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_共产党宣言_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_共产党宣言_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2008年9月第5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ep.2008No.5

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

——《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

王建明,王爱桂

(苏州科技学院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摘 要: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其中内蕴着双重视角和双重主题:一个是红色革命的视野,以追求社会正义为主题;另一个是绿色视野,以实现生态正义为主题。《共产党宣言》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扩张的本性:资本扩张与生态扩张的全球化;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剥削的秘密:阶级剥削和生态剥削;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深刻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双重主题: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运动谱写的红色革命与绿色革命的交响乐。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红色革命;绿色革命;社会正义;生态正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8)05-0005-05

在千年新旧之交西方媒体和学界的民意测评中,马克思连续四次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何以能在资本主义世界获此殊荣?因为“马克思的思想(幽灵)始终保持着通向几乎所有重大问

[1]283

题的出场路径”。在生态危机跃升为当今全球人类“头号困境”的时代,无数理论家们叩问千年思想家马克思,以寻求走出困境的光明路径。其中有人欣喜,有人失望。前者在与马克思的对话中声称开启了摆脱困境的智慧之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后者在扣问马克思之后却没有听到任何绿色回响,甚至把当今的环境问题归因于马克思理论的“生态缺位”。本文认为,面对“压倒一切的、划时代的危机”,有必要走进马克思,重温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这部划时代的红色经典,深入挖掘其中内蕴的双重视角和双重主题,即红色革命视野中的社会正义与绿色革命视野中的生态正义,对于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绿色视野和绿色话语权,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启

迪和实践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双重扩张的本性:资本扩张与生态扩张的全球化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无法游离于全球交往网络之外。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的形成、作用和本质,就作过精辟的论述和深刻的揭示。

首先,《共产党宣言》深刻透析了资本扩张的全球化图景。

资本扩张的本性凸显全球化趋势是19世纪上半叶。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现代大工业在全球开始呈迅速发展态势。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

收稿日期:2008-06-07

作者简介:王建明(1962—  ),男,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爱桂(1972—  ),女,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

[2]252

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由上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论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扩张的全球化历程。在此,虽然《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及“全球化”的字眼,但其全球化的意蕴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对此,马克思曾作过精辟的揭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敢犯任何罪行,

[3]258

甚至冒被绞首的危险。”市场的扩大,商品的增加,无一不是资本本性使然。资产阶级借助于工业文明,运用商品、武力和科技征服世界,到处建立和扩张殖民地,使全球各地都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活动场所,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从而不断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因此,《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的形成和增值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2]263。而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资本扩张的全球化推进,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今天,以后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也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扩张全球化的原则性论述的准确性。 

其次,《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态扩张”全球化的资本逻辑。

生态扩张的全球化可以说是资本扩张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资本扩张总是借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以及消费市场的不断膨胀而实现的。因此,“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

[4]348

基础的生产”。《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

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替代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

[2]254-255

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在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资本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现象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生态哲学视野来看,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扩张背后还蕴涵着生态扩张的意蕴。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经济增长是资本扩张的外在表现形式。资产阶级信奉增长决定一切、人是自然的主宰和科技理性万能的理念。正是在无限增长的驱动下,资产阶级凭借科技力量演绎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所谓征服和统治自然的生态扩张野蛮史。一方面,追求财富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了工业国家的繁荣;另一方面,生态遭到破坏,地球资源逐步枯竭,大自然成了牺牲品。资本扩张的每一步总是以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在全球开拓市场,目的是为了按自己的面貌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

[5]5

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其典型特征就是高消耗、高消费和高污染。《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运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

[2]255

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而这一切最终都是为资产阶级贪婪的利润欲望和奢靡的生活方式服务的。如果单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有限的生态资源,是难以承载起无限扩张的资本和无限膨胀的消费的。因此,资产阶级必然借助于工业文明的成果,以船坚利炮开道,在全球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掠夺各国资源,其足迹在其他国家所过之处留下的是片片被毁的环境。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疑是通过全球化的生态扩张加以支撑的。

资本主义的生态扩张也就是当今加拿大学者雷斯和威格纳格所说的“生态足迹”的扩张。所谓“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也就是说需要多少土地和水域面积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的值越高,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事实证明,当代每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足迹不仅远远超出了其本国的生态承载力,而且其人均生态足迹已大大高于地球能够供给的人均生态资源水平。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统计,北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不仅是欧洲的2倍,甚至是亚洲或者非洲人均资源消费的7倍。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德国人均“生态足迹”达到4.8公顷,英国威尔士人均生态足迹为5.19公顷,美国甚至达到9.5公顷。实际上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限度是人均1.8公顷。若地球上人人都象美国人现今那样的生活,人类需要5个地球才够。

可见,生态扩张是资本扩张的必然后果。随着资本的全球化,生态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也必将蔓延全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像论述经济全球化那样明确和系统地论述生态扩张,但其蕴含的生态扩张的全球化意蕴是不难理解的。

二、《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双重剥削的秘密:阶级剥削和生态剥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以后所建立的双重剥削关系:阶级剥削和生态剥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繁荣总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对大自然的剥削这一双重剥削之上的。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秘密。《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取得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

[2]253

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把所有的劳动者都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变

成了商品。对工人阶级来说,他们到处都面临着资本的剥削。在工厂里他们要受到工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领到出卖劳动力的工资后,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又马上向他们扑来。工人没有自由平等可言,他们成了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奴隶,成为机器单纯的附属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阶级剥削越出一国而变成了对全球无产者的剥削。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世界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就难以扭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深刻揭示,使无产阶级认清了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苦难地位及其原由。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大自然的剥削秘密。在《共产党宣言》中,这种揭示是间接的、蕴含式的。从生态哲学视野来看,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剥削即生态剥削,一方面是资产阶级为了“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

[2]255

个世界”,以满足资本扩张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维护资产阶级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的需要。生态剥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55

一是“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过度开发、掠夺和破坏农村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一方面残酷地把农民变成失地无地的“生态难民”,农民被迫抛入了无产阶级队伍,另一方面是对耕地资源的无情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大肆破坏。这表现为耕地的大量减少,土地肥力的减低,森林资源的退化,矿产资源的枯竭,等等。这一切都是当今生态危机的雏形。

二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两极分化带来的生态资源占有和环境权享有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

[2]253

的手里。”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把一切能够为资本增殖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生产资料,把几代人的公共的天然资源化为私人财富并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当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迄今为止,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还在扩大。资产阶级不仅侵占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资产阶级还挤占了无产阶级的生存环境权益。工业资本家把农民驱赶出了广阔的乡村空间,使他们挤压在狭小的工棚里,形成了

许多城市中的贫民窟。资本家“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后代所必需的生活

[2]258

资料”。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就深刻揭露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给工人带来的灾难:“位于城市中最糟的区域里的工人住宅,和这个阶级的一般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就成了百病丛生

[6]382

的根源。”

三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生态侵略和生态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无节制的增长和消费,是建立在剥削其他国家生态资源之上的。资产阶级通过工业、航海业和铁路业的扩展,在世界架构起生态侵略和殖民体系。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等殖民地,源源不断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各种资源和能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和财富增长的中心极,殖民地和欠发达国家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库和垃圾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依附极。资产阶级通过空间转移来满足国内的高消费,通过生态资源掠夺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污染产业的转移减轻国内的生态危机。由此,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南北矛盾日趋激烈。

正是上述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导致了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一方面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增长、高消耗,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大自然资源的贫乏。在此意义上说,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双重剥削的全球化。

三、《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晰地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危机便是这一矛盾的集中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吞噬了社会的全部生活资

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

[2]256-257

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在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深刻地透析了以生产剩余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并指出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资产阶级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危机呢?那就是“一方面不得不消灭生产力,另一方面

[2]257

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市场”。但是,这种方法根本无法挽救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因为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危机的揭示,而从没发现其中还蕴涵着对生态危机的揭示和批判。其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还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经济危机中“产品被毁掉”,“生产力被毁掉”,“生产过剩的瘟疫”等现象,其原因在于“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

[2]257

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看来,这一切都意味着生态资源无谓的消耗和无谓地浪费。本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无限扩张已经造成了对大自然的掠夺、破坏和污染。而经济危机一来,则使得许多有用的生活资料、有用的生产资料被大量毁掉,也就是说自然的价值既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合理的使用。这是对自然造成的二次伤害。由于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经常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因此,毫无疑问,这种野蛮的毁灭最终将与资本主义的野蛮开发一起,合并发生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发展不但会遇到社会极限,而且会遇到自然极限。因此,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四、《共产党宣言》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双重主题:红色革命与绿色革命的交响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危机是资产阶级本身无法克服的。若要真正消除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唯一的路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社

会,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特征“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因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2]265现”,也就是说,私有制是上述《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双重扩张”、“双重剥削”和“双重危机”的根源。因此,要从根本上消解这些现象,必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2]273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社会终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含有双重主题的理想社会——红色革命和绿色革命。前者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解”,后者则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解”。换句话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以和谐的社会关系为特征的“社会正义”和以实现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为特征的“生态正义”的有机统一。

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_共产党宣言_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

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无疑落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身上。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则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重任。在《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运动性质和共产党纲领的多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双重主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这个“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

[2]262,264

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里无产阶级所参考文献:

追求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仅指向当代的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包括指向未来的世代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无疑是包含了“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红绿主题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决裂”也同样是共产主义实现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的两个基本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或者说经济危机及其社会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源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同时,传统观念也是阻碍两个正义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不平等、不和谐,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落后的私有观念、个人利己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本位主义,高消费的物质主义、无限增长主义、征服主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两个决裂思想对两个正义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如果没有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没有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未来的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也终将成为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性著作,尽管发表于160周年之前,但其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依然具有生命力,其中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这一红绿双重主题思想,对于处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赵   强)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851/745835093482.html

更多阅读

刘古愚兴平籍弟子冯光裕、张元际、张元勋 冯光裕

冯光裕(1867~1948),字孝伯,陕西省兴平县(南位乡)定周村人。幼时聪颖好学,因家贫无力供读,依靠母亲纺织,半耕半读,发奋苦读,知识渐长,稍有文声,后蒙咸阳刘古愚先生垂青,始从其读,学业大有长进。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中壬寅科举人,受

中國名勝古跡簡介三 組圖 湖北的名胜古迹的简介

中國名勝古跡簡介(三)开平碉楼开平县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开平碉楼是中国民居中土洋结合的一种形式,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分布在全市15个镇一千

蓓蓓、李红平、刘宇翔:秦铁:在博古的影子下

2006年7月27日,中共前领导人秦邦宪(博古)之子秦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由于父亲博古历史上犯过“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秦铁的人生别有一番滋味,而在耳顺之年回望过去,他对父亲也有了不同寻常的理解。  6岁:只是当时已惘然  1946年4

古入声字今念平音字表 念母亲古今诗词

古入声字今读阴平(第一声)的常用字(154字)屋哭叔秃鞠缩淑掬粥督曲捉卓剥扑涿悼出一壹七虱惑膝失戍沏蟋疙屈诎发(出发)发(头发)忽突窟歇曰蝎屈唿挖钵脱割技豁掇喝撮咄泼聒八刷杀瞎刮擦扎拙切鳖跌揭薛噎说缺结浙撤憋撇瞥咽约郭托削桌搁夕惜摘

声明:《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古平正义 艺术视野 红色经典的绿色视野_共产党宣言_中的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为网友浪人情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