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的教与学,是拳师与学者之间发生的传授行为,由于太极功夫的特殊性,决定了修炼太极功夫的阶段性与长期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太极拳师,亦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对太极内功、拳架、推手、散手、器械有过系统修练,并有一定教学能力及表述能力的人。缺其一者,对太极拳的教学将失之偏颇,以至盲人摸象,以点代面,将学者引向岐途,得其传授者,其拳势、拳义、拳韵相去甚远,出太极功夫难矣。
太极功夫的修练,有其循序渐进的规律性,系统性,特殊性。学者的个体先天秉赋不同,导致学者拳技千人千面,复杂多变。拳者,乃修炼人之真性,切忌千人一面,如模复制,师者当以个体特点以授之,个体疑惑而解之。
太极功夫的进阶,是学者必经之过程,师必引领之。学拳每到一阶段,学者均会出现迷茫、进步缓慢或停止不前的状态,这些正是功力提升的先兆,此时,师应及时指明练功方向,使学者按正确方向前行。
以我的拳艺实践,深信“太极十年不出门”这句精典拳谚,就传统拳架的初级功夫的而言,至少也要三年时间(指正规学习)。何况还有功夫的提高过程呢。
学者学拳,无非家传、商(有偿)传、义传三种。
家传者为家学有序传承,一般为父传子,非族人无缘同修。然家传功夫,技有高低,迥然有别,需要正确的方法修练,而不能遗传。
商传,凡民间太极拳馆、社、带徒,大师班,皆为商传。目前国内馆、社众多,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者当认真考察,免入歧途而悔之晚矣。正规馆校会有周期性教学,学生会生花钱买艺之弊,而太极功夫非商品,需师生共同磨合,协同配合方有效果。
民间带徒,接近于家传传承,师徒如父子,具父子之情方有真传。师徒相处是艺术,情与钱均不能缺少。
大师班,一般为太极门派中影响力较大的大师,通过现代文化传播机构所策划的商业行为。一般大师出场费较高,不必考察学生品行,出资即可拜师,现场会安排大师训导,太极功夫展示等等,对学者难以做到个体系统指导与教学。易满足攀附名门大师,而不肯下苦功求实的虚荣者参与。拜师后的弟子正所谓:“拜师三年,未睹师颜”。岂不憾哉!
高德大师,是祟拜者顶礼膜拜的对象,是开智启慧的尊长,不是扶你走路的人。
义传,凡公园、协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学习班、晨练者自发教学班均为义传。义传尚不专业,是学雷锋,做好事,精神可嘉,可作为一般健身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