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学校一位参加全市课堂教学比武的教师说,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类比赛了。问其原因,她苦笑道:“真是折磨人,我都快得上课‘恐惧症’了!从通知到准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一堂课上了改,改了上,反反复复要磨十几遍。一堂课每一分钟该说什么,做什么,会出现什么意外,都提前设计好了,感觉就像一个被拉扯的木偶,只要按照套路演戏就行……”
“磨课”是近几年教育界的流行词。每上公开课必先“磨课”,如果是遇到大型课堂教学比武,磨课的“长度”、“厚度”和“深度”将更大。如此庞大的“磨课”工程,从教研员、专家组成员和学校领导,到同学科教师,大家齐上阵,针对上课情况提出意见。面对“盛情”和“压力”,大多数教师只好被动接受。许多教师一听说要上公开课就谈“磨”色变。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磨课”积极的一面。上课教师通过专业团队的打磨,对教材的挖掘深度、课堂技巧、专业素养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部分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磨课成果也仅仅限于一人、一时、一课,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能得到运用和推广,甚至连“磨课”教师也将其束之高阁。专业的“磨”与日常的“教”脱节,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磨课”的初衷是好的,是想通过专业团队的打造,使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明显提升,并在某一学科领域起到专业引领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时,掺杂了功利成分,导致在磨课的过程中,不考虑教师的实际教学风格和个性,一味地照搬照抄一些前沿的理论、理念、方式、方法。这样的“磨课”,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当别人问他用多少时间准备好课时,他的回答是“用了一生的时间”。结合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持之以恒地“磨课”,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成果的推广,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磨课而“磨课”,不磨也罢!
(原标题:《谈“磨”色变为哪般》,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秭归县归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