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建康 顾恺之施舍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

顾恺之(字长康)在当时就以画闻名。《世说新语》载,谢安对顾恺之画作的评价是,“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恺之的画已是空前了。他尤擅人物,曾画殷仲堪,殷仲堪一目,不想画像,顾恺之飞白拂于其眼上,如轻云蔽日,殷仲堪大喜。顾恺之画像常为时人所不懂,画成之后又令观者为之精妙。他曾为裴楷画像,于脸颊上添三根毛,人问其故,顾恺之说:“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之人都觉这三根毛如有神明。又画谢鲲于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恺之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顾恺之画人经常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恺之解释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早就认识到,人物画的传神之处在眼睛,可谓画人点睛也。

如果仅仅画画得好,还不能称之为名士。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的轶事很多,《建康实录》就记载了一件他“不差钱”的往事。

建康(今南京)城要修建瓦官寺,僧人向达官贵人们化缘,捐款没有过十万钱的。顾恺之也来凑热闹,挥笔写下施舍一百万。大家知道顾恺之一向清贫,都以为他说大话。后瓦官寺建成,僧人请顾恺之给钱。顾恺之让僧人在寺中准备一面墙壁,闭关一百余日,画维摩诘像。画完照例没有点睛,对僧人说:“第一日开见者责施十万,第二日开可五万,第三日任例责施。”第一天来参观的人交十万钱,第二天交五万,第三天以后随意。结果第一日来观看顾恺之点睛的摩肩接踵,顷刻就筹得百万钱。

顾恺之建康 顾恺之施舍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刘邦“贺钱万”,最后不但一分没给,还把吕太公女儿娶走了;顾恺之施舍百万,最后兑现了,这就是帝王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顾恺之施舍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2651/74812184440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吃甘蔗的理论

原文地址: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作者:郁小猴明月同志真是知识渊博,这个典故据说是“大家都知道”。百度上一查原来不知道的不是我一个,而且都是因为看了明月写的而不知道,o(∩_∩)o。典故是这样的:顾恺之是晋朝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爱吃甘蔗

顾恺之作品欣赏 曹不兴佛画

顾恺之 (约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画家。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多才多艺,他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上的成就,使其在中国绘画史上名垂千古。他为人机敏狡黠,曾为自己珍爱的佳作,一橱封题后暂时寄存

国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赏析 顾恺之洛神赋图大图

洛神赋图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后来,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目录作品简介 作品赏析 作品典故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最早东吴画家

一、顾恺之生平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

《洛神赋图》赏析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赏析

一、绘画者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探微

声明:《顾恺之建康 顾恺之施舍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为网友来自火星球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