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 全军覆没!名将薛仁贵一生中唯一一场大败仗 | 新鲜历史


发表于 2015年8月25日19:16

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的一员名将,李世民在辽东之战结束后,曾当面称赞他道:“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薛仁贵也用行动证明了他的勇悍,北征西突厥、三箭定天山、东征高句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但即使是这样的名将也曾有过失利,而且是全军覆没的大惨败。

唐高宗在位期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权也进入了繁盛的阶段,开始不断对外扩张。663年,吐谷浑的领地被吐蕃占据,可汗诺曷钵与妻子弘化公主逃奔唐朝的凉州。此后吐蕃又把侵略目标对准了西域。670年4月,吐蕃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唐朝被迫撤销安西四镇,至此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已无法避免。

同年唐高宗李治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统兵十万(一说五万),护送吐谷浑可汗返回故国,向青藏高原进军。李治此战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是直捣吐蕃国都逻娑。

8月,薛仁贵率大军抵达青海大非川(青海共和县境内的切吉草原)地区。薛仁贵他深知自己千里行军,而吐蕃军兵多将广,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方能取胜,于是他命副将郭待封:“乌海险远,军行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宜留二万人,为两栅于大非岭上,辎重悉置栅内,吾属帅轻锐,倍道兼行,掩其未备,破之必矣。”

薛仁贵率军先行,在河口遇到吐蕃军,将其击破,斩获略尽,收获其牛羊等万余头,然后回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的粮草。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薛仁贵两者都遭遇了。副将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子,曾担任为鄯城镇守,与薛仁贵平级,他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所以经常违抗薛仁贵的节制。

郭待封没有在大非川构筑工事,反而率军带着粮草缓缓行军。唐军的一切行动都没有逃过吐蕃军统帅噶尔·钦陵(史书上称呼他为论钦陵)的双眼,他立即派出二十万大军,拦截郭待封。

郭待封所部还没抵达乌海,就被吐蕃大军包围,一场血战后,郭待封军惨败,军粮及辎重都被吐蕃军掳掠而去。薛仁贵闻讯后只得率军撤退,屯驻于大非川。

噶尔·钦陵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集结四十万大军将唐军团团包围于大非川。薛仁贵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且此地无险可守,加之吐蕃军队作战勇猛,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史书记载“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

薛仁贵 全军覆没!名将薛仁贵一生中唯一一场大败仗 | 新鲜历史

关于薛仁贵的等人,史书上的记载值得玩味,“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既然几乎全军覆没,他们三人又怎么能脱险了,他们很有可能是被吐蕃俘虏了,但此战显然吐蕃损失也不小,可能出于战略考虑,最终与三人约和,并将三人放还,以缓和与唐朝的关系。

唐军战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唐高宗李治勃然大怒,他命人将三人械送京师,最终李治免除了他们的死罪,将三人革职削籍为民。此后薛仁贵的仕宦生涯几经坎坷,直到681年才算结束长期的平民生活,重新走向战场。

事有巧合,大非川之战过去44年后,薛仁贵之子薛讷率军在甘青一带大破吐蕃军队,吐蕃军死伤数万,生擒吐蕃将领六指乡弥洪,尽收其所掠羊马,缴获器械无数,唐朝取得了十几年来对吐蕃作战的巨大胜利,薛讷也算为父亲出了一口恶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2851/544943371709.html

更多阅读

陈道明和中井贵一! 中井贵一 陈道明

中国影视演员中我比较喜欢陈道明,但是,我发现至《围城》之后,陈道明变得有点狂妄自大起来,甚至有些失去自我而做作起来........这从他以后扮演的很多角色的神色中可以隐约地感觉得到.........甚至于在他出演的广告片中也可以看得出那种

薛仁贵征辽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绛州(今山西河津市)人,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因终生喜穿白袍,故有“白袍将军”之称。他为了保卫大唐社稷巩固和百姓安居乐业,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一帽退万

佳贝艾特羊奶粉到底是不是荷兰的呢! 佳贝艾特荷兰官网

都说羊奶粉好,比牛奶粉要好很多,所以羊奶粉的价格也相比牛奶粉贵很多!?进口的羊奶粉就更受麻麻们的欢迎了,最近,就有几个麻麻让我们帮忙了解荷兰当地原装的艾贝佳特羊奶粉、荷兰朵羊奶粉,因为这些都是荷兰原装进口的羊奶粉,那按我们理解,荷

声明:《薛仁贵 全军覆没!名将薛仁贵一生中唯一一场大败仗 | 新鲜历史》为网友归去黄鹤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