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研究
PLANNINGSTUDIES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
沈建国 董锁成
【提要】城市化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
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西部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阶段,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今后应该走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把推进城市化的重点放在中等中心城市建设和培育新的区域中心上,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改造完善现有大城市,培育和增强二级中心城市功能。要依托中心城市,选择基础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重点突破、集中开发,逐步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中等中心城市,并将一些条件具备的中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二级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开放协调的西部城镇体系。在城市建设同时注重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城市化
1 西部城市化的战略意义
城市化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火车头”。城市化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西部农村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开拓西部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开放,加快西部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城市化是突破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2 西部城市化阶段与战略原则211 西部城市化发展阶段
业产值结构,说明其城市化滞后于工
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地区下一个逻辑发展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而高速的工业化必然推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另外,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后进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水平由30%向70%演进中都曾出现过城市化加速时
①期。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化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全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率30%的加速发展阶段启动时期;从理论上讲,西部正在向这一阶段过渡。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农村退耕还林(草)的山川秀美工程和即将进行的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大调整,将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批非农产业,客观上将会促使西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提前到来。212 西部城市化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撑力量。因此,西部城市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有利于促进西部社会的现代化。
(2)生态效益原则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发展必须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生存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效益原则
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自身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战略
思想,西部新的城市建设从开始就要追求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的较高水准,实现居民最大限度的满足,收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4)区域差异原则西部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等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区城市化也处于不同阶段,因而很难用统一的固定模式来指导城市发展。必须按照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因地制宜,采取适合于各地区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发展战略,建立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城镇休系,依靠区域城市化来推进西部以及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5)协调发展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城市发展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工业化进程相协调,这是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其次,各规模等级城市之间要相互协调,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作好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间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工作,共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城市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和协调统一。
(6)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我国西部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的数量将会有大的增加,处延式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趋势。但是,与此同时,对城市化的内涵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得到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应得到增强,辐射能力也应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
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向高速发展的中期过渡时期,也面临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西部产业就业结构远远落后于产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0年第24卷第4期城市规划
CITYPLANNINGREVIEWVol124No14Apr.2000
力,真正起到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表1 中国和世界城市化水平与人均收入对比
的核心作用。
全低收入下中等上中等高收入世界
国家
收入国家
收入国家
国家
中国西北西部
3 西部城市化战略选择
1997年收入组别划
311 区情条件决定了近、中期西部
分标准(人均GNP
应采取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美元)
略
人均GNP(美
1997
元)
513035012301890257008604894591931111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貌结年
构复杂,区域联系困难,居民点和城城市化率(%)
46284274783224131818市布局不宜过于分散,而应根据区位1980年城市化率(%)
40
22
32
62
75
20
1814
条件相对集中。
注:资料源于世界银行《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西部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既192~193、251页;中国的人均GNP若按世界银行购买力评价法(1美元兑换1168元人
有高原、盆地、山脉,也有黄土、沙民币)计算结果为3570美元,若按当年官方货币汇率1美元兑换8129元人民币换算应为漠、戈壁、岩溶、河流和冰川等自然71617美元;西北人均GNP按当年官方货币汇率折算值。
地域类型。就总体来看西部的人口分布相当分散。1998年西部总土地面化率2413%,低于全国717个百分此,就西部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角度积54511万km2,占全国的5618%,点,而1980年西北城市化率与全国来看,应大力推进区域城镇化,使城人口密度52人/km2,仅相当于全国仅差116个百分点;从区内来看,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以减小人口人口密度的40%。就区内而言,人市化发展极不平衡,西北城市化水平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口密度在空间分布上也极不平衡,西高于西南,西南地区1998年总人口31113 大城市一枝独秀,中小城市南人口密度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但若达19607万人,占西部的6817%,发展滞后,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积除去大约一半左右目前不宜人类居住但城市化率却低于西北215个百分极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西部城镇体系的高山、高原、沙漠、戈壁面积,西点,最低的西藏仅1318%。可见西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城镇体系功能,部人口密度将提高一倍。西部多数人部的城市化重点和难点在人口最多而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口又相对集中在平原、河谷、盆地和城市化率最低的西南和西北的陕、甘城市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条件较好的高原地区。加之环境严两省。
合形式,是一定地域在其中心城市辐酷,居民点之间联系困难。因此,从西部城市化要受严酷的自然生态射范围内,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格局来看,西部环境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制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城市的有机整居民点和城镇布局应相对集中。约。除少数大中城市外,西部大面积体。城市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31112 西部地区城市化严重滞后,区域属于欠发达地区,有大量低素质市化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合理的城制约了区域现代化进程;大量人口滞人口。据统计1996年西部有文盲半镇体系具有区域布局与开发中心和网留农村,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文盲人口484416万人,占全国络的功能。
应通过农村城镇化将部分农村人口转3013%,文盲率2317%,高于全国西部城市体系不合理,不仅城市移到城镇,以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519个百分点。其中西南3329万人,总数偏少,而且大中小城市发展极不进区域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文盲率2314%,西北151516万人,平衡,使区域发展缺乏中心和经济布西部地区城市不仅数量少、规模文盲率2416%。西部484416万文盲局支撑的骨架。1997西部地区共有小、水平低,而且城市间关联性和均半文盲人口,主要从事落后的农牧121个大、中、小城市,占全国的衡性较差。1998年,在全国668个业,其粗放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18%,而大型、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城市中,西部地区121个,仅占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剧了生态环占全国4412%,中型城市33个,仅1811%。如表1所示,按联合国人均境的退化。加上全球变化的影响,致占全国的16%,小城市占全国21%;收入标准,1997年中国已进入下中使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在西部城市体系中,作为区域中心或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城市化率却仅略漠化、旱涝灾害、环境污染日趋严二级中心的大型和中型城市比重偏高于低收入国家水平,低于下中等收重。人与自然关系极不和谐。不仅影小,而个别特大城市孤立发展,缺乏入国家10个百分点;同年西部按此响本区域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通过江大量次级和更低一级城镇支撑,城镇标准衡量,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河、大气环流和区间经贸交流影响和体系不健全。(表2、表3)。
城市化率却低于低收入国家912个百危及下游流域的安危及全国的环境安西部城市集中度很高。首位城市分点;就国内比较,1997年西北人全和可持续发展。西部有些地区尤其规模在不同省区差距很大,在西南最均GDP489美元,比全国少371美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建设的重大的城市重庆市人口规模是最小的拉元,仅相当于全国的5619%,城市
点地区,必须转移出部分人口。因萨市1412倍,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沈建国 董锁成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
规划研究
PLANNINGSTUDIES
沈建国 董锁成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
市人口规模是最小的宁夏银川市的615倍,作为超大城市的重庆、西安、成都和作为特大城市的兰州市的辐射范围早已超过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它们已成为西南、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中东部地区与西部相互沟通联系的重要枢纽和桥梁而具有跨区域意义。但西部省会城市作为首位城市急剧增长,省内二级中心城市不够发育。西部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不平衡指数属全国最大②。城镇体系属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大城市孤立发展,中间缺乏中型城市与小城市和农村相互联系,二级城市发育不良。这种畸形的城镇体系结构制约着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向周围中小城市的辐射扩散,也影响了中小城市向农村辐射扩散功能的发挥。最终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西部今后应将区域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按照注重经济效益和协调发展等原则,引导传统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一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以期在总体上,各级中、小城镇能加速发展,继续增强城市功能。以现有的城镇密集地区为发展重心,明确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城镇体系。31114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使西部不具备进一步发展许多大型、特大型城市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而必须把发展中、小城市作为城市化的主攻方向。
城市是一个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复合而成的巨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反馈最敏感的地方。城市的复杂功能决定了它与外界频繁而密切的联系。我国西部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了西部城市化的严重限制性因素。西部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西南人多、水多、地少,西北人少、水少、地多。西南地形崎岖,交通联系不便,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干旱缺水是西北区域发展的重大障碍性因素,长期制约着社会经
表2 西北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数与全国对比(1997年)
地区西南
西南占全国(%)西部占全国(%)
西北
西北占全国(%)
西部全国
城市合计>200万100~200万50~100万20~50万
67101854811121668
21514231813312
28172911422
124121211247
191114161461833205
注:按市区非农业人口分组;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数据整理。
表3 按非农业人口和地区分组的城市构成
全国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11841271030155614100
东部地区21041371731135417100
中部地区11241091331165318100
西部地区21541101826146611100
注: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年版统计;以地区分类为100。
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形势表明,农业是第一需水和耗水大户,工业和城市需水较少。未来通过全面节水和适当的调水措施,水资源供需可达到平衡。西部这种水资源供需态势和生态环境容量无法承载过多大型、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适合于中小城市发展。因此,只能根据资源和区位条件发展中小城市。
312 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型城市,不断完善现有大型、特大型城市功能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中长期战略
大型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等多功能中心。大城市以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高度的集聚功能、良好的协作环境和较高的规模效益在城市体系中占优势地位。西部大城市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逐步适度推进。在西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相对发达的成渝地区的重庆、成都、关中地区的西安、黄河上游地区的兰州、西宁、银川、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乌鲁木齐、滇中的昆明和黔中地区的贵阳等,应积极完善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在适宜的地区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型城市将其培育和建设成为大城市。以尽快加强区域二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西部城市体系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大城市的中心带动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人口与经济的高度集中,诸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大城市病”捆扰着大城市的发展。因此近期西部大城市发展战略应以完善已有大城市功能和设施为主,而不应以贪图铺新摊子或遍地开花,追求新的大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313 以非农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战略是西部农村城镇化重要的经济保障
西部城市化的重要基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依靠市场和高新技术进一步推进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创西部特色的名优绿色产品;积极培育、壮大农村集贸市场,在条件成熟将集贸市场发展成为小城镇;为活跃城乡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对中小城镇发展坚实的经济支撑。
第三产业是劳动高度密集型的产业,城市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依托。西部交通、通讯、信息、金融、服务、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0年第24卷第4期城市规划
CITYPLANNINGREVIEWVol124No14Apr.2000
卫生、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水
需求,依靠技术创新,彻底转变过去理,建设现代化的新型文明城市。
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有些长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关键期作为“瓶颈”产业阻碍着区域社会模式,发挥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大环节。城市是人口密集、知识高度密经济的发展。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技力发展西部生态产业、旅游产业、高集、文明程度最高的现代化中心,应术、经济条件制约,区位相对闭塞,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该首先进入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全交通设施落后,运网体系不发达,一生产有西部特色的绿色产品;发挥西面促进人的发展。然而我国西部城市方面加剧了西部的封闭性,使其远离北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改变相对经济落后而存在着城市管理不中心市场,另一方面使西部社会经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善,城市脏乱差突出,社会治安混系统运转效率下降,加上其它服务、减少废气排放,净化城市大气环境;乱,犯罪率高而且有些市民不遵守公流通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整个第三建设生态社区和生态城市。最终实现共道德,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产业服务、流通功能不能满足全区发西部城市和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城市管理不善,展需要。应鼓励广大农民和城市下岗315 对策建议
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和城市文明形职工积极投身于第三产业,促进劳动(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上,象。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的文明宣传,力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尽快制定西部城市化战略和城市化发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市民的整体素的大规模转移。这是有效转移农村剩展规划,指导西部城市化有序、持质,健全机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余劳动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扩续、健康发展。
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西部城市大城乡就业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的可持续发展。
314 有效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优化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5)改革户籍制度,实施居民管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工程。为了避免西部大开发中急于求理制度的创新,消除制度对城市化的西部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成,一哄而上和搞“一刀切”的不良制约和障碍,建立有利于西部城市化我国西部地区以能源原材料等资现象,必须尽快制定西部整体发展规发展的居民管理体系。
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上经济划,在此基础上制定西部城市化发展户籍制度曾经长期限制了中国城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严重的城市环境规划。只有科学可行的城市发展规乡人口流动,尤其限制了农民进城,污染。城市环境污染不仅制约城市居划,才能指导和促进西部城市化进程使大批农民常年依附于土地,不能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将污染向有序发展、良性循环。
与非农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联农村扩散,城乡污染复合叠加,加速(2)结合近期国家对地级行政区产承包责任制将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西部区撤区设市的调整,为促进西部城市放了出来。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域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
化,建议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设市标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城乡户籍制(1)城市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不准,尤其是中型城市设市标准,以不度限制了他们成为非农业人口性质的断加重。
失时机地加快西北城市化进程。
城市居民,因而不能享受城市许多福(2)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严目前,国家民政部正在组织进行利待遇。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人口城重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威胁着城市全国地级行政区撤区建市工作。西部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势在必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地级行政区行。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和西部区情,(3)城市生活垃圾危害日益加所在县城,其规模已是小型城市接近合理科学地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制重,垃圾资源化和产业化是一项紧迫中型城市,发挥着区域中心的作用。度,使之有利于西部城市化的快速、的战略任务。
将这批城市建成中型城市,对于西部健康的发展。
(4)耗水型、高污染的重化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结构是西部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本原用。应抓住此次全国地级行政区撤区注释:
因,污染治理投资少,技术落后的状建市的良机,适当放宽标准,促进西① 胡序威.对我国的城市化形势应有清
况加重了西部城市缺水的形势。
部中型城市的发展。
醒的认识.城乡建设,1998(6).为此在遵循客观规律并借鉴国际(②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3)对西部城市化给予政策优1995,P296.
经验的基础上,应实行生态经济型城惠。
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增长与为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建议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依据生态经济原家对西部城市化给予特殊的政策优理,协调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惠。如在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建设以系统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及中小城镇发展方面,对西部优先规作者工作单位:建设部外事司
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根据具体城市划,优先立项、优先批准、优先财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优化支持等政策。
与资源研究所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依据国内外市场
(4)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和综合治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沈
建国 董锁成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
ENVIRONMENTALREVOLUTIONANDURBANDEVELOPMENT
bySHENQinji
Theauthorexpoundssomeideasoftheenvironmentrevolutionsinceitispaidmuchattentiontointheacademiccircle.Meanwhiletheinfluenceoftheenvironmentalrevolutiontotheurbandevelopmentandurbanplanningisdiscussed.
Keywords:environmentalrevolution;urbandevelopment;urbanplanning
ONTHESUBJECTOFURBANGREENSPACESYSTEMPLANNING
byWURenwei
Theauthormainlystudiesthepotentialmeasuresofimprovingecologicalfunctionofgreenspacesysteminthreerespectssuchastheproblems,targetsanddemands.TherelatedmeasuresarediscussedwiththeShenzhenspecialzoneasthecase.Keywords:urbanecology;greenspacesystem
ONTHESTRATEGYOFURBANIZATIONINTHEWESTERNCHINA
bySHENJianguo,DONGSuocheng
UrbanizationcarriesagreatsignificancetothepromotionofdevelopmentinthewesternpartofChina.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2sizedcitiesisthetrendofurbanizationthere.Muchattentionshouldbegiventothetreatmentofpollutionandtheconstructionoftheecology,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mustbealsorememberedfromtimetotime.Keywords:westernChina;urbanization
THEDEVIATINGANDINTEGRATINGOFTHEINSTRUMENTALANDVALUERATIONALITYINTHEURBANCOMMUNITYPLANNING
byLIURongzeng
Theauthorprobesintothedeviatingandintegratingofinstrumentalandvaluerationalityintheurbancommunityplanning,andinterpretsthehumanisticideologyfromphilosophyangle.
Keywords:communityplanning;instrumentalrationality;valuerationality
THEPLANNINGSTUDYOFSMALLTOWNSTARGETEDATTHECOMMUNITYDEVELOPMENT
byCHENDapeng
Theauthorproposestheprincipaltaskofsmalltownplanning—topromotecommunitydevelopment,andputforwardanewpatternofsmalltownplanningbyanalyzingtheproblemsofsmalltownplanningatpresent
Keywords:smalltown;communitydevelopment;planningTHEMOVEMENTINTHEURBANFRINGE
ACASESTUDYOFZHENRUTOWNINSHANGHAI
byLIUJunde
Theurbanfringeisthespacefullofvigorousandambivalent
factors.Influencedbythesystemtransformandrural2urbantransition,thecommunity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movementofthisareaissoactivethattherearegreatchangesinthe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nstitutionofcommunitypopulationandinthefieldof
communitycultureandconsciousness.Itissignificanttounderstandthenatureofthecommunity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movementofthisareatoenhancethecommunityconstructionandtodeveloptheurbanfringeforwardinitsorder.Zhenru,andancienttownliesinthenorthwesturbanfringeofShanghaiandahubofcommunications,istakenasanexampleinthispaper.Linkedwith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andsocietyofthewholecity,thenatureof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movementofZhenruisexplored.
Keywords:rural2urbantransition;community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movement;
THESTUDYONPOLICYANDLAWOF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CONSERVATIONFORURBANWATERFRONTAREA
byWANGXiaoming,LIGuomin
Theauthoranalyzedthenatureoftheredevelopmentandthefeatureofresourcesofurbanwaterfrontarea.TakingHankouhistoricdistrictalongtheYangtzeRiverasanexample,thequestionsofpolicyandlawinredevelopmentprocessofwaterareawerediscussed,thesuccesssfulexperiencesinoverseaswereintroduced,andthepolicyandlawsystemaswellastheimplementedstrategiesof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conservationforurbanwaterfrontareastudied.
Keywords:waterfront;policyandlaw;redevelopment;conservation
THESTATUSQUO,CHARACTERISTICSANDTENDENCYOFURBANRENEWALINCHINA
byYANGJianqiang
UrbanrenewalisoneofthemainstudysubjectsontheChineseurbandevelopmentattheturnofthecentury.Theeconomicstructurechangedalongwiththedeepeningoftheindustrialization.Theurbanrenewalisundertakingnationwideinalargescaleandstepsonanewstage.Itisakeystudysubjecttoconqueritsbasiccontradiction,featureanddevelopmenttrend,andformulateaproperpolicy.Theauthoranalysisthoseissuesandraisessomeconstructivesuggestions
Keywords:urbanrenewal;urbandevelopment;urbanstructurereadjustment
THERECALLINGOFTHEROLEOFTHEPLANNINGPROFESSIONINTHESOCIALCHANGEINTER2DISCIPLINARYKNOWLEDGESANDPRACTICE
byBoLanzhi
Asanorganizationalforceofurbanpublicaffairs,planningdisciplineandtheorychangethesocietyandbechangedbythesocietyalongwiththesocialreform.Thehundredhistoryofplanningshowsthattheroleofplanningchangedfromtechniquesofsciencetocoordinationofpublicaffairs.Theplanningisdevelopingtoaprocessinsteadofablueprint.
Keywords:planning;publicaffairs;socialrole;planning
education
(TranslatedbyQinFengxia)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