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症状,绝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曾有过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头痛。从西医学看,头痛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从中医学看,可分为外感头痛,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淤血头痛,痰浊头痛等;从经络学看,后头痛为太阳经头痛,一侧或两侧痛为少阳经头痛,前额痛为阳明经头痛,巅顶痛为厥阴经头痛。针灸治疗头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一般是局部取穴配合循经远取。下面介绍临床运用一针疗法治疗头痛的体会。
(1) 头维
治疗经前期头痛,针刺效果不好,需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如多年前曾治一例:
一天中午临下班时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学生来诊,诉头痛剧烈,难以忍受。仔细观察其脸部,尚有因痛而哭的痕迹。问其部位,她用手捂右侧耳朵的前上部说:“就是这儿。”我以为是偏头痛,便即刻按常规为其针患侧的头维、丝竹空透率谷、风池、中渚、侠溪,用泻法,等留针20分钟起针后疼痛竟没缓解。又询问:“你多长时间痛一次?一次痛多久?”她说:“一月就痛一次,一痛就是两三天。”便又问:“是不是和月经有关?”回答说:“对啊!就是经前痛,之后就没事儿了。”便取三棱针在其头维穴处点刺,用手挤血,血变而止,前后治疗不过5分钟,疼痛缓解。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可见女子月经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尤其是冲脉,因为冲为血海。而冲脉与足阳明经关系极为密切,如
《灵枢-海论》
“冲脉者为十二经脉之海,其输......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上下巨虚都在足阳明经上,而足阳明经主‘血’所生病,又因冲脉隶于阳明,并足阳明经上行,所以月经前血海有余,冲脉有热,冲脉血热循足阳明经上冲,头痛乃作。月经来潮,血热随经血下泄,故其痛自止,此与《伤寒论》热如血室之‘血自下,下者愈’是一个道理。头维穴是足阳明经最高的一个穴位,又是足阳明经的标穴所在,所以其疼痛是以头维为中心。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疼痛病在血不在气,用针之法,当辨在气在血,气血不同,治法亦异,故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有刺营者,有刺卫者......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
前者在头维针刺,刺卫调气也,然此病并不在气,是以无效;后者三棱针出血,刺调血也,血热既出,疼痛自止。
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第八个穴位,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
(2)肓俞
用此穴治疗用脑过度所致肾虚冲气上逆引起的头痛,喜欢重按者。此种头痛,时作时止,每遇用脑过度或房事过频后发生或加重,头部昏痛或胀痛,或呈搏动性疼痛,喜欢用手指等重力按压,按之稍缓者,病属肾虚,但疼痛较甚且伴有动脉搏动者,属肾虚冲气上逆,可用大指指腹代针用力按压肓俞穴,可使疼痛缓解。但本病本之法,尚需休息大脑,节制房事,再以补肾中药调治。
至于取效之理,肓俞在肚脐旁开0.5寸,属肾经穴,又为冲脉所过之处,且肚脐深处为人体元气所聚之所,按之可补肾降冲,故疼痛有暂缓之效。
此外,太阳头痛可针束骨,阳明头痛可针中脘,少阳头痛可针侠溪,厥阴头痛可针太冲,因一般针灸师皆知,不再详述。
你是否还在医学理论的迷宫里苦苦徘徊?你是否还在为疑难杂症束手无策?
大医如道,大道至简,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方可化繁为简!为推动道教医学传承与发展,弘扬道医济世养生之宗旨,传播道家文化身心兼修之要义,玄博道医诚邀有缘人一同朝圣仙山,参悟医道,学习道医秘籍,追寻中华医学之本源。
【玄博道长】武当太极神针传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拜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为师,修炼道家养生医术,研修武当太极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