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不仅是我国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契合了民族的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松”文化审美形成的历史渊源,指出“松”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图腾崇拜、民俗文化的积淀、儒道互补的人格标准形成三个审美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松”人文精神所蕴涵的生命美、情意美、人格美、气节美等四个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松;传统文化;审美;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9)10-0021-05
一、引言
“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其中“松”被《史记》誉为百木之长,作为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它耐贫瘠、抗水淹、傲霜雪,林语堂说:“人们对于松树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的,而且是最有诗意的,松树比其他的树木更能表现出清高的性格。……所以中国的艺术家讲到松树的雄伟时,正如阿诺特(Matthew Arnold)讲到荷马(Homeros)的雄伟一样。……松树因为具有这种古色古香之美,所以在树木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有如一个态度悠逸的退隐的学士,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拿着一根竹杖在山中的小道上走着,而被人们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那样。”(林语堂《论树与石》)因此,从《诗经》开始,众多的文人墨客便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如:《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高松》“有风传雅韵,无雪赋鹤姿。”以松为内容的赋更是数不胜数,如:(东晋)谢灵运《松赞》、(梁)沈约、(唐)谢偃均作有《高松赋》、(唐)王勃《涧底寒松赋》、裴度《岁寒知松柏后凋赋》、李绅《寒松赋》、符载《植松谕》、(宋)王十朋《岩松记》、(元)冯子振《十八公赋》、(明)王梦泽《松说》、(清)蒲松龄《秦松赋》等。据统计,仅在唐诗三百首中,松共出现了25次,是出现最多的树种。此外,不仅是在诗赋中,在绘画、园林、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松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艺术形象,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理念。
二、“松”文化审美的历史渊源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松或者作为一种客观环境里的存在物,作为风景园林的欣赏对象,或者是作为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载体,一种象征性形象出现在大家眼前,但无论是哪一种角色,“松”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而这种审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功利性”到“愉情性”的过程,按照这个审美演变过程,我们将“松”文化的审美发展历程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松”审美文化的形成——以生态美为表征的图腾崇拜。
《抱朴子》曰:“松树之三千岁者,其皮中有聚脂,状如龙形,名曰飞节芝。”古代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落后,人们对自然规律缺乏了解,很容易对自然产生神秘的敬畏之情。松,以其独特的外形特点,特别的生长环境,旺盛的生命力走入人们的视野。《玉策记》曰:“千载松树,枝叶四边披起,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岁。”《格物总论》曰:“松树磥柯多截,皮极粗厚,望之如龙鳞,盘根楞枝,四时青青,不改柯叶。”松树遒劲的枝干,如龙鳞般的树皮,强健的生命力,都给人类心灵巨大的冲击。由此,它不仅以树木的形象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更是以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进入人们生活,正如原始青铜器上狞厉的图腾一样,“它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形象的雄健的线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美的历程》第42页)也正因如此,一系列与松相关的神话传说便由此产生。《刘向神仙传》曰:“松者,横也时受服者皆至三百岁。”《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有方山,上有青松,名日拒格之松,日月所出入。”《嵩高山记》曰:“嵩岳有大松,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或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神境记》日:“荥阳郡南有石室,室后有孤松千丈,常有双鹤晨必接翮夕辄偶影,传日,昔有夫妇二人具隐此室,年既数百化成双鹤。”
然而,中国审美心理又有其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不同,“它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美的历程》)正因如此,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对松树的情感已不仅仅是神秘的图腾崇拜,新的文化生活注入其中,使人们对松的审美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2 “松”审美文化的第一次飞跃——以物用价值为基础积淀成独特的民俗文化。
松树作为一种植物,四季常青,雪压不倒,身姿或是高大笔直,或是虬劲盘曲,即使在非常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只要有一点点土,它便能在悬崖峭壁上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此外它的果实可以入药,松胶可用于照明,松木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用来制琴,名日“松雪”,燃烧后的松烟可以用来制墨,还可以用来制作古代兵器,当然它也是一种舟桥、建筑的主要材料。
此外,松木因其高大的形象,高贵的品质更被赋予了高贵的礼仪文化内涵,如春秋战国时,曾把行道树栽培管理的好坏,视为一个国家盛衰的标志之一。秦统一后,曾命令道旁广植松树,《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穹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松,作为长青之树,不仅作为行道树,美化环境,保护道路,而且还是宫殿庙堂的守护之神,《史记·龟策列传》:“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间。”唐代武则天亦有诏令以松“树阙门闾”,松柏寓有烘托居室庄严肃穆之意,具有其他树种不可企及的特殊地位。如《南史·陶弘景传》称:“陶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而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了洛阳有多所寺庙园林均有松柏用于造园,如景明寺是“竹松兰芷,垂列阶墀”,永明寺是“庭列修竹,檐拂高松”,也正因如此,松树成为园林造景主要树种,并用作社木和贡品。古代建邦立国都要建立祭祀的“社”,“社”就是土坛,立社要种植树木,相传“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夏朝的社树是松,商朝的社树是柏,《尚书》中记“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多种类的社树信仰,构成了我国树木崇拜最悠远、最主要的文化渊源之一。
3 “松”的审美的第二次飞跃——以儒道互补的哲学精神为基石形成的人格标准。
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理性主义是这一时期总的思想特征。《庄子》:“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象征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并同时使得人们的审美文化心理逐步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
孔子的学说“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美的历程》第67页)由此,孔子开创了“比德”的创作传统,“比德”即以自然景物比拟道德品性,《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荀子》中载“松柏经秋而不凋,蒙霜而不变”,并在《荀子·大略》中对孔子的以松比德有过阐述:“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苛,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在这里,松柏成为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比德意识”逐渐突破了仅以经济价值作隐喻类比的范围,而更加注重从自然物的一些特性入眼去比照人们的品性。“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人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美的历程》第72页)相比较而言,“比德”之为美,功利性强,忽略了自然物本身的形式美,只有体验到审美对象本身的品格,从“比德”阶段上升到“畅神”阶段,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美。真正的自然美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因此,中国自然审美意识真正的崛起应该是在南朝,“松”,苍劲傲岸,合乎蔑世的心态。在孔子之后,庄老精神进一步涵养了“松”的精神品格,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人们对松的审美终于摆脱了谶讳神学的界限,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将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与美学理想相融合,使人生修养进入了诗性的审美境界,并在后世文人墨客的品鉴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松”传统精神文化的审美内涵
1,生生不息、高大顽强的生命美。
从周代开始,松树便被选作皇家园林的行道树,以至皇家墓地的最高等级的墓地植树。然而,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松树也打破了《周礼》的约束,将普通人的生死与之联系起来,如:“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古诗十九首》之十三)“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古诗十九首》之十四)在汉朝的这两首诗中,无名诗人遥望曾经松柏遍植的墓地,不由得感怀身世,悲从中来,象征着长生不老的松反衬出现实人生苦短的悲凉。这种写作传统延续发展下去,松树便发展成为一种对现实人生的象征性的关照。“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人生浮且脆……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鲍照[南朝]《松柏篇》)“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吴芾[宋]《咏松》)在这些诗篇中,诗人在象征着宗族延续的墓碑前,缅怀逝者的同时,看到松柏的高大形象与墓前的蓬蓬衰草,生与死,高大与低微,时空的对比,诗人产生了强大的心里震撼,逝者已去,唯有松树高大挺立,以昂扬的姿态,君子的风度关照着人世轮转,慰藉着生者灵魂。那么,人的生命是漂浮且脆弱的,究竟什么才是长久的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孔子将文人对松树的关照引入了现实人生,松树长寿的生命固然令人倾羡,但它顽强的精神更值得称颂。
2,位卑才盛、矢志不渝的情意美。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左思《咏史·其二》)“涧底松”是文人作品中常见的形象,这种松树往往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下、溪流旁,因生长环境狭小,不能生长成遮天大树,同时,因其地位的低微,山上的野草甚至也能遮去它的光芒,很难有所成就。因此,“涧底松”的形象既是对封建社会门阀制度的批判,也成为文人才子位卑才高,自我关照的一个象征。即使是到了政治较为开明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也引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白居易[唐]《涧底松》)在现实人生中,人生理想难以实现,四季常青的松以“人格化”的形象慰藉滋养着诗人的心灵,鼓舞诗人矢志不渝、坚持理想。因此,白居易酷爱松树,甚至在家中庭院亲自手植松树以明志。松树不仅作为美化环境的园林植物,更是以一种人格化的形象走入文人生活,苏轼、杜甫等人都曾在自己的居住地栽种松树,文人崇尚以松为邻,以松为友,松便成为人生逆境中,自我追求、矢志不渝的情感载体,给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痛苦的现实人生带来了慰藉与坚持的动力。“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人心忌孤直,木性随改易。既摧栖日干,未展擎天力。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孟郊[唐]《衰松》)在世态炎凉中,唯有松树了解诗人的寂寞与执著,作为知己,情深意厚地与诗人相知相守。“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李峤[唐]《松》)“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唐]《古松感兴》)经历风霜,不改其节,松为树中君子,把树中君子作为知己,用以愉情、明志,至此,已成为一种创作传统。
3,傲骨丹心、淡泊清高的人格美。
在各种树木中,松的形象是卓尔不群的,“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陆惠心(清]《咏松》)它不与花草争艳,不与桃李争春,不畏藤萝攀附,“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无论是幽居谷底的涧底松,还是悬于峭壁上的孤松,它们的形象都是孤独、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英姿向世人展现着正直与无畏的精神。这种品格正迎合了隐者的心态,君子不以群处、不改其节,因此,松树又被称作君子树,为离世独处的隐者所推崇,松树作为隐者的形象强化了人们为坚守信念而甘守孤寂的思想意识。在陶渊明的诗中,充溢着陶渊明对青松傲霜斗雪、卓群的赞叹之情:“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技。”(《饮酒二十首》)“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拟古诗九首》)不仅如此,诗人还将自己守节不阿的情意赋予松树,视若知音。如:“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陶渊明[东晋]《饮酒二十首》)同时,不凋的青松,也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在利来利往的世俗生活中,诗人独立于世外,与松为伴,与鹤为友,誓言守洁,傲雪孤松正是诗人傲骨丹心的人格写照。
4,崇高坚毅、临危不屈的气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