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故宫故事
“正大光明”的秘密
1644年,满清入关,年轻的顺治皇帝,成为清朝入住紫禁城的第一位皇帝。
他把寝宫选在了乾清宫,后来,他在殿中央挂了一块匾额“正大光明”,成为新王朝的治国宣言。后宫的建筑以乾清宫为首,很多关乎国家命运的决策,从这里下发全国。
乾清宫
就在这块匾额下,满清皇室通过推选制度,使年幼的康熙皇帝继承了皇位。康熙皇帝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帝王,他很早就发现了缺乏规则的皇位传承,不利于皇帝的集权和封建政权的巩固,于是他推出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并宣布立年仅两岁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但令康熙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皇太子,性格日益偏狭、暴戾、焦躁。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成为其他成年皇子觊觎皇位的首要攻击目标。众多皇子为争夺皇位,兄弟反目,明争暗斗,使康熙大伤脑筋。经过残酷的争斗,最终四皇子胤禛胜出,年号雍正。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后,从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也许太有感触,所以,痛定思痛,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所谓的“秘密立储”,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定,从此不再公开讨论,而由皇帝将自己选中的人名书写两份,一份随身携带,一份封入匣子,放在“正大光明”匾额背后,等皇帝驾崩后,取出匣子,两份对照,拥戴新皇即位。秘密立储因为不过早地宣布皇位继承人,也不因循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有心帝位的皇子都会心存希望,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得到帝王的欢心。同时,因为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所以也不可能形成庞大政治集团的结党行为,避免了公开确立皇储所造成的皇子之间的血腥争斗,使得皇权得以平稳过渡。
“正大光明”牌匾
从此,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本应是最公正的宣言,却成了紫禁城里的一个最大、最不公开的秘密。雍正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了意义。
◆ ◆ ◆ ◆
“故宫三部曲”是章剑华历时近10年创作的近百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包括《变局》《承载》《守望》三部,用近百万字和404幅罕见的珍贵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故宫近百年的动荡历史,首次全景式地呈现了故宫的前世与今生,可谓是首部文学版的“故宫通史”。
◆ ◆ ◆ ◆
第十五期获奖名单
@一马平川
@冷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