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拜读《北京折叠》突感”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听完《北京折叠》,不知您有没有隐隐感觉到一丝焦虑:它彷佛是我们的生活,但又不是,而且谁也不明白,将来会不会真的是。也许正像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所说的那样: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这个小说表面上说了很多阶层分化的东西,但深层次凸显了对人类进入机器智能时代的担忧,当机器真正代替人以后,大批失业人口的消费潜力急剧下降导致社会整体需求下降,经济进入了萧条期,人类该何去何从呢?未来的穷人至始至终没有被社会剥削,因为他们造不出任何价值,真的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
下方简单的介绍小说的描述资料让你一睹为快:小说描绘的是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北京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一共住了8000万人口,啥概念呢?此刻咱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000多万,那时候人口差不多是此刻的4倍。这么多人怎样待在一个城里呢?小说里给的解决方案是把城市分层6环以内的北京城区,变成了三层,像夹心饼干一样,三层只有一层能露出地面,大家得按48小时为一个大周期,轮流到地面上来。比如说,第一层住了500万人,都是城市里的精英阶层。他们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露出地面24小时。第二层住了2500万人,基本是公司白领什么的中产阶级,他们第二天早上6点到当晚10点,能露出地面16个小时。第三层人最多,5000万人,都是城市底层平民,但他们露出地面的时间最短,只有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6点这8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根本看不见真正的太阳,高悬在头顶的阳光只是第一阶层用高科技制造的假象。
故事就在这样的城市背景里展开。情节其实十分简单,讲的是生活在第三层(也就是最底层)一个叫老刀的垃圾工人。为了赚钱给孙子糖糖上幼儿园,甘愿冒着坐牢的风险去第一空间,帮第二层的男学生给他在第一层的暗恋对象送情书。为啥送个情书要坐牢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不一样空间里的人有截然不一样的身份和地位,你要是敢随便跑到另一个空间去,就是犯法。这三个空间的差距有多大,举个例子让你一看就明白了,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老刀在第三层算混得不错的,当个垃圾工,每月赚1万。老刀去第一空间送迷信时,第一空间的阔太太给老刀的封口费一出手就是十万元,应对10张1万元面额的纸币,老刀先得十分窘迫,他这辈子没有见过一万元面额的纸币,而10万元只是第一空间那个阔太太一周的薪水,而她仅仅只上半天班。她在高档酒席的一个菜就抵得上老刀三四个月工资,普通人的月收入是老刀的40倍。
那里又有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没露出地面的时候,大家怎样生活呢?且看小说是如何解决的。这就和小说名字北京折叠有关了相当于不一样的人生活在不一样的空间,每层空间被翻转到地下的时候,建筑物都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动折叠,居民都钻进自家的休眠舱里,被特殊气体催眠,睡到下一次露出地面为止。这样算起来,每48小时里,第一层的人要被催眠24小时,第二层的人被催眠32小时,第三层的人最惨,要被催眠整整40个小时。
《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两万多字,我想很多人可能还没看过。首先介稿人。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年至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这样一个学霸级别的年轻美女姐姐写出科幻小说,并荣膺雨果奖,对科幻小说不感兴趣的的我不由得顿生拜读执念绍介绍作者郝景芳,生于1984年7月27日生于天津,《东方文化周刊》专栏专辑人。
透过各种奇遇,老刀揭开了这个折叠城市的最大秘密。原先,那个时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机器时代,机器比人工便宜,生产线一改成机器的,效率蹭蹭往上涨,根本不需要人来干活。人没活干,造成大面积失业怎样办?两个办法:一是把一些低层次手工劳动故意留给人去干。比如那个时候技术上早就实现了垃圾自动化处理,但就是为了让第三层的人有事干,城市管理者硬是雇了2000万垃圾工人,让他们手工分拣整个城市的垃圾。即使这样,还是不行,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干脆所有人都催眠、睡觉,彻底减少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明白了吧。同时小说中也描述了最朴素的天下父母心,老刀期望女儿透过良好的教育,鲤鱼跳
龙门,能够有朝一日从第三空间跳到第二空间。最终被折叠的不仅仅仅是城市,还有每个人的生命。
八月是一个多事的季节,里约奥运会很多激动人心的场面,同时王宝强事件频频头条,遮住了人们的眼睛,忘记了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的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雨果奖堪称是世界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分量十分重,这是亚洲人第二次获奖。前一次获奖的亚洲作家,是咱中国写出《三体》的刘慈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