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妈妈吃药都是非常小心的,其实很多感冒类的药物都是哺乳期妈妈可以安心吃的。以前关于妈妈或者宝宝吃药的相关文章,可以发“药”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
温馨提示:爸爸(含妈妈)阅读本文章后将:感冒抵抗力+4。
秋天又来了,感冒也来了。随着天气温度的降低,被传染上感冒,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的哺乳期妈妈妈妈也越来越多。我们之前发过一个总论版的哺乳期妈妈服药指南,今天针对感冒相关药物的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开篇需要说明两点:1,以医嘱为准,如果医嘱不明确,就逼问出来一个更明确的答案;2,我们只会涉及现代药品,偏方和传统草药因为成分过于复杂,大多没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所以不管。
首先只要妈妈记得做好隔离措施,比如戴口罩,就不需要太担心传染给宝宝,细菌或者病毒不会通过母乳传染给宝宝。而且一些医生的文章中认为妈妈感冒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会让宝宝免疫对应的细菌和病毒。虽然我们没找到太多研究报告来支持这点,不过听着还算合情合理。
哺乳期妈妈很多会延续从孕期开始的对药物担心情绪,害怕药物成分通过母乳喂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而出于我国特有的医患关系问题,医生也会选择最最安全的方法来回答患者——问医生吃这个药能不能喂奶,基本上都会回答等一周吧。
但事实上哺乳期的服药不是一个需要这么让妈妈们担心的事情,大多数药物对于哺乳妈妈和宝宝都是安全的。这点有美国儿科协会AAP的各位专家来背书,这些年AAP为了推广母乳喂养,对很多常用药的哺乳期使用问题进行了很详细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哺乳期妈妈服药最好通过口服而不是输液。除了静脉注射以外,大部分的药物想进入母乳,需要通过两道关卡:A.要通过皮肤或者消化道进入血液;B.要经过血液传递到乳腺。通过这两道管卡后,药物量会大幅度减少。
在AAP的哺乳期药物安全级别中,分为L1 (最安全), L2 (比较安全), L3 (普通安全),L4 (有可能危害), L5 (禁用)。在这几档中下面我们具体来列举感冒相关的药物:1,退烧;2,缓解鼻塞、鼻涕;3,抗生素消炎。
退烧药:
我们在之前讨论退烧药的文章中提过两大类儿童退烧药的机理,就不多说了。两类退烧药:美林(布洛芬)和泰诺(对乙酰氨基酚)。在AAP的表单中,这两类药物都被列为最安全的L1档,妈妈们可以安心退烧。而市面上会用到的另外一些退烧消炎止痛等作用的药物,如秋水仙素(L4),奈普生(L3),托美丁(L3)等等,这些的安全性大部分都不如前面说的那两类,就尽量不要选了。
此外另外一种具有同时止咳和退烧功能的药品类型:可待因(不是可卡因哦),因为传递到母乳中的比例较高,在AAP分级中被列为L3,尽量少使用。
缓解鼻塞类
缓解鼻塞的药物很多会用到伪麻黄碱这类减充血剂,机理是收缩血管,从而减轻鼻塞。伪麻黄碱短期使用是L3,长期使用是L4。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减充血剂会影响乳腺血液循环,减少母乳量,因此最好不要吃。如果鼻涕鼻塞很严重,可以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曲普立啶,这两种都是L1的安全级别。
抗生素
从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就是人类最伟大的药品,甚至没有之一。这些年下来,抗生素帮助人类平均寿命翻了几倍,同时自己也演化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了。总体来说,对哺乳期妈妈来说,抗生素都是比较安全的。其中最安全的是青霉素类药物,比如青霉素(L1)、的卡青霉素(L1)、阿莫西林(L1)。此外,红霉素虽然对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是L3,但是以后就是L1了。
另外一种我们常用的抗生素头孢对于哺乳期妈妈也很友好,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罗齐这些都是L1,剩下也都是L1或者L2的级别。我们耳熟能详的四环素、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则是L2级别的。抗生素中L3的不多,比如环丙沙星、链霉素和磺胺甲恶唑这几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服用中成药的时候需要更小心仔细一些,比如一些止咳糖浆中是含有罂粟的,罂粟中的可待因是止咳的重要成分,但是对于哺乳期妈妈就不那么友好了。
我们今天列举了这么让人头疼的药品名字,结论其实很简单:哺乳期妈妈不需要对药物过度害怕,生病就安心吃药,只要选对了合适的药物,就不需要担心对孩子有影响,也不需要停奶,请继续充当好人肉餐厅的历史使命吧。加油!
以前关于妈妈或者宝宝吃药的相关文章,可以发“药”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