,今儿开办造船厂。长州藩与水户藩等也群起效之。

幕府虽然起步稍晚,但也在1850年代初着手兴办近代工业企业。开办兵工厂,后来又创办了长崎制铁所和海军造船厂。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幕府和各藩主持创办近代工业企业的状况与清朝的“洋务运动”非常相似:两者的企业都是官办。没有私人企业出现在其中。两国的近代工业均主要以军事工业为主。唯一的区别是清朝这段时间尚无民用工业出现,而日本的各藩主持的工业中,出现了一些纺纱、制糖企业,但主要仍然是军事工业。两国的近代工业企业技术水平都不高,但在各自国家中都算得上处于“异军突起”的优越地位。同时,也都在技术上依赖外国进口设备和外籍技术人员。

从这个角度上说活,清日两国的近代工业起点,可以说是相差并不大。但到1894年甲午战争开战之际,双方的工业水准已经天悬地隔。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

相似的开头,为何在仅仅20余年后就形成了差别如此巨大的结局?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教育事业为基础的。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这一新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新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由此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新型人才成为最急迫的需要。由于原有的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立新型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为必然。洋务运动开始后创建新型学校的热潮高涨。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在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其中著名的有189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开办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1880年开办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开办的天津武备学、1887年开办的广州水师学堂等。总体来看徉务运动期间的各式新学堂主要分为语言学堂、工业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学习科技基础知识的学堂甚少。

更大的问题在于,就是这些科技基础知识学习很少的学生,清廷也依旧要将其容纳到传统的科举体系中去,而非重新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教育体系。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首先主张在科举项目上要增设洋务科目,使洋务人才获得与儒学人士同等的地位,以期改变整个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偏见。1887年,李鸿章奏请天津水师学堂、管轮学堂、武备学堂的学生一律参加乡试。其目的是培养新式的科技人才,并以此提高这些学习西学学生的地位。1888年,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和学生与上海广方言馆的肄业生、同文馆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这次戊子顺天乡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中学和西学同考的考试。

同时对成绩优异者,李鸿章提出“照军务保荐章程,奏奖升阶,按以滨海沿江实缺,与正途出身无异”。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僵化的体制,少数学习科学技术的学生也只能学非所用。如严复在英国学的是海军驾驶术,归国后却被李鸿章派去“总办学堂,不预机要,奉职而已。”詹天佑在美国学的是土木工程,归国后却让他去福州学习海船驾驶。擅长数理化和机械工程的华衡芳、华世芳兄弟,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一开始就参加了江南制造局的筹建工作,在生产技术上有所贡献。但他们在该局只是主要做了一些编译和教学工作,既未担任主要行政职务,也未负责主要技术工作。

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完全不同。

1871年日本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把全国分为八个大学区,确立了学区的细分原则和每个学区所需设立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数目,还规定了大中小学的学制年限,规定小学实行八年制,中学六年制,大学采取分科制。

《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明治政府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其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初等教育中部分实行义务教育,课程也仿效美国,着重灌输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播初步的科技知识,开设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

其次改革中等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兴办起各种类型的实业学校,如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和实业专门学校等。这些学校根据社会对科技需要的多方面、多层次性要求,注意实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初级和高级技术人才。

最后注重重点大学的建设。维新时期,为迅速培养高级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明治政府打破先小学、再中学、后大学的常规,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优先重点地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1877年,日本建立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东京大学。

明治维新建立了一套与近代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教育体系,把封建教育改造成资本主义教育。

1857年,荷兰海军士官H·哈尔德斯带领10名荷兰技工进人长崎造船所,揭开了近代日本使用外国技师历史的第一页。随着近代技术引进的大规模展开,对外国技术人员的聘请规模也日益扩大。据1875年统计,在日本官办企业职工共一万多人当中,外籍人员241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仅在1872至1874年的两年时间里,全国聘用的外籍专家就由214人增至503人,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些外籍人员广泛分布在工部省、文部省、内务省等各个部门,从事传授先进技术、讲授语言和技术学科等工作,有的甚至还参与国事管理,成为政府的“智囊”。如被聘请为明治政府顾问的荷兰籍美人威尔贝奇,早年曾执教于长崎,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大限重信等人都是他的门生。举国瞩目的北海道开发工程,从测量、地质勘探、农业、工业、直至交通运输各方面,几乎全部是在美籍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可见明治前期,日本所雇佣的“洋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范围上,都是相当惊人的。但是,政府在对待如何利用外籍技术人员的问题上,一直采取“只借助而不依赖”,“只备咨询而无权决策”的方针。早在1870年,政府在《雇佣外国人注意条例》中就曾作过以下规定:“对欺压日本职工,不服从日本方面管束的人,都应解雇。”大久保利通也一再强调,雇佣外籍人员时必须重视管理,不可大权旁落。同时,他还指示其下属要统一权限,不能依赖所雇外人,逐渐消除“外国万能主义”的影响。

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实业教育事业,努力培养本国技术人员,力争早日形成一支本国、本民族的科学技术队伍,逐渐取代外籍技术人员,彻底实现对外人“只借助而不依赖”的方针。据官方统计数字,明治时期,仅日本文部省派出的留学生总数就达683名,其中学人文科学者269名,学自然科学者414名,分别占留学生总数的40%和60%。全国派出留学生总数,1868至1874年七年时间里就达550多人,1868至1895年间,共二千人左右。另外,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得到相当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大、中型公司纷纷办起职工学校、近代徒弟学校或制订厂内技术训练计划,为近代产业培训大批“所谓中士下士那样下级士官职务的人”。1905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84所,徒弟学校123所。到1910年时,全国入学率已达98%。其中中等教育机构入学率为12。3%。生产年令人口的学历构成与明治初年时期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进入19世纪80年代,随着本国技术人员的逐渐培养成材和留学生陆续归国,越来越多的科技骨干进入近代产业部门,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活动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支本民族的科学技术队伍逐步形成、壮大,在各个领域中,开始取代外国同行,为政府对外籍人员的“只借助而不依赖”政策,奠定厂雄厚的技术基础。

而在清朝,是正相反的情况: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里,从设计到施工,从购买机器到安装运转,以及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则完全是依赖于洋匠,一切唯洋人是听“,以致于企业大权长期落入洋人之手中,这种情祝与日本恰成鲜明的对照。如江南制造局,从总管全局的科尔到该局所属的一些重要工厂如造炮、造枪、造弹厂等。厂长甚至几任厂长都是洋人。”工作惟洋匠是恃,舍洋匠无所措手,……凡与商厂交易论价定货,亦推洋匠之命是听,厂员不过从旁观听而已。“再如金陵机器局的大权也长期为英人马格里所控制,而且”李鸿章遇到疑难问题,总是来找马格里做顾问。“英商兼丹麦领事密妥士是天津机器局的主要设谋划策者,从购买机器到雇请洋匠各项事宜,无不唯其主张是从。兰州机器织呢局一切生产技术事宜,全由石德洛未、福克等德国机匠包办。轮船招商局在1872到1930年长达60年的时间里,从总船主蔚霞到所有的船主司机,统统雇佩洋人充任。此外,象电报局的总管博怡生,通商银行的洋大班美伦,萍乡煤矿的总矿师赖伦,开平矿务局的工程师金达等人,也都控制着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大权,甚至控制着行政管理大权。张之洞的汉阳炼铁厂外籍人员多达40余名,直到1908年,全厂从总工程师以下10个部门的24名主要技术负责人中,只有化铁炉有一个本国工程师,其余全是外籍人员。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雇佣徉匠的规模则更为其他企业所罕见,从兴办时到1907年止,先后共招聘了三批外籍人员,有名字可查的就缸人(如包括中途回国者,多达92名,还未包括23名家属)。

这与上面所说的教育体制的落后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没有近代教育体制培养近代科技人才,所以只能相信依赖洋员。而相信依赖洋员,就导致更加无法建立自己的工业人才队伍。清政府主导下的工业由此被日本越甩越远。

明治政府在大力兴办官营企业的同时,还对私人资本进行各种扶植。

早在明治政权建立之初,国家就设立了一种名为”准备金“的国库基金。其中有一项目叫”个人贷“,是用于资助私人兴办企业的。在1873一1881年间,明治政府还以”劝业资本贷款“的名义,放款5300万日元,帮助华族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业、高利贷资本家创办近代企业和银行?。特别是自1880年明治政府决定出售官办企业,改变以官营为中心的政策以后,除军事工业继续由国家掌管外,其他企业都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并大力扶植民间企业发展。

海运业是靠政府扶植和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民办企业。

明治政府于1896年10月开始实施《航海奖励法》,规定:1000吨以上的船时速10海里以上者给予奖励;能在限定的航行期限内完成日本与外国之间的航行者亦给予奖励。在这一法令的刺激下,日本的航海事业得到很快发展。从1893年到1896年先后开辟了日本到印度、欧洲、北美、澳洲四大远洋航线和多条近海航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成为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海运大国。

日本的铁路建设主要是在政府扶植下,由民间企业兴建的。

政府向私营铁道经营者保证:
从铁道建设开工到竣工营业10年内,政府给予股东不低于8分的年利。
所占用土地免收土地税,可无偿使用。
国家对私营铁道在一定年限内实行免税优惠。
政府负责承包建筑工程。

正是在政府这一政策吸引下,1881年6月,由池田章等人合股建立了日本铁道公司,并立即着手铺设东京-青森之间的铁道,政府给予30万日元的补助金。此后,日本出现了私人营建铁道的高潮。在此基础上,明治政府从1892一1900年先后颁布了”私设铁道条例“”铁道铺设法“、”私设铁道法“等法令,基本形成了日本私建铁道的一整套法规和措施。

由政府鼓励扶植民间资本发展起来的棉纺织业,是日本产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明治时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行业之一。

府通过贷款或转卖机械等方式,帮助建立民间纱厂。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给私办企业,是解决民间办厂资金不足的有效措施。1879年,明治政府从英国购进10台2000锭纺纱机,以无利息10年偿付的优惠转卖给民间,创建了姬路等十几座纺织厂。尤其是在政府帮助下,于1883年7月正式营业的大阪纺纱厂,以其先进设备,得法的管理经营,在仅仅一年的时间中,就由建厂时资本的25万日元增加到56万日元,纱锭从10005个增加到31220个。大阪纱厂的飞跃发展,导致了1887一1897年私人开办大机器纺纱厂的高潮。

虽然日本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后开始进入产业革命的,但是,由于明治政府利用国家权力扶植私人资本,从而加速了日本产业革命的进程,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强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独立民族国家。奠定了大国和强国地位的基础。

与之相反,清政府对于民间资本发展近代工业一直采取压制和控制的办法。采取的经营方式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实质上企业由统治者经营,管理方式是专制衙门式的,产品不是为了交换,或者说主要是为满足”官办“企业的原材料和燃料需要,还必须交付”官利“以为”报效“。

中国历来是军火制造不准许民间经营,而由政府垄断,因此,经费由政府拨款,产品由政府调拨,不当作商品交换。中国历来民用品的生产也存在由政府控制的传统,所以采取”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制品首先满足政府需要,剩余部分可以投入市场出卖。这就导致了这些”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衙门化和效率低下。

其经营管理大都沿用传统的专制官府的一套,管理人员中真正有才学,有近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极少。一般企业的人员组织也如官僚衙门一样,设有大臣、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委员等宫员,行政管理机构庞大臃肿,大小官吏多如牛毛。

以福州船政局为例,”中国方面负最高责任的是船政大臣……船政大臣之下有船政提调三人,帮同船政大臣总理一切事务,再下则有管理收支、文书、采办等职员,以及各厂、各住宅、各学校之监督及管理员,合计全厂职工,共有一百余人。“该局于1892年间裁汰挂名冗员时,仅低级职员和奴仆就600名。

江南制造局的管理各所分为公务厅、文案处、报销处、支应处、议价处等,均设若干官员,一与官场无异。局中委员多达170一180人,“坐食者三分之二矣。”轮船招商局,更是“各局船栈,人浮于事。”

在这些企业当中,虽然也委派了一些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买办”如郑观应、唐庭枢、徐润等,但大多数官员则是洋务派官僚的心腹故旧、亲信党羽、兄弟姻亲。他们不仅对引进机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毫无所知,就是连一般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也不具备,“或且九九之数未谙,授以矿质而不能辨,叩以机括而不能名。但求不至偷工减料,已属难得:器械利钝悉听工匠指挥,茫无分晓。”

电报局的宫员,“对电报是一无所知;”轮船招商局的官员“对轮船航运的复杂业务并无实际的知识。”轮船的修理由于管理人员不懂业务,“洋厂贪图生意,暗与船主管车串合,力劝全修,而经理者不悉机宜,茫无把握,其中所耗,每年亦何止数万金。”

有的企业主持者甚至连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必须协调的起码常识都没有,无视技术引进的缭合性和复杂性,对技术引进所必需的资源条件、产品去向、国力负担以及技术消化能力一概不向,致使所引进的技术设备远远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

另一方面,清代对民间资本的控制和限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企业,都是由专制国家政权进行控制。从企业的开办到经营过程,均须奏请政府批准,由政府委派官吏主持操办,掌握企业的管理大权,其垄断权利带有法令的强制性。在企业内部官权任占商利,束缚和阻碍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进一步发展;在企业外部,对生产和市场实行垄断,扼制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官商两种势力,从来就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涉及官商关系的准则,大致就是李鸿章在1872年为筹建招商局所作的规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所有盈余,全归而认,一与官无涉”。所谓“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含糊笼统,漫无边际,不可能不影响到企业的盈亏。结果形成官僚对招商局事事过问,凡权必揽的局面。商股则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官”是“以富图强”,最终为了巩固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势必束缚和阻碍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进一步发展。

官督商办企业之所以居有特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一类企业依赖清政府给予优惠,特权密切相关。但是清政府给予的优惠、特权并不是无条件的。事实上,官方勒索超过了“官为扶持”。“官”对企业的需索是各种各样的。如繁多的报效,命令提供现金捐款、任意动用企业资金等等。无穷需索,使企业无法积累资金,扩大再主产。

在民间资本有了一定积累后,洋务派官僚变本加利地对官督商办企业加强了“官督”。1883年因中法政治形势动荡引起上海金融风潮严重地袭击了所有的近代企业。在官督商办的大型企业里,官方乘机对商股采取进一步压抑,以争夺企亚的经营领导权。

各类“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由托庇于洋务派官僚的买办商人所经营的企业,向官僚直接经营的企业过渡。大型官督商办的经营方针及一应业务儿乎都在整顿的名义下全部由商人过渡到北洋官僚的手里。企业管理上商人不复享有地位,企业的“商办”性质自然也就名存实亡。同时资本情况也以官僚投资,举借洋债代替招募商股,公开招股从此停止了。这就堵塞了商人投资的渠道,又引进了外国势力,这种变化的实质乃是中国政府的专制统治关系对中国资本主义生机的扼杀,从而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个业的发展丧失了有利的时机。

从企业外部来着,官督商办,对生产和市场实行垄断,不能充分体现资木主义生产的主要特征一自由竞争,从而也妨碍了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阻滞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如棉纺织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在中国手工纺织业解体和洋布输入的刺激下,民族资本对于发展纺织工业积极性很高,事实很清楚,只有象日本那样,奖励和支持民族资本自由发展纺织工业,才能有希望抵制洋纱洋布的倾销,但在中国尽管棉纺织亚利润优厚,商情踊跃,由于有上海机器织布局“不准另行设局”的限制,致使1882–1891年十年间除织布局外都没有出现过一家私立的棉纺织厂。

在中国因为专制王朝统治根深蒂固,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始终徘徊在官督商办的死胡同里,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日本明治政权经过“官办企业”“半官半民”企业的探索和曲折,到80年代后,变换经济政策,采取自上而下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自上而下地扶植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失系。

中日两国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自己的近代工业的背景、契机、目标相似但吸收的内容、深度和成效却相差甚远。

在遭受西方军事力量的打击后徉务派已经完成了对西方军事技术优势的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由于传统重实用思想的束缚,他们仅仅停留在军事技术以及实用的工艺技术这一层面上且只是为解决实际性问题而进行大规模学习西学。在重实用思想的束缚下洋务运动虽以引进西方科学为名,却主要以技术为主对科学及其理念的输入、宣传微乎其微,就更不用说触动国家和政权的结构建立起近代化国家了。

而与此相反的是,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从上至下以打造一个近代化国家为目标,主动修改自身的组织结构,更新自身的观念和思想,终于成功形成一个结构上符合近代工业化,满足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结构,以不足30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洋务运动,还只能在前近代的一个旧帝国中制造一点近代化的“物质基础”。

归根到底,当面对汹涌而来的近代化大潮时,清日两国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是,试图用引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持旧帝国的统治秩序和帝国结构的清国,在工业化比赛中惨败给一心脱胎换骨“脱亚入欧”全面拥抱近代化的日本。而战场上的战败,不过是这个竞赛赛果的一个体现罢了。

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清国官员还抱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的认识,强调着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时,甲午战争还未开战就注定了结局。维持旧帝国的底子就不可能完成近代工业化,就如同狗尾巴草的种子种不出牡丹花。

网友张聪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因为水师严重缺乏训练,再者是军纪不行,最后是舰船的航速不行。
PS:海战偶然性比较大,往往一点失误就会导致整个战局的失败。

网友薛航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甲午之败,腐败使然。从慈禧、光绪到奕譞、李鸿章、翁同龢,再至丁汝昌、刘步蟾等人,可以算一下,在日本联合舰队开炮之前,有多少人参加了埋葬这只舰队的工作。他们的悲剧何尝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在政治腐败、军纪废弛的社会环境中,一切都因循往复,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锁链:政权建立了军队,又腐蚀着它;军队维护着政权,又瓦解了它。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互为牺牲品。
对当今的军人来说,一个再大不过的教训就是: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哪怕是再先进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必须通过人及其组织去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洋海军的失败实属必然。

网友刘文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电报密码被破解。

网友王浩廷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原因诸多,若是单单就双方舰船力量对比,在吨位上仅差10000吨上下,虽然北洋舰队在此处于弱势,但是还是可以一战的,可为什么失败了呢?
最高统治层心理与闭塞的眼光: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中,除了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战争的重要性之外,其他人仍没能走出历史惯性的局限,也就是说并未将一个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给予过中国威慑的国家放在眼里。战略上轻敌便打下了失败的伏笔。
经验方面:从经验上看,北洋舰队自组建之日起,就没有投入到任何一次战争中去,比如说中法战争,这就使得舰队缺乏基本的配合及操作、战术经验。
资金方面:时值中日关系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方面也在积极地招募军费,然而正逢中国当时财政危机,加上兴修颐和园等烧钱的工事,使得李鸿章不得不在朝野谄媚的舆论中忍痛割爱,挪用部分军费给老佛爷过寿。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致命因素。
战略方面:这里必须交代一下当时北洋海军的体制问题,李鸿章兴建这只军队时留有了很大程度的湘军,淮军传统,也就是说这些海军将领只对于李鸿章负责,严格听取李大人的命令。李鸿章无论是处于敝帚自珍的心理还是缺乏相关经验,都没能灵活调度舰队,并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力,这使得舰队错过了许多机会,反而采取消极避战,保守力量的策略,最终被日军抓住了机会,里应外合。
配合问题: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等当时的中国的三只舰队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度体系,各自为战,见死不救。缺乏支援,也是一大失败因素。
炮舰、人才等客观因素:中国海军由于长期不战,又没能有大量资金购进新舰,因此设备陈旧,船体老化。加上中国的舰船多大吨位,操作笨重,在灵活性方面不敌日军小型舰船,更处于被动的劣势。再者,当时除了一线将领之外,其余中方船员多未受过真正的海军教育(无论思想还是技术),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对形势产生消极想法,加上技术贫乏等因素杂糅在一起,构成了很大的消极主客观因素。
路海军配合问题:当时日军陆军由朝鲜和山东登陆,在陆路包抄了大连、威海两个军港,使得北洋舰队背腹受敌。
日军方面:我不是研究日本史的,但是日本方面大体情况可以概括为:自上至下节省费用,支援海军;积极对外输送人才,培养学习;划分军区,团结一致;战略战术得当,准备十分充分。
由此看出,中国的失败是偶然之中埋藏着必然的。。

网友Suta.fy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一人战一国

网友峰子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 甲午海战必看书啊

网友蒙面大侠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国运,一切皆因国运二字,唉。。。。。

网友徐欣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给出的答复:
当时中日之战必败,不是特指哪一仗,输的不一定是甲午,而单一战斗的胜负,细节多的没法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451/559465688555.html

更多阅读

91手机助手安装软件失败的原因 91助手上传视频失败

91手机助手安装软件失败的原因——简介很多朋友的苹果手机已经越狱了,但是91手机助手安装东西总是失败, 安装任何东西都提示安装失败,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为你解答几个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91手机助手安装软件失败的原因—

手机sim卡注册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手机sim卡注册失败

手机sim卡注册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简介手机SIM卡是手机运营商是网络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代码,就跟身份证一样,一个号码对应一张卡,有时候我们的手机会出现“sim卡注册失败”的提示,是怎么原因呢? 文章手机

浅谈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

南昌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能与当地农民运动想结合,就地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政权,而是采取了孤军南下策略,陷入了被敌人围追堵截的困境,最终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二是对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认

窦建德失败原因分析 企业失败的原因分析

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山东贝州漳南人,少时即为乡里所重,在山东有极高的声望,曾经短暂的参加隋朝征伐辽东的军队。窦建德在参加农民起义之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屡破前来绞杀的隋朝军队,他个人在队伍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势力也逐渐壮大。大业十

声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海战究竟为何失败?》为网友对你我已过敏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