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兰株
选兰蕙植株应从看叶鞘入手,看叶鞘的色、形、质。
色应翠绿如叶色,头部有乳白色小珠粒、聚色、晶莹状白头往下散发。有沙有晕,头部沙晕积聚特别明显。但在芽期叶鞘应有红、紫、翠绿彩晕,头部聚色特别浓,成苗后转为翠绿。
形应宝塔状,U字槽,头内扣。短,下部宽阔,中上部急收,厚实紧包;薄硬长;内两鞘下部宽大包紧,中上部外撑渐收,至头部收紧成锥形;内两鞘偏一边交叉、卷曲。
质应细腻、糯、润,弹性好。厚糯或薄硬糯。
鞘质薄软,粗糙,色不翠(色泽枯涩或油滑),形散摊,或自下就与叶柄分离外撑无好花。如鞘不符合以上条件就用不着往下看了。
如鞘符合好花条件,然后再看底叶、叶柄、叶幅、叶缘、叶沟、叶脉、叶质、株形。
底叶(边叶):短,收根放角(大头),或中放(大肚),或第一底叶半鞘叶。头部内收、白头。
叶柄:U字柄短;细柄长;或柄上有蝉叶;无指环柄、多指环柄。
叶幅:兰多中放,蕙多中上部放。鱼肚叶,葫芦叶,翅蝶叶,放角行桥叶,行龙扭叶等。
叶梢:有肉质感,白头,内扣。钝圆梢,钝尖梢,圆急收梢,长急收梢,白刺梢,汤匙梢。叶头部“鼻龙”处有彩,此类植株开梅、奇花可能性大。
叶缘:叶缘齿粗明显,或细匀;叶头部一节特明显;或整叶一边特明显;齿头部白头具晶莹透明状。

叶沟槽:沟槽深,通顶。主脉沟深,看上去似双主脉。侧脉沟明显下凹,侧脉外侧增厚,有内收感。整叶叶槽明显呈“V”字、“U”字形。
叶脉:细匀密、粗疏,透明度好,条条通顶。 中、副、侧脉藏而显凸。主脉严重偏一边。
叶质:正反两面质地细腻、糯、润,弹性好。叶背面若叶质粗糙,脉纹粗而外露,则是粗种。
株形:直立形,斜立形,半垂形。底叶短宽,鱼肚明显,弓度好;或收根放角;内叶直立或斜形,或整苗扭曲,或每叶中上部扭曲。
选兰蕙小知识(2)二、选花苞
绿、赤转绿、水银红壳包紧,易出好花。壳色层层加深,色彩厚糯、滋润。筋应条条透顶。沙晕应有沙有晕,麻络应稀疏,其间应布有异彩沙晕。苞尖带肉质,且有乳白色小珠粒,或有白、红、紫、翠绿等色彩(聚色现象)。
苞衣由外至里色彩逐渐加深,颜色逐渐鲜艳的,花品愈好。
花苞若结圆如拳头,显露凶相,一般难出上品,放花后不翘即皱,捧心多硬而舌瓣小。头形圆正文气,方出上品,放花后花品端圆,捧舌俱佳。
子房包衣色彩浓或净纯一色,俗称“彩壳”或“脱壳”。有彩壳的花苞所开的花通常都较好。真好的花品通常有3—4片彩壳,俗称“上三绿脱壳”。
梅、水仙瓣均有鲜艳的彩壳;荷、奇花、蝶花均有彩壳;素心也总要衣壳层层绿浓,筋脉稀少。
摸花苞,梅、水仙上摸花苞是否有“空头”,蕊顶是否弧圆,下摸是否有“空房”,蕊根是否收紧整足,花蕾圆鼓鼓的为佳。荷一般下空上不空,但也有上下空的。多瓣到后期苞周边有轮角,两边中间有沟是双苞胎,有舌根的付瓣蝶单边鼓!
兰花僵蕾的防止办法(3) 兰花花芽分化是在新苗的成熟期,要持续近1年的时间。一般兰花经过一年的营养积累,花苞出土。各个品种的花期是不一样的,春兰、蕙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等花苞出土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生长、孕蕾和春化过程。这一过程短则五六个月,长的甚至要7个月。四季兰、夏寒兰等从花苞出土到开花,时间不长,短的20来天,长的30天至40天。无论有春化期还是没有春化期的品种,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都要注意肥水和光照的管理。花苞发黑、焦枯脱落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多数是因为湿度过大、肥过多、不通风等原因造成的。一般花芽分化足以说明营养充足,无需继续灌肥,只需叶面追肥就可以了。所谓的花期要注意肥水管理,促使花芽膨大长足,即注意叶面追肥。同时,这一期间温度偏高,兰花仍在继续生长,要加强杀菌消毒。当花苞出土后,若一味施肥、灌水,加之偶遇高温闷热、不通风等情况,就会发生花苞发黑、焦枯脱落死亡的情况。
兰花在孕蕾期,立秋至冬至以前,要加强磷钾肥的追肥,促使花苞膨大长足,不管杀菌消毒还是喷洒薄肥,间隔时间为7天至10天,不能过勤、过浓,适当多见阳光,否则会伤害到花苞导致烂心。另外,要注意开花前的控水、控肥。花苞小的时候,要注意扣水一两次,这与以后的开花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是赶时间参加兰展,就不要刻意调节温度和湿度,让其自然开放。
新苗营养生长期要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多元素肥料,促使植株生长壮实,达到抗病、抗旱的目的,保证花芽生长的条件。所以,花苞能不能正常开花,与前期管理密不可分。 环球荷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