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日辛苦努力工作,减去每月基本开销之后,到头来仅仅留下少量的积蓄,这个时候你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最大效益的来花费这有限的钱。正如科学研究所说的那样,你要将钱花在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地方。
拥有悖论说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洛维奇开展了一个为期20年的实验,得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不要将钱花在买买买上。通过买买买而带来的幸福感消逝得很快。下面列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因:
1.新买的东西总会很快被我们厌倦。初买时的那种新颖感和兴奋感很快就消逝掉了,只剩下习惯和普通。
2.我们一直在给自己设置新的障碍,买买买是条不归路。新事物带来新的期待。一旦我们厌倦了新的事物,我们就会寻找更好的东西。
3.攀比就潜伏在你身边。本质上而言,拥有会增长攀比心理及行为。我们买了新车并为此而兴奋不已,直到自己的朋友买了一辆更好的车,这种兴奋感便会消逝——并且事实上,总有人拥有比你更好的车。
“幸福的敌人之一是适应,我们通过买东西获得了满足感,并且我们也成功获得了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持续的时间是短暂的,不久我们就会适应以致厌倦它”吉洛维奇教授说。
拥有悖论说是指,我们以为自己从购物中得到的幸福满足感会像物品本身一样存在很长时间。这好像是一种直觉,认为将钱花在我们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物上会更有价值。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旅行的意义
吉洛维奇教授发现旅行——消失得很快——会比买东西带来更持久的幸福感。为什么呢?
旅行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价值并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所见,所做,所闻以及所到之地的这些经历使我们成为了现在这个自己。买一个苹果手表并不会改变你是谁,但是一段旅行很有可能会对你进行改造。
和物质相比,我们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此刻的自己。“你可以喜欢你的物质生活。甚至于你可以认为这些物质生活是你身份的象征,但是无论如何它们依旧是和你分离的部分。反而,你的旅行经历才真正是你的一部分。我们是我们所有经历的总和。”吉洛维奇教授说到。
攀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并不会像我们攀比物质生活一样对旅行经历进行攀比。衡量两种旅行经历的相对价值是很难的,因为旅行本身就是让各自愉悦的存在。
但是对旅行的期待是很有必要的。吉洛维奇教授还发现对旅行的期待会带来兴奋和愉悦,而对某种物质的期待则给人造成烦躁不安。愉快的旅行经历从开始制定旅行计划的时刻就开始了,这一路的记忆都会让你永久珍藏。
你是否曾买过一些东西,它们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酷?一旦你买了它,它每次出现在你面前都让你失望。甚至于,就算买的那个东西和我们期望中差不多,买了的人通常会后悔说道:“是的,它很酷是没错,但是也许它不值这个价格。”但是对于旅行的经历,我们就不会出现这种失望和后悔。旅行中的时间总是消逝得很快,正是因为旅行的时间较短才使我们更珍惜它们,并且时间过得越久,这些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越珍贵。
通过买东西我们可以获得短暂的快乐,而这也会让我们陷入“快乐的泥潭”。也就是说,这种快乐消失得很快并且让我们有更多的购物欲望。物质也许比经历存在的时间更长,但是关于旅行的记忆却会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huffingtonpost.com
译者: Conniehere.
《早安,新东方!》 第220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小伙伴看看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