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个智商90和的人和一个智商140的人,会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看出差异么?你身边有没有你认为智商比较高的人?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看看www.aIhUaU.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蒙面大侠对[普通人的智商]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比普通人更为突出和优秀吗?给出的答复:
140真算不得什么高智商,我智商就差不多140,没什么特别的。其实如果你是重点大学的学生,经过层层考试筛选出来的,就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有个120很正常;而如果你是北大清华的学生,140放班里可能只能算中下水平。知乎上真正高智商的人很多,但很多人都没答这题,很正常,这也是高智商的表现。
本问题下@Danny W 的答案里讲的两个人,智商估计在180左右;而一千多票的匿名答的那位美女,智商估计在160左右(若不准恕我冒犯)。
这里我要提醒两个事实:
智力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侧面,它不是一个一维的东西;
智商测试只能测出人的一部分智力,还有很多测不出来。
通常智商测试只是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等方面,有些国内测试甚至还会测“《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这样的“常识题”,但是实际上智力的范畴远不止这些。
有些人听过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这个理论非常好,因为以前的心理学家都只关注到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这一块,而加德纳把这个框框打破了,他研究发现人的智能是如此多元,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言语智能
音乐智能
逻辑智能
空间智能
运动智能
自知智能
人际智能
自然智能
不过呢,这个理论传到国内,就被一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利用了,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他们会对家长说:“你看,哈佛教授说了,你的孩子要培养音乐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等,要全方位培养,我们这些培训班统统报上吧!” 擦,完全搞反。加德纳的意思是说,既然存在这么多种不同的智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只要发现自己在其中某一个方面有一定天赋,然后去培养它、发挥它就可以了,而不是要面面俱到。比如,如果你数学总是学不好,但是音乐有感觉,那就专心搞音乐,你就是个聪明的孩子,没人敢说你是笨蛋!
所以,智力这个东西,一定不要狭隘化理解。
其实加德纳的理论还没有囊括智力的全部内容,因为你发现没有,里面没有提及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创造力。创造力太重要了,且创造力本身的内涵也很丰富。一个创造力强的人,在思维上可以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不完全列举):
联想能力:可以把看似完全无关的东西联想到一起;
重构能力:把一个司空见惯的事物拆开、打散,然后重新组合;
虚拟能力:就是能设想出还不存在的情境,并把人、事、物放到里面去排演;
具象思考的能力:就是能把很抽象的东西(比如数学公式),用很形象的方式比拟出来。
很多年以前,我看了凌志军写的《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讲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牛人的。其中有句话我读到以后就一直刻在脑子里,一个牛人说:他的长处就是能把很抽象的东西在头脑中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用这种具象来思考抽象。从此以后,这句话就成了我鉴别别人是否是天才的一个标准。
好吧,现在你想想,我上面写这么多,说明了一个什么重要的问题呢?
——说明了,既然智力有这么多侧面,那么对我们来说最重要就是,搞清楚你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你的智力模式是什么!
这其实也是一种智力:元思考的能力。
比如,经过多年的反思,我大致摸清了我的智力的特点。我的智力优势是:
理解能力:从小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秒懂,或者自学搞定;
联想能力:我善于把各种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捏到一起,这是我创造力尚可的一个证明。
而我的智力劣势是:
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来讲,我的逻辑能力比较弱,特别是“三层以上嵌套”的逻辑,我的脑子转起来就吃力了;
记忆力:我的记忆力比较差,这是个大软肋。
更直接一点说,可能我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已经达到了160的水平,但是逻辑能力和记忆力只有120的水平。明白了以上这些以后,我就可以扬长避短,尽量去做我擅长的事情,并力争把它们发挥到极致。所以,在我看来,元思考能力是所有智力的基础,你首先要认清你自己,才能发展你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智力技能,是发展你自己的关键,就是“信息碾压能力”。
这个词是我自创的,容我慢慢解释。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你可以理解为是你的内存。你的当下的各种思考,包括阅读现在这个答案,都是因为有你的工作记忆在参与。不过可惜的是,虽然人的长时记忆几乎是无限的,但是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后天去拓展也非常困难,是一个硬约束。同时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和他的智力高低密切相关。不过,虽然工作记忆容量个体上有差异,但是并不很大。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你是在思考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你的工作记忆可能经常会不够用。比如你要比较两套设计方案A和B哪个好,但是当你分析A的时候大脑已经满负荷,B就只能不管不顾了,当你分析B的时候,A也只能放到一边,也就是你无法同时去思考A和B。这时,一个智力优越的人,又正好属于信息碾压能力强的那种模式的,他就会把方案A和B分别进行压缩,压成脱水饼干一样,两个干块,每个设计都只留下最精湛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再用他有限的内存去同时处理,就能达到他的目的。
比如你看@Danny W 的答案里,对两位天才的描述:
他们会突然说一个令你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并且征求你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是在他们看到了/听到了/接受了某项新的信息以后,在大脑中逻辑思考了几步之后给出的问题。在这个描述里面,天才大脑的“转数”似乎比普通人快几十倍,即在你还没能理解一个信息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完成了几步的逻辑思考。但实际上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绝不可能有这么大。那么差别在哪呢?就是“信息碾压能力”,面对同样的信息,天才能够快速地抽取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然后进行快速的推导。而普通人,却还受困于纷繁复杂的信息细节中无法自拔。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里,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着过剩的信息,就像浸在一个大浴缸里洗“信息泡泡浴”(脑补出香艳美女的拉出去砍了)。从智力的角度讲,人们反而可能变笨了,因为这么多的信息似乎只能让他们疲于奔命,不断地去被动地接受。而这个社会中,处于智力金字塔顶端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主动出击,就像一个具有鹰一样锐利的双眼的猎人一样,去采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再进行无情地碾压,然后把最关键或最有挑战的部分放到工作记忆中进行“运算”,即工作记忆这块“好钢”总是能用在刀刃上(当然其实选择的过程、碾压的过程也需要工作记忆,我这里强调的是,经过这一系列快速迭代的过程后,最终工作记忆得以应用在一个系统中最关键的成分上;而那些洗“信息泡泡浴”的人,他们永远处理的是某一个局部、某一个泡泡)。更要命的是,从长期来看,他们会把习得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模块化处理,压缩成高密度的一块块的,就像能量块之于汽车人,当汽车人饿的时候,只要一吃能量块,立马就生龙活虎。
这真是一个“恐怖”的现实:如果上述的对比场景重复成百上千次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大得超过你的想象。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这种能力,不妨再看一遍国际象棋神童和太极拳世界冠军乔希·维茨金的《学习的艺术》。
不过所幸的是,在我看来,“信息碾压能力”可以通过你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得以提高。打个比方说,你未经训练的大脑就像一块铁板,但是如果你日复一日地把这块铁板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不断地打磨,那么终有一天,你会把它变成一块利刃。
那么最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是否更突出。那么显然了,由于智力有不同的侧面,所以那要看这个人长于哪个方面以及他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同时,大家都知道有情商这个东西,所以某种类型的高智商是取得相应的某种成功的基础,但远不是充分条件。
不过,可以欣慰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来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强大:
通过反复的元思考,看清自己的智力模式,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强化这个天赋;
在信息时代,刻意锤炼自己的“信息碾压能力”,以最大化地利用和发挥工作记忆。
网友采铜对[普通人的智商]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比普通人更为突出和优秀吗?给出的答复:
罗素曾经说过,“一个蠢人复述一个聪明人所说的话时,总是不会精确的,因为他会无意中把他听到的话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语言。”
看普通人描述高智商人群的表现,也是同样的道理。
网友Calon对[普通人的智商]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比普通人更为突出和优秀吗?给出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