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七月流火 诗说三伏似流火


  

进入农历六月就该到数伏天了,俗话云: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有关伏天的说法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并无南北之分,都进入了“烧烤”模式。<?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那么,古代夏天有多热?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 年。当时,北京:“六月丙辰(<?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7月25日)京师威暑。”天津:“苦热,土石皆焦……”河北高邑:“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西周时期“七月流火”  尽管古代夏季气温资料极为缺乏、简单,直到明清之后才开始丰富、详细起来,但古代文人笔下有关“天太热”的记述。

诗经 七月流火 诗说三伏似流火

古人形容苦热多从高温环境描写。例如宋代戴复古在《大热》中说,“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农历,下同)。”他把高温环境比做在熊熊燃烧的陶瓷砖瓦窑。唐代韩愈更是形象地把闷热天气比做自己是在蒸笼之中:“自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把大热天之热,比做人在窑、炉、甑中被烧烤、蒸煮,真是形容到极点了。

古诗中描写人体在苦热中的状态主要用流汗。例如唐代司空曙的“啸风兼炽焰,挥汗讶成流”;宋代张来的“欲动身先汗如雨”。
  古诗中还常通过周围事物的反应来侧写苦热。宋代梅尧臣:“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天气热到干柴出烈火、液体熬成膏、鸟嫌羽热、兽嫌毛热。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苦热》中讲了种种苦热景象之后,竟然异想天开地“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他热得要到宇宙中去“凉快凉快”。
  也许,诗人们确实是热怕了,以致宋代范成大竟然写出“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这就是说,为了苦热快点过去,甚至连加速衰老都在所不惜。

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古人运用其聪明才智,又创造了好些行之有效的避暑方法?

“心静自然凉。”毕竟古代的大多数人是没有条件用奢侈的方式度夏的,他们对付夏天的“武器”通常就只有扇子再加上一顶蚊帐。但他们自有心理度夏法,即所谓“心静自然凉”,似乎信者颇多,所以也就成了大熟话。白居易《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种超然脱俗的心态,正应了那句名言“烦夏不如赏夏”。

“吹自然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所描绘的度夏景致。“开轩”而可“卧闲敞”,可见古人爱吹自然风,不仅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而是自然风确实能带来真正的凉爽。

“享受夏趣”。明代李明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钓钓鱼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乃不可小视也。

“沉本浮瓜”。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具有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在清朝宫廷中,消暑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真是“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本浮瓜冰雪凉”。

另外,夏天多吃各种瓜果,去火降暑。俗话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

 

创作于2014【甲午年】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851/61693866209.html

更多阅读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八月未央 九月授衣

想赶在八月的尾巴上再写一篇日志,等到本本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零点了。不知道这个八月都忙什么了,回头看看好像什么也没做,没有用心写过什么,没有让自己满足哪怕用来安慰的收获,很多天的混乱,还有大太阳,热热的走在理科楼或是图书馆的路上

七月什么时候流火? 七月流火形容什么

明天离开三水,纵然有点不舍。但还是得离开。(一)天气这个暑假里头,大家最最关注的就是天气了。新闻里头最耸人听闻的是,浙江的蔬果被太阳烤焦了。听言,有点吓人。不过,看我的脚也知道,我也快被烤焦了。第二吓人的是,北极熊因为变暖、冰川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夏季,闲步户外,采一枚树叶夹进书里,听一听风儿记在梦中。让雅致的漂亮的一袭白长裙花儿一般铺洒开来。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配一顶嵌有一朵小小红玫瑰的日本式笠形草帽,别具风味,夏天独有的情调和诗意使我们醉意阑珊。夏季似《天鹅湖》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上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豳,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周族祖先公由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豳风》是豳地一带民歌,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七月》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篇。很多人看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七月未央,妖精物语

七月未央,有人说,我是妖精,有人说,我是才子,其实,红尘芸芸,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这尘世,一粒会回忆,会消逝,会遗忘的尘埃,只与文字有染。――题记(一)回忆平平仄仄的时光在老去了之后,沉淀出的琥珀色的痕迹,便是回忆。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仰望天

声明:《诗经 七月流火 诗说三伏似流火》为网友重拾故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