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在百年多前,这还只是片布满沼泽的遗世之地。那时英殖民当局欲在成名已早的蒙巴萨与乌干达的坎帕拉间修建东非铁路,而这里正是中间一个小小的补给站。不过,就是这个绝佳的中间位置,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内罗毕在短时间里迅猛成长,它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便将蒙巴萨抛到了后方,正式取代了蒙巴萨成为英国东非殖民地的首都。
随着白人的定居,城市建设的同时,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马赛人被迫迁出划定的城市区域。即使如此,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内罗毕的郊区仍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草原湿地,常常有河马与犀牛常常出没,甚至狮子也是那里的常客。所以才有了最初狩猎区的范围划定与国家公园的建立。可惜,在接下来肯尼亚独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那就是涌入首都过多的黑人人口与完全根不上的城市配套设施的矛盾。除了水、电、住房极端短缺外,几乎所有的高楼大厦都被烙上毫无特色的速成形混凝土的外观。
今天的内罗毕,早已牢牢占据着东非中心的位置,它不仅是最大城市,也是最主要的交通枢纽,但同时,它也是饱受诟病的城市。因为极度贫困,加大了这里的犯罪率,这里被外国游客戏称为“Nairobbery"(内罗劫),并且主张成日躲在酒店里等候去下一个目的地。但我还是走在阳光灿烂的大街小巷,代价就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四周动向。
看得出,黑人成了这座城市名符其实的主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显然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因为那随处可见的工地与随地乱扔的垃圾,都在表面他们并没有爱它,至少不是真爱。除了上天赐予的清澈的蓝天白云外,这座被他们建设得毫无特色又略显凌乱的首都,再也没有让我喜欢上它的原因。当我离开它,渐行渐远时,瞥见乡村不平坦的公路两边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失去了狮子与犀牛的徘徊,唯有那些鲜艳的花儿仍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来告诉后来的游人,那个用亿万年时间才进化成的自然,人类仅用了一百年时间便彻底改变了它。
这,究竟是我们的福还是祸呢?
台历题:猜猜下图中憨态可掬的鸟儿叫什么?是哪国的国鸟呢?
议会大厦的钟楼
大楼后面是高耸的肯雅塔
现代感十足的全玻璃幕墙建筑 市中心
鲜艳的花朵 蓝花楹
热带植物
一片大工地
黑人的天下
市中心的一家超市

超市里的纪念品
内罗毕的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