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 《地震常识》

1 背景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热源,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一般认为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在400—500℃左右,最高可达800℃,并且焰心、内焰和外焰的温度依次升高。多少年来,不论是教科书还是有关手册,一般都认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教师在教…

2015年硕士入学考试学院复试安排 各学院复试工作办法将陆续公布。学院复试工作办法如与学校复试工作办法不符,一律以学校复试工作办法为准。 学院联系方式:http://yz.uestc.edu.cn/AboutUs.aspx 学校复试工作办法:http…

如何检验塑胶件的应力? 如何去除应力? A 、内应力产生的机理 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内应力的本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刻恢…

地 震 常 识

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 地 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 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发生了地震。 2.名词解释: 震 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 中 距: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 极 震 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3.什么是震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 30 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 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3 级、小于或等于 4.5 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 4.5 级,小于 6 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 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4.什么是地震烈度?它和震级有什么不同?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 12 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是表示地震大小的 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 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 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 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等因素有关。 5.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 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到地面引起房 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 90%以上。其次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 约占地震总数的 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 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 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

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6.何谓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 震? 震源深度在 70 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介于 70—300 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 300 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

7.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 100 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 100 公里—1000 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 1000 公里的称为远震。 8.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 500 万次。其中约 5 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 有 1000 次;7 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验震器)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公元 132 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并于公元 138 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近代的地震仪约在 18 世纪九十年代才制成,其原理与候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地震仪发展很快, 有各种类型,灵敏度很高,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数字化记录等。 10.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 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 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11.什么叫前震、主震、余震? 有些大地震前,常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地震学研究中称其为“前震”。前震活动逐渐增强以 后,接着发生的大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紧接着发生的大量小于主震震级的地震,叫 做“余震”。 12.什么叫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 一般震级大于 5 级, 会造成不同程度地震 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13.目前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是哪一次?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 报是哪一次? 1960 年 5 月 22 日发生在智利的 8.9 级地震是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 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 1975 年 2 月 4 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 7.3 级地震,被世界科技界称 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14.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哪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哪能? 广东省历史上最大地震为 1918 年 2 月 13 日南澳 7.3 级地震。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影响较大的地震有:1962 年广东河源新丰江 6.1 级地震、1969 年广东阳 江 6.4 级地震、1994 年台湾海峡 7.3 级地震、1994 年和 1995 年北部湾 6.1 和 6.2 级地震,1999 年台湾中部 7.7 地震。 15.自有记载以来,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哪里? 1962 年 3 月 19 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 震级为 6.1 级。

16.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两条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 叫地震带。 世界上两条最主要的地震带是: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 ②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简称欧亚地震带)。 17.什么是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 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 (4)地下水异常变化; (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 (6)地应力变化; (7) 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11)地声;(12)地光;(13) 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常与 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 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 因此, 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 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18.强烈地震前动物会有什么异常反应? 强烈地震前,动物会有各种各样的异常反应。据有关部门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 100 多种,其中反应普遍并且较为确切的大约有 20 余种,主要是:狗、牛、马、骡、驴、猪、羊、 虎、狼、鹿、熊猫、老鼠、鹅、鸡、鸭、猫、兔、鱼、鸽子等等。这些动物在大地震发生前的几 天或几小时,往往会出现惊恐不安或狂奔乱叫、不进食。 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地震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表达地震动物异常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家家户户应知道; 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 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 鱼儿浮头跃出水,鸭不下水岸上闹;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搬家四处逃; 摸清习性辨真假,发出异常要报告; 综合分析做判断,群测群防很重要。 地震前动物是有异常反应的, 但并不是说凡是动物出现异常就一定会发生地震, 必须对各种动物 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因为能够造成动物异常现象的因素很多,所以要认真分析研究,排除 各种与地震无关的干扰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动物异常的种类、数量和时间的特点,只有经过 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去伪存真, 真正捕捉到地震前动物异常。 19.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 要素是什么?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20.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处于

什么水平? 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了解,但 远没有完全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但还不能预报所有 的地震; 以年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的成功还只限于极 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21.什么叫做地震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测? (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 10 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2)地震中期预 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3)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 3 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临震预报,是指对 10 日内将要发生地

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5)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是由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 年度国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所作的趋势性预测。 22.地震预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预报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地震多发生在地下深处,目 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 三是强地震 (尤其 7 级以上大地震) 发生较少, 因此预报实践机会少。 23.为什么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它的影响,我国地 震活动不仅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地震活动的范围很广,几乎全国各省均发生过强震。据统计, 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 本世纪以来全球大陆 7 级以上强震, 我国约占 35%。 因此,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24.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 (1) 带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 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地震信息”纯 属地震谣言。 (2) 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 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 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 级、12 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时、 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 25.什么是地震灾害? 强烈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会直接和间接地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在灾害学研究中,把凡是 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6.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 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27.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什么是地

震次生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的破坏(如滑波、泥石流等),海啸、 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 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 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28.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 生灾害突出。 29.地震时,为什么建筑物最高层感觉晃动比较厉害? 地震时, 由于地震波的作用, 地面来回摇晃及上下跳动, 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所以楼房越高摇晃越厉害。

30.地震时,为什么建筑物会倒塌? 地震时, 建筑物倒塌主要是未实施科学的抗震设防而由于地震波引起的地面强烈上下跳动和强烈 水平晃动造成的。 31.地震灾害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地震灾害严重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抗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 32.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比较严重? 首先,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且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 20 公里以内。 其次,我国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 约有一半城市位于烈度 7 度或 7 度以上地区,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处于 7 度或 7 度以 上地区的达 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均位于 8 度区内。 第三,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建筑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抵御地震的能力 低。 33.什么是地震自然预警时间?它有什么意义? 大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 现象到房屋倒塌有个短暂过程, 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我们称之为自然预警时间, 也称为求生时 间。唐山大地震震区的自然预警时间少则数秒,多则 10~20 秒,并随着烈度的增高而递减。充 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主动应急避震可以获得生存的机会。 34.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抵御地震破坏的综合能力。 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可以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1)地基必须选好,土质坚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塌陷或液化。在不宜

建设的地基上建筑,必须首先做好地基处理。 (2)建筑物平、立面要力求整齐,高度不要超过规定,避免过于空旷,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 多,以增加水平抗剪能力。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事先采取措施。 (3)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要加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必 须保证施工质量。 如果是单位或国家投资兴建的重点建筑物, 则必须请专业人员按国家颁布的规 范进行设计。 35.家庭如何制定防震措施? 家庭防震的重点, 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根据各家不同情 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具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 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 《地震常识》

36.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7.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是什么?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 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38.教育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1)加强对学生的地震和应急避震知识教育,并通过学生宣传到家长和社会中去; (2)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制订震情应急措施,建立制度,做好避震防灾的演练; (3)检查学校次生灾害隐患(如实验室、楼梯、疏散区道),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患于未然; (4)检查学校危险建筑,做好抗震加固工作; (5)发现地震传闻或谣言在学校和社会流传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适当措施,并做 好辟谣和宣传教育工作。 39.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 平时要结合教学活 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 较坚固、安全的房屋时,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 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40.住平房遇震

时如何应急避震? 住平房避震,要行动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障碍, 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离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 建筑物、窄巷、大烟囱、水塔、高压线、变压器,及时转移到空旷安全的场地;要避开桥梁、陡 崖、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 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 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地震时即使房屋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支撑,亦可避免 伤亡或窒息。 41.地震时在楼房内如何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 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 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 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 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42.在户外的人如何避震? 如发生地震时你正在户外,首先应抱住树干,待震动平静后用手护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 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43.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 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公共场所,影剧院、体育馆的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 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分路疏散; 正在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 稳定观众情绪, 防止慌乱、 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空旷安全处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时, 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44.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 等。 45.地震时,在街上行走的人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 等

,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行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可 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保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以及高大烟 囱等,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46.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从楼梯迅速撤离;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 切断电源,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处。对于特殊的部门(如电厂、煤气厂、钢厂、核反应堆等)按专 门操作程序运作。 47.震后,被埋压的人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自救? 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自救:(1)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 鼻和头部,一是避免意外事故,二是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的危险。(2)保持镇静,尽量活动 手和脚,并清除压在身上的物品。(3)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4)条件允许,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安全宽敞、有 光亮的地方移动。(5)几个人同时被压时,要互相鼓励,要设计方案,得以延生和脱险。(6) 不要大声呼叫,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7)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寻找代食物品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 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应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的信心,乐观地等待时机。 48.地震发生后,应怎样施行互救? 在外援抢救队伍到来之前,要组织家庭、邻里互救。在抢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扑灭次生灾害的隐患(小火苗、灶气泄漏等); (2)注意搜听被埋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 (3)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防止再次受伤; (4)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和其他容易获救的被埋人员,先救伤轻人员和强壮人员,以增 加帮手,扩大互救队伍; (5)外援抢救队伍应当先抢救医院、学院、旅馆等密集人群; (6)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有利器刨挖等,首先使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再行抢 救; (7)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 幸存者的眼睛; (8)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人员,切勿猛拉硬拽,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 送到医疗点; (9)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 23 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 23 条地震带

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 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 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 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 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 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地 震 常 识 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 地 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 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

一、 招聘流程 1、 招聘需求分析 1)、缺员的补充。因员工异动,按规定编制需要补充。 2)、突发的人员需求。因不可预料的业务、工作变化而急需的特殊技能人员。 3)、扩大编制。需扩大现有的人员规模及编制。 2、招聘程序 1)、用人部门提交《招聘申请表…

卫生系统 一、国家卫生部主要职责 (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负责建立国家基本…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15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根据清华大学“关于2015年硕士研究生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清研发[2015]4号)的文件精神,制定环境学院2015年硕士生复试和录取办法如下。 1、 复试基本条件 复试分为工学硕士和工…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百科知识,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451/763035262024.html

更多阅读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我们要掌握地震自救常识,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那么,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呢?接下来,爱华网小编跟你分享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

小学生地震自救小常识 学生地震自救常识

  学生认知灾害、并有效地响应灾害是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那么学生对地震安全了解多少呢?下面爱华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学生地震自救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地震自救常识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自救常识 发生地震时如何自救

  严重地震灾害后扒救埋压在地震废墟中的灾民主要有自救与互救两种方式,自救是互救的基础,互救是自救的发展与延续。发生地震时如何自救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地震自救常识,欢迎阅读。  地震自救常识  避震的要点  

小学生自护自救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的自救常识有哪些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欢迎阅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时的四大自救常识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那么,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 

声明:《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 《地震常识》》为网友獨自舞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