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们都爱“发神经”》
作者:小凡不二
定价:32.00元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讲述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间歇性发神经。列举了间歇性抓狂、间歇性失踪、间歇性抑郁等众多间歇症,分析到位,案例丰富,辅以各种有趣的心理学实验,配上16幅彩色漫画,揭露间歇症的心理隐秘,有趣,实用。强大的心理学安抚你烦躁不安的内心,让你与不安的自己好好相处。文笔流畅,幽默另类,通俗易懂。
心理学看点:间歇症,正能量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
我们都是“间歇症神经质”患者,没有发过“神经”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间歇症患者的症状:间歇性“玩失踪”,间歇性心情失落、间歇性话痨、间歇性暴躁、间歇性愤青、间歇性抓狂、间歇性大吃大嚼和间歇性没理想等。
揭开“间歇症”的面纱:敏感多情的人对各种间歇症毫无免疫力,间歇症是对现实世界的暂时拒绝和逃避,是平衡压抑的生活的一种心理小把戏。蒙田说:“我们的人生时而平静,时而狂暴。”这本书让你的“狂暴”训练有素,有张有弛,从间歇症中获取正能量。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好玩;强大的心理学支撑,好看;澳大利亚插画师Amilly为本书奉献16幅幽默有趣的彩色漫画,献给时常心情不好夜间发言或间歇性犯神经的各种年轻人,一件送给长不大或不愿长大的小孩的贴心小棉袄。
精彩书评:
大家都有病
“间歇症”是继焦虑症、抑郁症、拖延症之后的又一新鲜词汇,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以前真没听过,不过当翻到间歇症列举一页时,细读文字,正中红心,每条都能准确描述出本人过往或者现时的状况,作者其实是读心神探来着吧?
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前夕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知道应该出去找工作内心却极度消沉逃避,看其他人的状态都非常积极或淡定,自己其实痛恨那时的状态,不知如何解决,我一度认为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怕是抑郁症,后来找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去做咨询。当时的状况跟书中的“双重人格,间歇性理想主义,间歇性混日子”极其相似。
全部看完之后发现,我不是个例,很多人都有间歇症,无从解决,内心不安,看到一个个案例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究其原因,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总结,但可以看出病症大多来源于人孤独的本质。
人是复杂的动物,害怕孤独却又对亲密恐惧,总在亲近与疏远之间徘徊不定。渴望与人亲昵,建立联系,不让自己陷入孤单无助的境地,期待被理解、重视和心灵的共鸣,一旦关系突破自己的安全范围,警报骤响,趋利避害的本性让人瞬间产生逃离的念头,于是就出现了书中所描述的各种间歇性症状:玩失踪、烦特定的人、不想说话……朋友、同事间如是,恋人间也一样。
你认为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与人建立这种联系,自给自足,就可以避免间歇症发作了吗?不见得。间歇症不仅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常见于个人与内心的冲突。人与内心相处其实是最难的,真实往往藏于虚伪的层层包裹之下,而要拨开这厚厚的防护有可能痛苦难当、鲜血淋漓,那这时还有多少人想与自己的内心较劲呢?
于此,无解,书中倡导的与间歇症患者相处方法在我看来大多治标不治本,就像给心脏病人开胃疼药,不仅不治病还耽误时间。
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种种“病症”颇为详细,值得一观,大概让你能找到不少自己的影子,不过作为一本心理学通俗读物,不能指望其中有多么精炼、巧妙的理论、语言,它更多的是用浅显易懂,甚至有点儿啰嗦的叙述方式来告诉你,看,这就叫间歇症。
有了间歇症怎么办,别怕,作者告诉你,常“发神经”,人生才不会崩溃,“发神经”是一种魅力人格,虽然我觉得这很扯。(书评来源:豆瓣网)
精彩书摘:
一、 与世界闹别扭很正常,间歇症们往往是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如果你是一名间歇症患者,或者你有一位间歇症的朋友,那么,首先表示祝贺!尽管间歇症总是让人饱受折磨,但这类人内心敏感,观察力强,头脑比较聪明,拥有众多优越的品性。换句话说,这是一群富有魅力的人!
因为间歇性的本质,反映了这类人的内心根本接受不了一成不变的庸常生活。
人要适应世界,又要不断改变世界,间歇性地与世界闹闹别扭再正常不过了。
间歇症发作的人最讨厌那些守规矩的人了——他们与世界看起来步调一致,积极合拍,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古板的行为,今天和明天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一样的生活绝对是间歇症们忍受不了的!
但喜欢变来变去的间歇症们,也有着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譬如爱,譬如忠诚。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偶尔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下一秒心情会如何,下一天的天气如何?这又何妨呢?正如冬去春来,我们有所期待,某日的天气骤变还会增添诗意,生活因而有魅力。我们常常调侃天气预报十之一二是错的,但精准的天气预报会磨灭多少意外的小情趣啊。
间歇是一种达观的心态。偶然变一变,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彩的生活。但,有的时候,间歇症们的确也很苦恼。
悲伤和失落并不奇怪,然而它总是莫名其妙地周期性发生,我们如何能解释这一现象呢?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蒙田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我相信人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到的是变幻无常。我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漂流;受到河水的挟制,根据潮水的涨落,时而平静,时而狂暴。
变幻无常,而我心不知。认识你自己,何其难矣!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心灵比我们的眼睛更敏感。
正如阳光是不连续的光束,它不断地向我们发射新的光线,一束接着一束,互相之间非常紧密,我们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同样的,外面的世界也在无声无息地放射出各式各样的信息箭矢。有些进入我们的眼睛,有些骗过了我们的眼睛,直接射入了我们的心灵。心灵感受到的悲伤和失落,表现于外在,就成了“莫名其妙”。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都可能直触内心。
而我们之所以变化极快,是因为即使是同一件事物也会间歇性呈现出反复不同的性质,面对毛茸茸的真实驳杂时,我们总是慌张的。喜极而泣的情感也是如此,欢乐的一瞬间,为何人们哭泣?大脑在想什么?其实,那时的大脑一定是一片空白,瞬间无法思考,哭泣的真正原因或许是我们的心灵直接勾连到了平时为之付出太多的苦楚经验,眼泪由心灵控制而喷薄而出,理性却根本来不及通知我们。
心灵比任何目光所及的东西——放在我们眼前的任何东西,比我们想要的东西,还要更变幻不定。
它触及哪里,正是无言所说。
此外,我们的皮肤、鼻子、嘴巴都能直通心灵。味蕾能传达愉悦,香水能唤起记忆,荷尔蒙的气息能激发情欲,热恋男女一旦拥抱在一起,就兴奋异常,此时的理性大脑肯定歇工。
各种自称患有间歇症的人,他/她的气场圆润而敏感,他/她感知世界的渠道要比常人更加丰富。
书籍目录:
导言:神经还能正常点,再正常点吗 第一章 “发神经”是一种魅力人格 第二章 不可告人的内心秘密 第三章 如何与“发神经”相处? 第四章 做个训练有素的间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