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
输在起跑线不可怕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能要求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跑第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如果孩子在某个方面不是特别擅长,父母着急也没用。在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中,慢慢发现他的特长和不足,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或许更好。
我去全国各地给家长和孩子做留学讲座的时候,每次会场都座无虚席,而且都以家长为多。讲座后接受家长咨询时,除了正在进行留学准备的家长来和我交流各种问题,也有很多孩子还在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父母挤上来,一脸焦急地问:“我的孩子怎么着都学习不好,怎么办呢?”“我女儿还在幼儿园识字数数就赶不上其他小朋友,以后我该做什么?急人!”……
每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微微一笑:“急什么呢?孩子现在不够优秀,将来未必发展得不好……”一听这个家长更急了:“一起跑就比人家慢,往后追起来不是更费力? 要是您的女儿也这样,您试试? ”言下之意,是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但我还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月月小时候,真的是个比较普通的孩子,没看出来她比其他孩子有明显的突出,唯一相对突出一点的就是语言表达还不错。但她数学很一般,我在前面也说过,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偷偷看他们上课,她数数反应比很多小朋友都慢。这点连她的姥姥都忍不住提过:月月这孩子,算数挺慢的。
我虽然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但那时候也没有感到焦虑和慌张:人生是场马拉松,为什么要让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跑第一?为什么要孩子的表现每一个阶段都比别人强?大人都做不到的事,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孩子。那太累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如果孩子在某个方面不是特别擅长,父母着急也没用。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只是到了现实中往往就被急功近利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给迷惑了。在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中,慢慢发现他的特长和不足,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岂不是更好?
孩子的特长和才能,即便父母不刻意地去找,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也会渐渐地显现出来,只不过是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一些而已。在此期间,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稍微“平凡”一点儿?稍微“落后”一点儿呢?
在有些时间里,可能孩子不是拔尖的,但他或许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了广泛的兴趣,而这为他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以后,月月的数学表现一直都很一般。而我有个同事的孩子,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常强的计算天分,数学明显比其他孩子好很多,这是孩子的数学思维天生就好。这让很多当了父母的同事羡慕得不得了。尽管如此,我也没有因为自己孩子没有这样好的数学思维而着急沮丧,只是觉得要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尽量帮女儿挖掘她的长处,不足的地方尽量补,但也不能要求一蹴而就,只要不太拉后腿就可以了。
没有哪个孩子是万能的,面面俱到的。我的原则从来都是能帮到孩子的尽量帮——检查作业、写作文……但我也从来不要求她什么方面都要得第一。英语不好不成,学琴不好不成,画画不好也不成……这类情况在我们家不会出现。月月学了一段时间电子琴,觉得没有音乐天分,她也不是特别喜欢,我们果断中止学琴。切记,要求过高或太急功近利,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乔布斯说过:放弃并不总意味着软弱,有时反而是因为够坚强,才能舍弃。把这句话和所有的父母共勉。
家长课堂
孩子在某阶段表现平平并不意味着他以后平庸。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好像一直没有发现儿子有什么过人之处。现在他都四年级了,还是成绩平平,不上也不下,从课外我们也看不出他对什么方面有特别的兴趣。这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又不敢过分要求他、逼他,害怕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会更难办。难道我就要一天天地看着他成长为一个平庸的人吗?
我想先说一句:当一个平凡的人有什么不好吗?有多少平淡的幸福和快乐是那些位高权重、有名有利的人所不能获得和体会的。当然,同样作为父母,你的这种心情我特别理解。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成就。但你的儿子才四年级,你就给他的一生下结论,是不是有些早?
月月在耶鲁有一个同学,也是她非常好的朋友。这个女孩现在在读经济,数学好得难以想象。一样的考题,班里大多数同学的分数都在四五十分的时候,她能考98分。还在本科时,她的数学就可以选修研究生的课程,并且成绩遥遥领先。毫无疑问,这就是天赋。这个女孩说,她小时候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小学时成绩平平,是到了初中以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数学一下子就好起来,她好像是突然开窍了。
所以我觉得,与其感叹孩子的平凡,倒不如想想怎样给他创造一个良性的激发和发展环境。这或许更为理性和现实。
理性叛逆没那么可怕
有时候做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孩子也会有压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他适当的指导和鼓励,鼓励孩子作自主的、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从众的、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般来说,在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往往不能适应孩子的“不听话”,“跟父母对着干”,所以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法一律进行打压。但其实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理性叛逆:“爸妈说的也不一定对。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说说你的理由。咱们可以来辩论……”
月月青春期时,我们从没有特别地强迫她做什么,都是比较平静地跟她交流。凡是比较重要的选择,我们会比较注意给她一些选择的权利。比如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和先生建议她选文科。她不理解:“为什么?我的理科成绩不是那么差。大家都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文科班呢。”我们慢慢给她分析:“我们之所以建议你学文科,是因为你的兴趣在文科,特长也在文科。你的理科成绩虽然也可以,但再往上走,你不会是那种特别顶尖的学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出国,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另外,你喜欢社会活动,文科班压力相对小,活动和学习比较容易兼顾……当然,如果你非要选理科,那也可以。但是你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不替你承担这个责任。”
即便是经过了清楚的分析和权衡,最终选择了文科班的女儿在刚去文科班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很不快乐的。因为有几个和她一起去文科班的同学,待了两个礼拜又回理科班了。这让她觉得没意思。她学习的时候喜欢有实力相当的对手彼此竞争,这样能激发她的斗志。而到了文科班后,她的对手比较少,所以她比较失落。当时的文科班里有两个比他成绩好的同学,一个回理科班了,另外一个也开始动摇。女儿还跑去可怜巴巴地跟人家说:你可千万别走,走了我更没有伙伴了。其实她是需要竞争的伙伴,需要一名在同一战壕里战斗的战友。
有时候做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孩子会有压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他适当的指导和鼓励,鼓励他作自主的、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从众的、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尽管这不是太容易。父母还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自己所能够提供的一切帮助,为他的理性叛逆加油打气。
月月大学毕业选择记者这个职业,也面临过和文理分科很类似的情况。因为她的专业是经济学,所以同学间在交流求职情况时说的最多的是“我被摩根士丹利录取了”,“德意志银行给了我offer”……这样的结果,会在同学间得到赞美和羡慕;月月做出从事媒体工作这个最终的选择,是很孤独的。而且她也动摇过,彷徨过,因为在媒体行业求职也不是那么容易。她也去参加过投行的招聘会,高盛银行的考试她也参加过,但后来她告诉我们还是不行,因为她对那些没有热情,所以没有办法很投入地复习,而且她说自己没有功利心,最后还是走不了那条路。
这个时候,我也告诉她:我不希望你去投行,那个不适合你。
当她的选择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认可,女儿很欣慰。觉得自己不孤独了,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站着永远支持她的爸爸妈妈。
家长课堂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的儿子4岁半,外向、活泼、性格很open,刚上幼儿园时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适应期,和班里的许多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但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他遇到了难题:他自己喜欢轮滑,但几个和他关系很好的小伙伴都去学了画画。他不怎么喜欢画画,但他告诉我他也想去绘画班。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好朋友都在那里,如果自己不去,大家就不跟他一起玩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引导孩子“理性自主”呢?
我记得从某本教育书上看过:从4岁左右起,孩子开始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自我评价做出某些选择。看来你们家小家伙做出和小伙伴一起报绘画班的选择的原因是出自他“做什么事情都和小朋友一起,小朋友才会和自己玩”的“经验”。这种“经验”是每天在幼儿园和小伙伴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的相处惯性给予他的。所以,虽然自己不怎么喜欢画画,他也还是选择绘画班,目的是为了和小朋友在一起。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的经验是:父母不必为了孩子的这种“盲目”选择过度担心,每个人作选择的能力,都是在无数次或对或错的选择中累积起来的。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体验、判断和选择中,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往往从小就被放置在一个“随大流”的环境中,往往只有那些遵从大多数人选择的孩子,才被视为“乖,听话,规矩”。
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创造独立思考、独立体验和独立选择的机会。既然孩子做出了他的选择,虽然父母从理性成熟的角度看认为这个选择对孩子不合适,但也不要生硬地否定孩子。不妨同意他的选择,然后让他自己去实践、体验自己的选择。也许因为和小朋友友谊的延续和滋养,你的儿子会在绘画班中重拾对画画的兴趣;也许过一阵子,他自己会发现和小朋友友谊的延续不一定需要通过和他们在一起学任何东西这种方式。
我不强求你成功
女儿进了耶鲁之后,虽然专业是经济学,但因为她的兴趣是写作,所以也兼修了跟英语写作有关的课程。她经常往校刊投稿,谈她对中美文化的一些比较和认识。
她曾经在校刊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哈佛女孩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不错的反响。通过分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成长求学经历,女儿表达了她对中国学生到国外读名校这种现象的观察和看法。在她看来,现在中国人有意无意地在“玩”或者说“运行”一种规则,给孩子从小就确定一个“进国外名校”的目标,然后照着这个目标刻意地训练打造孩子,直至把孩子送进名校的门槛。在这种游戏中,名利双收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那些上了名校的中国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进了投行、世界五百强大公司,只要还想在大众的“成功”标准体系中获得认可,这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进大公司,进大银行,既可以满足父母和自己在国内普遍评判标准内的“成功”虚荣心,又能得名得利,“何乐而不为呢?”月月说,只是,这却与外国名校当初录取他们时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了。
月月后来告诉我,当时这篇文章写完之后,她还犹豫要不要发表,因为其中的有些观点肯定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有点“刺激”。但后来文章还是在教授的鼓励下发表了,她也并没有发现有多少中国学生给她反馈。针对这种情况,月月跟我分析说可能是中国同学即使看了,也不会向作者本人说什么。他们的态度是“你爱写什么写什么,我只要得到我需要的东西就行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和女儿一致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圈子和模式,那就是“追求成功”。而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孩子的成功呢?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当然是“学习好,进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要么很有名,要么很有钱,最好是又有名又有钱”。包括我自己的女儿月月在内,身边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她“特别成功”。
她决定去《大西洋》杂志工作时,国内很多朋友都问我:这个工作是不是挣钱特别多?我说没有,前期还需要我们补贴呢。听到这话的人往往都会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不是挣钱特别多,那干吗还要去啊?
我也希望孩子成功,但这个“成功”的含义恐怕和很多朋友眼里的“成功”有所区别。我也希望她上有名的学校,但那是为了能塑造她更优秀的人格,能让她拥有更国际化的视野,让她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对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而耶鲁,确实在塑造她的人格、促进她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加强她对社会的责任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月月找工作时,我不希望她被绝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的薪水、名声、虚荣心所左右,我希望她能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希望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追求,并且为这个追求付出努力。只要是基于内心的热爱,不管她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都支持。
很多人也问过我,既然女儿那么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那为什么她没有像国内的很多人一样本科毕业再继续读研究生?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月月没想继续做学问。在国外,如果大学本科毕业之后选择继续读书的人,大部分都是想做学术研究的。也有人在工作几年之后选择重新回到学校读书的,那是他们在工作的实践中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在哪方面进行强化和补充。而女儿现在经济学专业毕业,她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记者工作是需要大量实践经验。所以她没有选择考研。这种做法不盲目,不是为了多拿一个学位而去读书,而是我需要什么再去读什么。
在和很多朋友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也会感慨:现在的孩子,如果抛却名利这些外在的东西,你问他真正想要什么,他未必能答得出来。
我觉得这跟我们现在的大环境有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去引导他们发掘自我。所谓的“好”都是外界给的一些肯定:成绩、学校、面子、名气……他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就是向其他人证明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整个社会的大趋势都是如此,家长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其中,孩子自然也会随着家长的选择走。
女儿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是符合我的认可和期待的。她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那么功利,不那么短视,对人生和生活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追求。这样一个结果的产生,应该是父母从小就开始影响和培养的。
她很小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强烈地去影响和引导她,因为我觉得我没有办法要求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完全脱离现实的大环境,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况且她在应试体制里好像适应得也还可以,所以我就尽量帮她选择比较好的学校,包括她生活的环境、周围的朋友,我们都很注意观察和甄别。我们还要帮助她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让她在这种体制中保持相对优秀的位置,那样她就会相对快乐。我们同时也注意培养她其他方面的素质,而不是一味只要求考试成绩的优秀,帮她在一个从众的环境中保持住尽量完整的自我。
在她到了一定年龄,形成比较完整的自我意识以后,再鼓励和支持她有自己的追求,对人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要有社会担当,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的路。
需要时,和她一起“疯”
该当孩子的玩伴就当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陪孩子一起“疯”,让孩子始终没有缺乏伙伴的孤独感,这不仅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对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也有决定性的帮助。
和孩子一起疯这件事,算不上经验,其实倒有点像我的一点教训。
女儿天性活泼外向,小时候喜欢和爸爸一起疯一起玩。而我则因为性格的原因,总是有一点放不开,再加上我的父母都是比较传统的人,所以月月童年时我彻底扑下身子跟她一起疯玩疯闹的时候几乎没有。倒是先生,个性率真,经常能毫无架子地陪女儿疯狂玩个够。
月月到美国后,写过一篇作文,回忆自己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真实感受。她写自己经常被问到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通常她会先回答“都喜欢”,然后再偷偷地趁爸爸在卫生间的时候趴在他耳朵边告诉他:“其实我更喜欢你。”我看到这篇作文后笑着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因为小时候爸爸和我一起玩,一起疯,一起闹。所以,我就觉得他离我特别近,我就愿意和他在一起……”
其实,从女儿上小学开始,我就已经渐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她总是回来跟我说谁谁谁的妈妈特别有意思,“(我的)妈妈特别没意思”。我让她讲人家的妈妈如何有意思,她说他们一群同学到那个女孩家玩的时候,女孩的妈妈扮成狼外婆,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让他们觉得特别好玩。这些让我意识到:她其实很渴望我能像她同学的妈妈那样,跟她疯玩到一起。
于是,我开始注意放低身段,跟她一起玩,一起做游戏,一起贫嘴开玩笑,陪她在网上聊天,还互相撒娇……这么做的效果特别明显,慢慢地我深切感觉到女儿不再把我当成威严的妈妈对待了,她把我当成她最知心的朋友,有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听我提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俩聊天,更像是朋友、闺蜜,尤其是现在,我们经常就一件事情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有时候还争论得不可开交。比如,她现在比较重视也很懂着装,所以,会经常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建议,有时还会在这个方面调侃我一下……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水乳交融”的亲子关系。而这种良好关系的形成,我认为是我“和她一起疯”的结果。
在正统的中国教育里,父母总是在极力维护“长辈”的威严,认为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保持震慑性和权威性。所以大部分父母很容易在孩子面前“端着”,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容易疏远你,躲着你,不太情愿亲近你,当然更谈不上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了。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该当孩子的玩伴就当孩子的玩伴,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从小比较缺少同龄的小伙伴,只能自己跟自己玩,会很孤独,这对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没有好处。所以才有那么多孩子在青春期出问题,诸如戒不掉网瘾、叛逆、性格上有缺陷等等。
当然,和孩子一起疯并不意味着父母彻底放下一切,对孩子毫无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父母不管如何做,目的都是为了和孩子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我见过一些很慈爱、也很能和自己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玩到一起、说到一起的妈妈们,但后来在孩子上了大学或者走入社会以后,因为这些妈妈们不太注意“与时俱进”,所以逐渐跟孩子无法沟通了。
另外,除了关心孩子的一切,比如他的朋友、他的兴趣之外,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孩子也开始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那亲子之间的对话就不会中断。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到自己世界以外的广阔天地,还能让他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
所以,父母不但要能够俯下身子跟孩子一起玩,一起疯,还要跟着孩子一起长见识,跟上孩子世界的变化。同时,父母也要乐于让孩子参与、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够始终和孩子保持通畅的沟通。
家长课堂:
和孩子一起“疯”玩会丧失父母的权威吗?
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疯玩,会不会丧失了父母的威信,孩子不把爸爸妈妈当回事儿了呢?
这要看你对“威信”这两个字如何理解。如果你觉得孩子对父母毕恭毕敬、言听计从是父母威信的最好表现,那可能趴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玩泥巴对你来说有点“掉架子”了。我觉得,父母的威信在孩子那里应该是他在心里真正尊敬你,信任你,认可你,一想到你他就觉得你是最温暖踏实的依靠和港湾。孩子在你面前是放松的,愉悦的,自在的,愿意跟你耳鬓厮磨、一起疯一起玩的。
这种亲子关系,我相信是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会向往的。
每个孩子都是极为聪明的小天使,他们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会远远超乎我们成人的想象。对于父母随和、轻松和放任、娇惯、毫无原则的区别,孩子都能敏锐地感受到。所以,如果你是胸有成竹的父母,能够掌握好这中间“松紧”的尺度,孩子一定能感觉到你的原则和底线,他们非但不会不把你当回事儿,反而会更加尊重认可你。
如果你还是不信,不妨一试。
“敷衍”和“淡化”——父母对待幼儿“打架”应有的态度
孩子有自己的交际方式,他们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得更好。而这种学习,有时候是要通过发生矛盾、然后解决矛盾这样的过程来完成的。
月月2岁多的时候,我在她的托儿所遇到了一件事。她所在的托儿所从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接收,其中有一个试点的婴儿班,里面全是几个月大的孩子,月月也在这之列。有一天我去接她时,看到一位我认识的父亲,正抱着自己的儿子跟老师告状。原因是另外一个孩子抓了他们家儿子的脸,他一定要等那个小朋友的父母来给他道歉。
看到这有点滑稽的一幕,我摇了摇头,抱起女儿离开了托儿所。这样的家长我之前见过不少,都是因为不到1岁的孩子被别的孩子不小心抓了碰了,这些被抓被碰孩子的家长们心疼得要命,非得不依不饶地找人家父母讨个说法。其实,这些父母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只是讨说法又能讨来什么呢?对于一个不到1岁的孩子,你能要求他懂事、懂规矩到什么程度?即使孩子父母给你道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项研究成果,大意是,现在中国的男孩子渐渐有“女孩化”的趋势,变得不那么阳刚、坚强,往往遇到一点点挫折或伤害就承受不了。这种现象就是因为独生子女的社会现实下,父母对男孩从小保护过度的缘故。对男孩子本身的攻击性及他们所受到的攻击性行为,父母一概都不能容忍。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很不正常,因为即使是孩子,他们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得更好。而这种学习,有时候是要通过发生矛盾、然后解决矛盾这样的过程来完成的。
对男孩子来说,攻击性是天生的。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攻击性行为是他学习社交的一种方式。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怎样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学会与人交往的行为模式……如果完全没有攻击性,男孩子也就不是男孩子了。
我们小时候,院子里的男孩子天天打架,碰破胳膊、打破头的事情也会有,但也没见谁的父母吓得不得了,去找对方的父母讨说法。大部分情况都是“视而不见”,把这当作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就过去了。如果稍微碰破点皮父母就大惊小怪,受到保护的男孩子阳刚之气会渐渐萎缩,他在社会交往中的承受力、顽强意志的形成,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和男孩子使用攻击性行为不同,女孩是用语言来与世界交际的。我记得月月小时候经常斗嘴,跟小朋友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吵起来了、哭了。原因无非就是她抢我的玩具了,扮家家的角色分配商量不好之类的问题……而且,月月从小不但语言天分比较强,她还有一种与小伙伴相处的特殊方式——哭,惊天动地地哭。甚至有一次我在十楼都能听见在楼下空地上玩的她在哭。这样哭容易让对方手足无措,自然就来关注她、哄她。但遇到她跟小伙伴吵嘴、哭的时候,如果我在场,一般都是只简单地过问一下吵架的原因,然后尽量“敷衍”和“淡化”。“她抢你东西了?下次玩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过家家老演妈妈有什么意思,我觉得演爸爸才好玩呢。”……我尽量不指责点评任何一个具体的孩子,只在中间“和稀泥”,或者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发生争执的焦点上引开。孩子们自己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去调和,去解决。
家长课堂:
难以选择时考虑如何做对孩子最好
从6个月到现在2岁半,我的女儿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山东老家生活。我和老公在北京工作特别忙,只能隔几个月回去看她一次。公公婆婆人很善良,但他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太会来事儿,人际关系一般,亲戚关系更一般。我看到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归纳的婴幼儿9个敏感期,说2岁半至6岁是孩子的社会规范敏感期,但是就我们目前的条件而言,把孩子接回北京不太现实,继续把她放在爷爷奶奶身边,又担心老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不会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你和老公不要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苛求老人。即使老人的方式不妥,他们也没义务为我们的孩子做出改变,况且人际交往的能力涉及情商,或许你公婆的情商水平就是如此,再加上几十年的处事习惯,也不是说让他们改就能改的。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父母还是应该把孩子留在身边自己带。这样,孩子除了能时时刻刻感受到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之外,也有利于父母随时随地地给孩子基于自己教育理念的熏陶培养。模仿是孩子在幼年时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你可以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里向孩子逐渐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孩子创造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家庭氛围,带孩子出去与人、事接触,遇到和小朋友打架、闹矛盾这样的事情时采取合适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如何才是与人合适的相处模式,帮她从小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模式……
既然你也是位喜欢读书的妈妈,我相信这件事情你一定能理性地处理好。请记住,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只要把持一个原则:如何做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有了这条,任何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为什么一定要学游泳
游泳虽然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背后藏着对孩子人格的锻炼与塑造。我认为,有些东西孩子是一定要学的,比如游泳。
女儿从小就会游泳,因为先生是个喜欢运动的人。女儿在国内的时候,经常会跟着爸爸去游泳。这样一路锻炼下来,她不仅下水游泳没问题,而且蛙泳还游得相当不错,这一直让她颇为骄傲和自得。
但是去美国后,女儿的这份小骄傲受到了一点打击。她有次在电话里告诉我:“妈妈,原来我在国内觉得自己游泳已经挺棒了,到了这里才发现,我这都不算什么,同学里游得比我好的多着呢。”
可见美国的游泳普及程度很高,而且他们的平均水平也比我们高。坦白讲,当初之所以全力支持、鼓励女儿学游泳,除了有先生的熏陶带动、考虑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游泳是一项技能,拥有了这项技能之后,人在遇到落水危险的时候能够自救,也能向别人施救。
现在很多父母在对孩子施以教育的时候,方法虽放在现在,但目光分明已经瞄向了若干年后的未来。考虑到孩子将来要在社会上生存可能遭遇的种种问题,所以要竭尽所能地训练他在社会上能够顺利生存的各种技能: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如何能提高做事效率……
不过对于很多中国父母来说,我们在重视孩子社会生存技能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培养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这可能和当代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都市里,而中国刚刚开始的城市化进程又让大家觉得最好的生活地方就是城市,孩子未来遇到危险的自然环境的可能性比较小有关系。
我一直希望女儿拥有求生的能力,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自然中。她喜欢旅行,经常一个人到各地采风。对此我从来不担心,因为我知道先生和我给予她的训练和教育让她足以能够应付在旅途上出现的各种状况。
我一直鼓励女儿去帮助别人。而且,我也从来不在道德层面给她戴什么“公益心”的高帽子,只是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一个正常人所必需的一项基本素质,你能帮助到别人,说明你具备某种能力。而且,我们自己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人来帮助我们。
其实说心里话,我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公益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大气的人。我自己也是如此,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献血,班上女生去的只有我一个;刚刚开始可以捐献骨髓的时候,我一知道消息马上打电话报名,但被告知自己当时44岁的年龄已经不适合捐献了……我还觉得挺遗憾。
因为我一直都觉得类似献血、献骨髓这种对自己只有一点损失,但是却能挽救别人生命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自己从不吝于去做,同样我也鼓励女儿去做。
去美国读高中时,她就参加了学校的义务献血。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献完之后挺累,想睡觉,不太舒服。但后来学校再组织她又去了,因为觉得这是好事,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不舒服就不去做。
表面看起来,游泳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其背后藏着对孩子人格的锻炼与坚强性格的塑造。给孩子“牺牲自己一点东西,造福别人”的观念很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如果你是那么吝惜自己的人,孩子就是;如果你不是,孩子自然也不是。
摆地摊的小女孩——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培养孩子恰如其分的财富观念,目的并不是要求他必须挣多少钱,或要求他独立得越早越好。从小让孩子懂“钱”,尝试着“挣钱”,目的在于让他们长大后不要过于在意“钱”,过于追逐“钱”,不能因为“钱”而忽略了更多重要的东西。正确的财富观念可以让孩子拥有完整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月月还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开始“经商”了。
那时家里有许多她看过很多遍的书,堆得到处都是。我就跟她说,我知道美国的小朋友经常把自己不用的东西拿到跳蚤市场上去卖,自己挣零用钱。我觉得挺好,你也可以把看过的或者看不着的书拿去卖掉,我们不在乎你卖多少钱,而是让你去尝试,训练你有这种能力。
女儿对新鲜事物天生的好奇,一听我这样说她很兴奋,马上问:“那我该怎么做呢?”我开始帮她出主意:“你可以拿一张挂历纸,在上面写一个广告词,比如'叔叔阿姨,这些是我看过的书,我觉得很好。也希望能对小弟弟小妹妹有帮助……’我再给你买些标签纸,你可以把它们贴在书的封底,写上你想卖的价格,价格你自己定,每本书可以不一样,根据你对它们内容的判断和新旧程度来决定。”
到了周末,我用自行车带着月月和她整理好的满满一箱子书、她写好的挂历广告纸、准备铺在地上当垫子的旧报纸来到中关村的十字路口。我们找了一块空地,把报纸铺上,拿出书摆好,她坐在马路边上看着,然后我说:“妈妈过两个小时来接你。”然后就转身走了。那天还特别巧,正好有个朋友路过那里,看到女儿,给我打电话说:“那么小的孩子,你把她一个人放在那里,你也放心?”我说:“没什么不放心的。”
两个小时后,我准时骑着自行车去接女儿。她一见到我很兴奋,回家的路上抱着分量明显轻了很多的箱子叽叽喳喳跟我说卖书的感想:一共卖了多少本,都是什么人来买的,卖掉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书……我一边跟她聊着天骑车,一边在心里得意于自己的这个决定。看来月月喜欢这样的体验,她在其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做过很多次之后,月月还有了自己观察体验的卖书经验总结。比如“我白衬衫背带裙的形象特别好,人家一看我就是学生,比较单纯,不是摆摊做买卖的,就愿意买我的书,也比较相信我给他们推荐的书。在我旁边的摆摊的叔叔的书,他们就不买”;“有城管来了,看到我是小姑娘就告诉我,自己随意摆摊是犯法的,不过先宽恕我一次,让我自己收拾好以后回家。我收拾了一半,看他们的警车走远了,又摆出来继续卖”……听到这个事情我挺惊讶,她还挺镇定,还知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呢,竟然也没有向她爸爸妈妈求救。但同时我也很欣慰:她处理问题的能力渐渐锻炼提高了!
这样的卖书活动,我和女儿大概持续了一个学期。后来到了四五年级,有了小升初的压力以后,学习渐渐忙起来了,卖书活动也相应地停止了。我记得当时有同事跟我说:“你这样做可不好,把孩子培养成钱串子怎么办?”我笑笑,并不出声。但也有同事专门跑过来说:“那天在中关村看见你们月月了,卖书呢。真不错!”
这种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和对金钱的态度的方法,是我从很多外国教育类书籍和电影中学来的。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大人并不觉得让孩子从小挣钱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习惯于让孩子从小就力所能及地分担家务:洗碗、擦地、收拾屋子、修剪草坪……并以此从父母那里挣零花钱。通过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能凭自己的能力挣钱、独立生活、将来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意识。而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中,父母是不愿意或者说比较羞于和子女算钱的。他们总觉得一说钱就显得市侩、计较、破坏感情,不像一家人。但我觉得,西方的这种关于金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更多的影响是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孩子恰如其分的、正确的财富观念,目的并不是要求他必须挣多少钱,或要求他独立得越早越好。我的初衷,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拥有完整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其实,如果纯粹从金钱角度来说,我并不希望女儿太早地对钱的感觉太强烈。因为一个人如果让追逐金钱的念头占据了大脑中太多空间的时候,那就没有足够的精神留给梦想和情怀。从这个角度说,我希望女儿生活得“精神”一些。追逐那些她从内心中真正喜欢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热情和激情的事业。
我始终认为,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家长一定要支持孩子追逐自己的梦想,让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把薪酬福利当成选择职业的唯一标准或者首要标准。
所以,从小让孩子懂“钱”,尝试着“挣钱”,目的是让他们长大后不要过于在意“钱”,过于追逐“钱”,仅仅为了“钱”而忽略了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只要拥有了正确健康的财富观,拥有完整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物质生活一定不是问题,关键是孩子的梦想,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要让“钱”成为孩子职业梦想之路上的绊脚石,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