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
这就是重檐飞翼、古朴典雅的“烟雨楼”。
楼名来自唐诗人杜牧的“……,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五代时期(公元940年前后)。那时,吴越国的中吴节度使、广陵王钱元璙曾在湖水广阔、风景秀丽的嘉兴鸳鸯湖畔修筑了一座台榭,若干年后以“烟雨楼”相称,从此“烟雨楼”三字在中国文化史上千古流芳。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烟雨楼于湖心岛上。四百多年来,几经兴废,现楼乃1918年重建。也就是说九十年前那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召开“一大”的时候刚新建不久。
-
“船泛春波天上坐,楼称烟雨霁中来”, 乾隆皇帝老儿1765年《游烟雨楼即景杂咏 》中的两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烟雨楼的美景。
乾隆十分喜爱烟雨楼,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正是按他的指示仿嘉兴烟雨楼建造的。
-
-
烟雨楼的背面。
(思泉的老父亲1989年在烟雨楼前的留影,时年古稀。已仙逝多年,留此为念)
-
前檐“烟雨楼”匾额是“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1965年题写的。推测,之前的题额当是前面见过的清顺治年间冀应龙所书的“烟雨楼”(参见《【带您游南湖】(39)湖心岛——年丰民乐筑“清晖”》)。
-
一楼大厅。“分烟话雨”的匾额,是褚辅成(1873~1948年)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题。
-
左右两边的抱柱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是董必武老1963年为当时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题。
大厅里陈列着郭沫若、沈钧儒、贺敬之、叶圣陶、陈从周、沈迈士、刘海粟等一些名人围绕“一大”和烟雨楼主题的书法作品。
-
由楼后的木梯“共登青云”上二楼。
-
二楼大厅中部匾书“湖天一览”,著名书画家王个簃(1897~1988)题写的。
-
墙面嵌仿真制作的历代《重修烟雨楼记》、《重建烟雨楼记》,上面是各时期维修、重建烟雨楼的记载。
-
两侧的高档红木屏风是历代名家题咏烟雨楼的辞句和烟雨楼的变迁史。
-
-
自楼上眺望南湖景。
-
楼前两棵古银杏树,系明代在湖心岛建烟雨楼时栽种。四百多年了,这两颗饱经风霜至今仍然苍劲挺拔生机盎然的银杏树目睹了南湖的风风雨雨兴衰变迁,肯定也看到了九十年前的那一伙年轻人。
-
(待续。本集文字参考了网上的有关资料,特此说明)
感谢“吉格罗朵”博友为本文留玉:
欲登青云览湖天,却逢烟雨濛荷田。
泛舟破霁采莲去,渔歌和啸独成仙。
顺告:欢迎“星海之友”的圈友们加盟“星海之友”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