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快乐!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陕西省南郑县牟家坝小学:王玉梅
翻开小学低段数学教材(北师大版),映入眼帘的不仅有许多色彩鲜明的图画,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那可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这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们来说,要使他们老老实实地坐上四十分钟来认真听课,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几年的低段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多么重要。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一节课的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钟,如果我们抓住他们的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首位,使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堂,能够自主快乐地学习。那么枯燥的数学课就会变成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式入手。
一、利用教学资源,创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老师简单显浅地提问,学生在不理解老师提问目的和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就会因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而严重抑制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相反,如果老师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直觉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他们的思维就被激活,同时也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借助童话故事导入
新课是低年级教学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比较多少”时,我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出学习内容:森林里的动物学校开学了,许多小动物都来到了这里,有小熊、小鹿、小猴„„(边说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羊羊老师让小猪数数全班的人数,可它数来数去数不清,小朋友们能帮帮它吗?立刻,孩子们便认真数起来,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等大家将每一种动物的数量统计清楚之后,我便趁热打铁(课件动态演示)分别打出其中的两种小动物,让孩子们来解决: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把这种数量多少的比较过程用课件逐步演示出来,让孩子们形象地体验到多与少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能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因此在学习 “数的认识”的时候,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向他们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我就先利用学具来让孩子们摆数,数数。然后再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数量。这时候,就可以用学具或者学具以外的东西来表示这个数,比如,用手指、用粉笔、用彩笔或者用数字卡片表示等等,只要能使物与数一一对应就提出肯定和表扬。接着,让他们数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几扇窗户,甚至还将他们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几盆花,几张标语等等。最后进行认读数字的训练。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老师说的数,然后想想还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表示?通过以上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认识10以内的数,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诱发数感。
三、设置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能设置认知冲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就能很快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统计”的教学过程中,我用 “动物园联欢会”为题,让孩子们带上小鸟、老虎、小鹿、小熊四种动物的头饰,并让他们进行统计并填写统计表和作统计图。统计图是用一个格子代表一只动物,而代表动物的方格只有十个。当孩子们开始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给统计图涂色时,他们发现喜欢小熊头饰的人数有14人,涂不下,这可怎么办呢?孩子们便开始试图寻找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一番讨论探究,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一个格子不用非得表示成一
个人,也可以表示2人、5人、10人、20人甚至50人。我也因势利导地强调:做统计时不用太过死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1格所表示的数量。因此,激发认知矛盾,促使学生逐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四、挖掘“快乐”因素,引进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数一数、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玩一玩等。如果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老师能挖掘出其中的“快乐”因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合作与探究的机会,那么,数学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也会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学习10以内的数的倒数时,我让大家选出了班上十名同学,听他们依次报数。同时,座位上的同学将自己听到的数字在练习本上按一定的顺序记录下来。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是否可以用其它不同的方式将这十个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呢?通过讨论,大家发现,数字要按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时,既可以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到大排。通过比较,大家知道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顺数和倒数的现象,还明白了数字从小到大数为顺数,从大到小数为倒数。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将学生平时爱玩的一些数字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会学、乐学,而老师也能轻松愉悦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快乐教育”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只要我们能抓住日常学习中的一切契机,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会乐学不疲。数学学习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时间,使他们一个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那么,求知的过程就不会显得单调和枯燥,而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会如期待中的那样充满活力、充满乐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