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名篇论语 转载 国学名篇:《论语》全文注解

 

 

一.《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关于《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孔子(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现在通行的《论语》为二十篇,内容主要涉及伦理、教育方面。《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二.《论语》注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并从中领悟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懈怠(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由: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凭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灵敏而且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莫而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说:“用默然的方式记住(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习(知识)从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学习)从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挑选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引以为戒。”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的河边,叹倒:“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经过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一个落叶的。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三.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论语 转载 国学名篇:《论语》全文注解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851/364080922521.html

更多阅读

父母必看: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的11种益处?

国学经典诵读的倡导,让家庭看到了兴旺,让孩子看到了幸福,让民族看到了未来。经过诸多教育学家的潜心研究,发现诵读国学经典的孩子会有以下益处: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经典诵读读后感1000字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一)实习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发现学生那闪光的另一面。或许有些学生们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在舞台上他们却是最闪耀的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年轻的实习老师,我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沉醉着、欣赏着,这一段段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以下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欢迎阅读!推荐小学生背诵国学经典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加强少年儿童文化底蕴,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欢迎阅读。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

大学生经典诵读参考 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

投身经典诵读,感受国学魅力。下面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欢迎阅读。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大学》是看四书的基础之书,古人学习,必须都是从这本书开始,针对为学的目的、过程以及方式都有论述,不长,几百字,不过其意

声明:《国学经典诵读名篇论语 转载 国学名篇:《论语》全文注解》为网友嗟我怀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