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从曹操到赵匡胤:揭露历代帝王将相们的矫枉过正

  帝王将相们的矫枉过正-从曹操到赵匡胤。曹操消灭了谋权篡位的董卓,然后自己继续当上了新董卓。刘备一伙人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帜再不停的研究消灭曹操。至于孙权则做一方割据势力,先生存再图发展了。董卓研究过禅让的形式当上帝王,却中计于此。曹操更务实,他不打算为了要个帝王头衔而引起更多麻烦,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性价比更高。尽管后来曹操还是具备了帝王的封号,那确实死后孝子贤孙给硬加上去的。

  曹操家族做了皇帝之后,最防备的正是曹家自己人,因为,他从被他取而代之的汉朝身上总结经验,发现是亲戚们和太监们这两个主要因素把汉朝给毁了,以史为鉴的魏,便把本家人的兵权削弱到可笑的程度,一个本家的贵族人物,兵数不得超过一百人,这样,就从根源上把亲戚作乱的可能性防微杜渐了,对太监也制定了苛刻的日常行为规范,太监如此一来也不可能成气候了。而曹家江山被司马家夺取的原因,竟然正是因为曹家本身成员不握有兵权,把武装力量都交给外姓之人掌控造成的,待到外人造反了,老曹家的亲戚们根本没有士兵可以用于镇压,这就眼睁睁看着被司马家夺权了。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从曹操到赵匡胤:揭露历代帝王将相们的矫枉过正

  等到司马家把晋建立起来,第一条改革就是兵权肥水不流外人田,全部封给亲戚,可以说不是司马家的亲戚,根本不太可能掌握兵权,这样做的原因是吸取了老曹家的失败案例,心想,军事权力都是我们自己家人的,总不会被外人推翻了吧。然而,问题很不严肃。既然兵权都集中在亲戚之间,那么亲戚们原本没有什么威力的勾心斗角,就会升级为军事斗争,很快晋朝陷入窝里斗,再加上外敌入侵,内忧外患,也就分崩离析,破产的一塌糊涂。

  晋朝之后南北朝时期,然后隋唐,再然后五代十国,中原大地时而分裂,时而统一,直到宋朝的出现。赵匡胤目睹了郭威篡权,他自己又篡权于郭威的养子柴荣,这并非赵匡胤多么强大,而是柴荣英年早逝,留下的接班人是幼儿园小朋友,辅佐这个小朋友的皇后才二十岁,实在太弱了,那年赵某三十多岁,风华正茂,持有军权,搞了一场禅让,大体上和平上台。

  赵匡胤总结郭威篡权和自己篡权的成功原因,发现,就是朝廷用的野战边防部队太强大了,这种原本用来对付异族入侵的部队,一旦开回首都,起了反心,几乎没有挽回的余地,帝王的禁军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武警,怎么能和解放军野战部队的战斗力相比呢?所以,赵匡胤,对内杯酒释兵权,削弱边防部队的力量,釜底抽薪杜绝造反的可能性。赵匡胤这样做的代价是,元朝取代了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151/238091420031.html

更多阅读

谁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与郭嘉

说起谁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可能很多人都要说是郭嘉。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是郭嘉表现出来的过人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郭嘉一心为公至死不渝的品德,而且也因为郭嘉帮助曹操击溃了最强大的敌人袁绍,并且是连根拔起,平定了整个

同曹操有关的成语、典故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典故

1、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sì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简明英汉词典》:Speak of the devil([devl]魔鬼

励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三章 自我价值第六节 励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太史公司马迁将陈胜这

声明:《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从曹操到赵匡胤:揭露历代帝王将相们的矫枉过正》为网友半梦半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