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角是我的身影,与左上角明亮的部分形成了对比;右上角的窗,又对应着左下角空旷的墙。
这是在中午拍摄的照片,富士GF670相机和柯达E100 G彩色反转片。不能更换的80毫米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是0.9米,我索性将花朵放在画面一角,待微风吹来,草动花静,就形成了这样的一幅照片。
北京,2010年底的一场小雪,我用哈苏相机拍摄了这样一幅照片。使用广角镜头,柯达T-MAX100黑白胶卷。
梵高纪念馆,下午,富士GF670相机,80毫米镜头。
摄影是看的艺术,摄影家按照自己的观念通过取景器去艺术地观看被摄物,然后请观众去艺术地欣赏,这样便完成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功能。这样的说法虽然过于简单,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看景物、拍照片和看照片的一些技巧。
照相机本是我们的第三只眼,用它看到的景物就应该是摄影者智慧的结晶,如果摄影者所见为多数人所不易见,影像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摄影作品以景寄情,并用技巧加以诠释,才能够获得推崇。
有朋友问我如何拍摄出好照片,仲元转述摄影师的言语:除去要运用摄影的技术技巧之外,培养出看的艺术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什么是看的艺术呢?就是要避开常人的视点去看世界,所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就会给观众以陌生的感觉,就有可能会引发观赏的兴趣。
至于什么是观众能够看得上的好照片,我觉得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首先去学习人家是如何观察景物的,题材是大家都能够想到的,但是怎样去看那些普遍题材中没有被我们看出门道的景象呢?如果是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会不会也这样去拍摄呢?好照片之所以能够引人关注,我觉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摄影者那看的艺术要高人一筹。(陈仲元 撰文/摄影)
摄影师手记
光影是摄影作品诞生的基础,光影也是我们进行摄影创作可以利用的资财。没有合适的光影,照片有可能流于“记录”,有了合适的光影,照片就可称为“创作”。
照相机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似乎也就越不容易引起人们对于摄影技巧的重视,影像的一切全交由照相机去处理了。而过去教科书上所述的诸如曝光、景深一类的摄影概念,也变得可以皆无再去关心的必要,所以拍摄出来的影像大同小异也就不足为怪了。
摄影作品的简洁,其实来之不易,不是在画面里少装一些东西就是简洁,东西少而内容多才有可能被称为简洁。用最少的东西去描述、去叙述更多的故事和感受,这才是简洁的高明之处。
感受不同规格摄影镜头的特点,当然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但是,等到我要拍摄照片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能够把控的镜头并不多,有时候外出拍照仅带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技巧,如果能够与一个或少量的几个镜头配合得当,照片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作者的感受。
摄影就是光影的记录艺术,有漂亮的光线一定会拍摄出好看的照片。但在我当摄影杂志编辑的这几十年里,看到的那些起早贪黑等光线的风光摄影作品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我总有意无意地逃离了那样一些美丽的光线。我总在想,在看似平常的光线之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如果都能具有一些新奇的感受,可能会比起早贪黑重要一些吧?当大家都在起早贪黑找光线的时候,我特别想睡个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