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髓: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

谈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明朝的王阳明是绕不过去的。

这个人是个猛人。

一方面他自己仕途不顺,却龙场悟道,最终带兵平乱,一举成名天下知;

另一方面他倡导知行合一,独创阳明心学,将中国哲学发扬光大,弟子甚众。

王阳明雕像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确实最难的,因为它的要点在于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王阳明最早很欣赏朱熹的理论,尤其对于朱熹倡导的格物很感兴趣。为了最大可能的接近真理,王阳明曾经效仿朱熹,在山中对着竹子格了好多天,最终因为没有吃饭而头昏眼花。

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悟道:

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

所有的哲学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来这里做什么?

对着山中一空竹,断然不能解决这些疑问。

所以,哲学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最终还需要回归到人的身上。

释迦摩尼不也是这么做的么?

人的苦恼,都是来自于自己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

最大的满足,莫过于由格己带来的表里如一。

所以无论对谁来说,评价一个人的真正成功,就是在于表里如一的成功。若非如此,成功最多是表面的成功,内心的煎熬却依然是显而易见的。若非如此,汉武帝也不会有罪己诏的出现。

然而,王阳明做到了。

虽然他没有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却霸气的占据了人们的内心。其独创的心学占据了一代代人的心灵。其中不乏一些后世名人。

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蒋介石都将其奉为人生导师。

原因很简单,说容易,做到难,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太多。

所以,关于格物,还是要回归内心。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只有内心强大,才能真正无欲则刚。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髓: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2851/481042387070.html

更多阅读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6日 14 版)董平王阳明《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董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太湖 选自杨凯生摄《浮生二十四小时》,三联书店出版演讲人:董平时间:11月7日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网摘 毛泽东批判王阳明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知行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丰富内涵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期,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先生)针对时弊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至明清之际,王夫之对以前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王阳明 mobi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虽说“知行合一”学说是《心学》的核心要旨之一,但是几百年来对于“知行合一”的解释竟然偏离了王阳明的本意,越趋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导读:王阳明的学说,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自成一个系统,具有原创性与生命力,造成广泛的影响。但是从阳明弟子开始,他的哲学分支分派、众说纷纭,引生许多流弊。因此,若要学习儒家,上上之策还是回归孔子与孟子的原典。]王阳明(1472-15

声明:《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髓:物乃静态,人乃活物,与其格物,不如格己》为网友青池旧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