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是怎么的人?

相关解答一:魏征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之一。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相关解答二:魏征到底是哪的人?

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直成,河北省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有远大志向,对於各种书籍、 学问能够融会贯通。正如史书所载:“魏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好读书,多所通涉。”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魏徵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相关解答三:魏征其人

翻译:然而,别看魏征状貌不逾中人,却有胆有略,善回人主之意。魏征是一片赤胆忠心,况且总是言之在理,因而,大都是太宗皇帝“霁威”改容,瞿然向魏征赔不是:“吾已悔之。” 一次,魏征从外面回来,看到太宗皇帝车驾齐备,像是要出门,见到魏征,突然又下命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问道: “听人说陛下要驾幸南山,外面都己严装待命,却突然不去了,这是为什么?” 太宗皇帝笑着说: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还有一次,太宗皇帝得到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在朝廷上把它架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儿。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征奏起事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动。等魏征告辞后,急从怀中掏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 正例唐太宗重用魏征,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同时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史称“房谋杜断”。这是一个很切题的“亲贤臣,远小人”的证据。 反例就举胡亥啊,重用赵高;朱由孝啊,亲信魏忠贤;赵构啊,偏听秦浍. 评价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


相关解答四:魏征是什么朝代的人?

1、魏征是唐代人。

2、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3、评价

赵顼:唐李世民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曾巩: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长民守土则李大亮。其余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


相关解答五: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

是同一个人,“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简化字运动中把它们统一成“征”这一种写法了。其实这多少伤害了汉字的丰富性。“长征”和“徵收”,当词性不同时本是两种写法,但现在的统一写法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了。

“徵”也是“征”,繁体而已,请相信我,心思缜密的朋友。记得我研究《三国志11》的时候,起初的征兵系统就是繁体显示,为“徵兵”,我们还一直习惯叫做“weibing”呢,从来没怎么细想过。后来才是一次偶然中认识到的,所以记得很深很深。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是怎么的人?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畅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相关解答六:唐朝魏征是怎样的一个人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魏征少时贫困,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


相关解答七:唐朝魏征是怎样的一个人

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魏征少时贫困,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


相关解答八:魏征和魏徵是一个人么??

是的,魏征的繁体字就是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中文名: 魏徵

别名: 玄成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唐巨鹿人

出生日期: 西元580年

逝世日期: 西元643年

职业: 政治家


相关解答九:唐朝魏征是何人物? 30分

唐朝时期最著名的谏臣,不畏皇权,敢于向皇帝直言,而太宗皇帝也很乐意接受魏征纳谏,所以魏征一直深受皇帝器重,魏征死后,皇帝曾说:“今魏征死,遂亡一镜矣。”


相关解答十:魏征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魏征580年出生于馆陶(今河北),家境贫寒,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寨起义;唐初为太子洗马;唐太宗即位后擢为谏仪大臣,他正直坦言,能毫无畏惧的向唐太宗提出谏言,成为唐太宗身边的名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良臣,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他的功绩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只有唐太宗那样的开明君主才能用好他。 唐太宗建国之初,充分汲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深以为戒,他经常对儿子说:老百姓好比水,君主好比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要爱老百姓……,他说:“虚已以受人”这样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尽心竭力发挥作用,君主也才能正确处理朝迁政事。 一天唐太宗和魏征谈话,魏征告诉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建议皇上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唐太宗认为他说的对,所以,以后决策之前就更加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终于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有个叫李百药的大臣向唐太宗建议说:“以前宫中虽然减过人,但是现在宫中的宫女还是太多了,这样即浪费了国家的人力,也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资金……李世民听取了他的意见,前后从宫中放出来3000宫女。这在有着传统思想的封建社会是个多么伟大的举动。 有一年国家征兵,按规定只征年满18岁的,有大臣建议:凡是个头高大,身体强壮的都应在招募之内,而不再考虑其年龄。唐太宗同意并下了诏书,却被魏征扣下了。唐太宗催问几次,但仍未发出诏书。于是,唐太宗直接找来魏征问他:“有的人身强力壮,可是为了逃避兵役,隐瞒了年龄,现在看按身材征兵是对的,可你为什么不迅速下达圣旨?” 魏征说:“我听说竭泽而鱼,当时可以得到很多鱼,可是以后就没有鱼了;用烧山林的办法捕野兽,一时会得到很多的野兽,但以后就再没有野兽可猎了。如果我们把看着身强力壮的青年都征了兵,那么以后就不会有很好的兵源了……” 唐太宗和他争论,魏征又说:“皇上以前诏令18岁的青年服兵役,现在又改了,这不失信与民吗?陛下如此不守信用,叫老百姓怎么能相信朝廷呢?” 太宗说:“我哪里不守信用了?” 魏征说:“陛下刚即位时下诏免去老百姓欠国家的钱,可是有些地方还是照样收了钱;陛下下令免收关中百姓两年税赋,免除徭役一年……现在,有的老百姓税赋也交了,徭役也服了,可是又要征兵,并且不遵守18岁的规定……这能算守信吗? 魏征的一番直言,使得唐太宗说不出话来。后来太宗想了一阵说:“过去我以为你有些固执,不讲情理,现在看来,你考虑问题细致入微,那我就按你说的改正。” 一次,唐太宗到九成宫去巡游,随从人员众多,开始围川县令把这些人安排到县衙的官舍,条件自然好一些。后来,宰相李靖和其他的大臣也来了,县令就把宫里的人安排到别处去了,这些人不满意,就反映到太宗那里。太宗听了也不高兴,认为县令小瞧了宫廷,要查办县令。 魏征听说了这件事赶紧去见太宗说:“李靖、王圭都是朝廷的大臣,他们来地方巡视,县令要向他们汇报情况和听取指示,安排条件自然要正规一些,他们了解了情况之后才能向您禀告,宫里人不过是后宫奴仆,也没什么大事,再说县衙已经尽力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我看县令这样安排还是合适的,如果因为这事处罚县令,会引起人民的不平……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冷静了下来,再也不提这事了。 魏征前后多次给太宗提建议,大多被采纳了。唐太宗还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号召大家也积极提出建议。 一次宴会上,唐太宗认为魏征建议有功,要给他封爵,魏征认为这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婉言谢绝了。 后来唐太宗依据规定,要加封魏征的儿子,也被魏征多次谢绝。魏征看实在推不过去,就答应皇帝加封了他的一个已经过世的侄子。 贞观7年,唐太宗要提升魏征为左光禄大夫(从一品官)封郑国公,地位和俸禄当然要提高很多,魏征......余下全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2351/817652544283.html

更多阅读

李纨性格特点 李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李纨是个怎样的人?

李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李纨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却又超然物外。她是深巷中一泓无波的古井,她是暮霭里一声悠扬的晚钟。那古井,那晚钟,沉静,从容,却也沧桑。《红楼梦》中的人物的个性都是如此鲜明生动

画家郑板桥 文人画家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

声明:《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是怎么的人?》为网友无思无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