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左侧为俄罗斯领事馆)
P3乍浦路桥---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 蓬恩(文惠康)在此渡口之西建造过一座浮桥。1873年,将浮桥改为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 中国人称头摆渡桥,亦称白渡桥。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故又称二白渡桥。1927年,木桥拆除,改建钢筋混凝土桥,以乍浦路路名命名。
器材:佳能 5D Mark III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时间:2013-04-04 11:27:02.00 快门:1/400 光圈:F/9.0 焦距:34毫米 感光度:400
P4四川路桥---清光绪四年之前,这里没桥,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模样。那年后,工部局拨银2000余两,在此地建造了一条宽为12英尺的木桥,名为里摆渡桥。木头做就的里摆渡桥到民国10年方告拆除,也就是1921年。一年后,3孔钢筋混凝土桥跨越了河的两岸,因桥北堍其时刚刚耸立起上海邮政大楼,这桥也因此被俗称为邮政局桥,要到1943年方改名为四川路桥。
关于四川路桥上的故事,最为激烈的一章发生在1949年5月24日。那个时候,陈毅的部队从周家渡上船,渡过黄浦江,在江南造船厂码头登陆,随后便沿西藏南路一直打到西藏中路。四川路桥边上的邮政大楼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困守苏州河畔的最后一个据点,历史因此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胜券在握的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将士,对顽抗的国民党官兵只能开枪、不准开炮,为的是要保护桥边的那幢具有充分历史价值的建筑。
有一个细节说明了这场战斗的严酷性:因了不能使用重炮,27军235团1营3连2班和5班的全体战士,纷纷地倒在了四川路桥的桥面上。这是发生在黎明前的血腥一幕,时至62年后的今日,你依然可以在邮政大楼的塔楼上找到数个弹孔。
器材:佳能 5D Mark III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时间:2013-04-04 11:13:58.00 快门:1/400 光圈:F/8.0 焦距:70毫米 感光度:200
P5邮政大楼现为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大楼建于 1922年 12月,由英籍邮务长希乐思负责兴建, 1924年 11月竣工,当年 12月 1日上海邮务管理局从江海关大楼迁入此办公。上海邮政大楼是一座集古罗马巨柱式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钟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西方古典式建筑,大楼系钢骨水泥四层平顶,高 20余米,建筑面积 25294平方米,建筑雄伟壮观,外表有仿古罗马科林斯主柱,大楼转角处建有钟楼,建筑高度 51.16米(不包括旗杆 8.23米)。在塔式钟楼两旁饰有西方神话中的上帝信使麦丘利和爱神丘比特的邮政特征的雕塑,代表着邮政通信与交通。 1949年 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上海邮务管理局。 1951年 8月,改称邮电部上海邮局。
器材:佳能 5D Mark III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时间:2013-04-04 11:30:51.00 快门:1/400 光圈:F/9.0 焦距:70毫米 感光度:400
P6
器材:佳能 5D Mark III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时间:2013-04-04 11:28:33.00 快门:1/500 光圈:F/9.0 焦距:70毫米 感光度:400
P7 浙江路桥--- 清光绪六年(1880),上海工部局在苏州河上建造浙江路步行木桥,光绪十三年(1887),因原木桥已有毁损,遂将旧桥拆除,另建一座宽5.19米的新桥,桥仍为木结构。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1906),工部局又拆去木桥,改建成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新桥长59.74米,宽13.9米。光绪三十四年(1908),桥上铺设单轨,通行英电5路、6路有轨电车。
器材:佳能 5D Mark III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时间:2013-04-04 11:56:41.00 快门:1/800 光圈:F/6.3 焦距:30毫米 感光度:400
P8 著名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P9 上一张小陆家嘴的
阴天拍天是犯忌的,但见东方明珠的顶端被雾锁住到别有意境。感谢各位大师、师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