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三国历史逐渐发现一条规律,汉末三国“三巨头”中论雄才和大略其实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曹操长于军事,外交一般,短于政治;刘备长于政治,军事一般,短于外交;孙权长于外交,军事一般,短于政治。
以上说法可能会引起争论,因为它不能完全运用到个案分析之中,比如说刘备短于军事,但汉中之战他完胜曹操;再比如说孙权短于政治,但在他的前期江东呈现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政治局面。上面这些说法是站在三个人一生高度去说的,是一个大方向。
曹操短于政治,这个争论似乎不会大。从政治出身上讲,曹操属于汉室旧臣的后代,本人也是一名“旧臣”,他本来也打算按照“能臣”的标准设计自己的政治规划,曾表示死的时候墓碑上能刻一个“汉征西将军”就十分满足了。考察曹操的生平轨迹,这一表态绝非惺惺作态,也不是政治上的矫情,应当是某一阶段里曹操真实内心的写照。
曹操政治生涯的巨变开始于迎请汉献帝都许县,本想“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他,最终却没能逃过“权重欺主”的诟议,被众人一致认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站在了传统政治的对立面。如果梳理曹操从汉灵帝中平到汉献帝建安年间的所有史迹,也许你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对曹操的误解,因为曹操并不想把事情演变成这样,但所有的所有,既跳出了他的把握,也跳出了他真实的愿望。
应该说“奉天子”、“挟天子”这样的政治规划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当时比他更有势力的袁绍经过一番评估后主动放弃也出于这个原因,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这里想说的是,由于政治架构设计上存在着天生缺陷,曹操在获取了“奉天子”、“挟天子”带来红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这种反向力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对曹魏政权破坏程度之残酷,是曹操和他的继任者们都没有预料到的。
汉献帝刘协与诸葛亮同年,小曹操26岁,东归那一年他只有15岁,曹操41岁。5年后汉献帝到了弱冠之年,按照最保守的看法此时天子也应该亲政了,曹操交权还是不交呢?如果交权,官渡之战本年才开打,能交不能交?如果不交权,好了,骂声将如潮水而来,奸臣、篡位、谋逆等等,政治脏水将让你无处躲藏,敌人骂、民间骂,本阵营里的政治对手们也在小声地骂。献帝刚到许县时,八方人士如云如雨般主动涌来,一派繁盛,可是这股人才的涌流并未持续很久,以至于曹操后来不得不连续三次发布《求才令》到处找人才,表面原因是那个时代人才资源的稀缺,背后的主因恐怕与曹操所背负的政治包袱有关。
从个性上说,曹操是性情中人,敢想、敢干也敢说,敢做人之不可做,如早年棒杀大宦官的叔父;敢直面黑恶势力不退缩,如在济南国任上刮起的反贪腐、禁淫祠风暴;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拒绝,如中平年间回应袁绍、许攸等人私下串连的政变。在行事风格上曹操绝不是畏手畏脚的人,但真正掌权之后,也许意识到政治上已然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短板,越是军事上取得成功,曹操越是在政治上畏缩不前,各种顾忌反而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