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明朝的王阳明是绕不过去的。
这个人是个猛人。
一方面他自己仕途不顺,却龙场悟道,最终带兵平乱,一举成名天下知;
另一方面他倡导知行合一,独创阳明心学,将中国哲学发扬光大,弟子甚众。
王阳明雕像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确实最难的,因为它的要点在于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王阳明最早很欣赏朱熹的理论,尤其对于朱熹倡导的格物很感兴趣。为了最大可能的接近真理,王阳明曾经效仿朱熹,在山中对着竹子格了好多天,最终因为没有吃饭而头昏眼花。
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悟道:
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
所有的哲学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来这里做什么?
对着山中一空竹,断然不能解决这些疑问。
所以,哲学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最终还需要回归到人的身上。
释迦摩尼不也是这么做的么?
人的苦恼,都是来自于自己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
最大的满足,莫过于由格己带来的表里如一。
所以无论对谁来说,评价一个人的真正成功,就是在于表里如一的成功。若非如此,成功最多是表面的成功,内心的煎熬却依然是显而易见的。若非如此,汉武帝也不会有罪己诏的出现。
然而,王阳明做到了。
虽然他没有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却霸气的占据了人们的内心。其独创的心学占据了一代代人的心灵。其中不乏一些后世名人。
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蒋介石都将其奉为人生导师。
原因很简单,说容易,做到难,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太多。
所以,关于格物,还是要回归内心。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只有内心强大,才能真正无欲则刚。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